本书是基于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及我国贸易政策,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海关业务专家等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发布的文件进行编制,内容全面、实用、 ,对海关业务监管和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 本书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 2025年税则,对进出口关税税目、商品名称、税率等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包括税则商品(中英)对照、自贸协定和优惠安排实施税率表、特惠税率表、关税配额税率表等。
本书整理汇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38个重点省市的人民法院审结的共2170个劳动争议案例的裁判文书,就其主要的争议点及裁判观点分九大主题、以问答的形式做了梳理、提要,每个裁判观点后附具体的判决文书号方便查找。聚焦个案重点难点,梳理法院裁判规则,探究类案裁判思路,是涉劳动争议全面实用的案例工具书。
《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研究》以近代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遵循文本——制度——实践的分析层次,以清末至民国时期关涉破产问题的历史文献、法律规范、司法档案和商会史料为依据和基础,对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的历程进行全面考察,以探究国家、社会与法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薛兆丰博士的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它指出了美式(更大程度上是欧式)反垄断法的种种圈套和谬误,而许多国家正在生搬硬套这种反垄断法。只要读完这本著作,你就会奇怪在经济科学当道的年代竟然还有如此错漏百出的东西,而且还会惊叹其它国家竟然还会对这趟混水趋之若骛。 兆丰的项工作,就是阐释为什么一系列的现象——诸如企业扩大规模、锁定转售价格、企业纵向整合、低于成本定价、价格歧视和多种类型的合并——其实都是促进竞争和有益经济的行为。不幸的是,用来解释这些好处的这些强有力的经济逻辑,以前并不总是被人理解。美国的反垄断法始于1890年,但兆丰所介绍的这些令人折服的解释,许多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在经济学研究中成形的;而尽管美国的法院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经开始重塑反垄断
本书分为三篇,共九章、五个专题。 n基础篇讨论私募股权基金,是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框架和监管框架。 n实践篇基本按照“募、投、管、退”的顺序介绍私募股权基金的业务模式、业务规范,以及实践中的典型问题。 n专题篇解读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法律文件,以及在会计处理、税务处理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 n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是作者在海内外发表的国际经济法论文的自选集。三十余年来,作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较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学术成果丰硕。第一至四编是论文集,分别探讨“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和“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等四个领域十个专题。第五编题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选择具有代表性、参考性的信息资料,从学科建设实践、学会工作感悟和治学心得分享等方面反映本人参与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实践和体会。附编题为“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是作者感念父母亲人、分享成长经历和温馨情感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本书聚焦当下经济法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分经济法总论、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国有经济参与法、涉外经济管制法、市场监管法六个部分,对我国经济法体系架构与完善、结构性减税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制度、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防控制度、证券期货市场gao频交易行为法律监管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引起社会关注的相关问题作出规范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拓经济法的研究领域,以期实现经济法学的新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