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7日,美国和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三人遇难、二十多人受伤、大使馆被毁。这是人类文明史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野蛮时间。本书作者潘占林时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以亲历者的身份,从使馆人员自救的指挥者的视角,用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了炸馆事件的前前后后…… 北约对南联盟大打出手。北约公然轰炸中国使馆:不是间接轰炸,是直接轰炸。轰炸使馆的行动是如何进行的?那一颗针对大使的炸点缘何未炸? 是误炸还是故意:炸馆事件解析。本书将为你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这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过去十三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在作者笔下,1990年至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深,具有极强穿透力和震撼力。
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 在一片纷乱喧嚣中,冰点仿佛一位笃定的观察者,将目光一次次投向大变革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注视他们被时代裹挟的命运,诉说他们微小的愿望与简单的快乐、深深的无奈与绵长的苦痛…… 透过冰点所讲述的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了20篇中青报2010~2011年影响力的冰点特稿,共分为“伤逝”“世相”“家国”三辑。这些
本书为时政作家浮石的一本随笔评论集。本书围绕着中国式的官商关系、男女关系、社会人际关系等等进行论述,中间剖析的部分事例来源于现实社会中的典型,还有部分事例则来源于浮石的两部名著《青瓷》和《红袖》。深刻的思想、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读者,怎样才能织一张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关系网,怎样才能够混出个人样来。本书请漫画家配以几十幅幽默点题的漫画。
从极峰边缘的不丹,到赤道边缘的委内瑞拉,再到极地边缘的冰岛,漫游考察另类社会发展模式,反省西方主流模式面临的困境;在书中通过全球视野的观察与比较,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怎样才能使幸福与GDP增长共舞?如何处理“蛋糕”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反对腐败的药方是什么?实现公正的方法是什么?权力制衡和人民主权之间有没有矛盾,究竟哪个更民主,哪个更有利于民生?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市场规范和道德规范各自的职能和利弊是什么?温饱问题解决后,什么样的消费才是更理性的、更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当人沦为消费奴隶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寻找救赎的钥匙??
人类历史,其本质其实是由资源之争推动的。资源争夺一直是人类几乎所有战争最为直接的动力。在当今世界,资源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以及一部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资源争夺、占有、利用和管理经营展开的; 为资源而焦虑,将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题。如果将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管表面上有多少花里胡哨的因果故事,骨子里的原因肯定是资源争夺引起的。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分析了极地、航道、海洋、陆地、石油、天然气等地球重要资源的全球战略格局,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资源战略,以及亚非拉世界的资源文化落后根源,并对未来世界做出了大胆推测。此书为作者集16年调研之功,为您倾献披肝沥胆之作。
该书稿为《人民语录1》的系列图书,分为9个章节:为人;处事;成功;道德;情感;交友;幸福;喻物。作者所编录内容,讲述了人民千百年来最为理性和温情的话语,同时也堪称官场之道的精言妙录,是高级官员宦海思虑、铅华洗净之后总结的为人、为官之道,是品味人生沉浮、涵咏家常是非之后成就的肺腑真言、心迹短语。文中插图由漫画家右手所绘,右手曾以《漫画兔的》画坛。图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