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比较政治研究是一门分支学科,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找理论内核。现代化理论学派和依赖理论学派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一度喧嚣,如今沉寂。在过去十到十五年中,一种更注重国家取向的方法取而代之,并引起相当大的关注。本书是上述学术传统的延续,提供一种社会中的国家研究视角。本文集的作者们既有从一般层面、也有从具体国家层面切入运思,希望说服其他人转向几个相互关联且推陈出新的理论方向:“找回国家”,将国家研究重新定位于它们的社会背景之中,进而采用一种更具平衡感的社会中的国家视角;将国家分解成各种研究对象,既视之为目的,也视之为更好地理解国家和政治变迁的手段;重新思考那些惯常用来界定发展中国家变动不居的社会势力的范畴;对国家—社会关系相互转化的特质持续保持敏感。
在中国,有多少政治“分析师”,就有多少缺席的政治参与者。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政治是可以交给别人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贲从观念纠错开始,指出政治应成为每个人的副业,而通过现代启蒙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学识和能力,学做“精明的公民”,就是在追求好的政治。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想告诉读者的,正是如何成为“精明的公民”,从而让政治成为“的职业和所有人的副业”
在纪念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全面研究36位军事家的军事思想,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分析其各具特色的军事观点,旨在充分展现老一代军事家们伟大的历史功勋和卓越的军事理论贡献,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探寻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是我军肩负的崭新历史使命,尽管时代条件、社会环境、战争形态、作战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能简单搬用过去的成功经验,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军军事思想的灵魂和根基。战争是技术和武器的较量,更是意志和智慧的拼搏。历史一再证明,技术和武器上落后的军队不一定战败,但是意志和智慧上逊色的军队则每战必败。但愿这本《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军事思想精
《习仲勋论统一战线》收入了习仲勋同志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八九年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讲话、报告、文章等一百零八篇,除选自《习仲勋文选》和《人民日报》等报刊外,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倾注大量心血,长期致力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港、澳、台、侨等方面的工作,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做出了贡献。习仲勋同志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重要理论观点,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