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貌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讲述了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是斯大林施压的产物还是毛主席的个人决断?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损失以及美日学者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失的评价等;并着重阐述了青川江、上甘岭、松骨峰等战役的背景、基本情况和意义;另外还重点描写了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邓华、陈赓等在战争中做出重要决断的历程及功绩。
为了促进大学生军事教育工作,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编写了本书。本书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一章一个专题。第1章至第五章侧重军事理论知识,第六章至第十章侧重军事训练知识。每章前有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全书力求做到体系完整、内容新颖,为教师提供一个人文内涵丰富、时代精神鲜明的范本,为学生提供一个军事素养浓厚、学习方式灵活的开放式平台,以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各类职业院校的军训教材,也可作为各界人士了解军事知识的普及读物。
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由于史料较缺,又相当零散,搜集破费力气,考辨更需功力,因此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做系统完整的研究。王云裳编著的《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了宋代军队以“回易”为主的经营活动的方式、主体、政策与实行,以及主要的经营项目等问题。并探讨了形成宋代军队经营活动尤其活跃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在考辨中品评,论从史出,分析精当,是一部功力扎实、不尚空谈、注重实证的学术论著。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仅成功应对了日军频繁残酷的“扫荡”,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从几万到百万的迅猛发展,为未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不同于相对安定的陕甘宁根据地,地处晋东南的太行根据地一直是对日斗争前沿,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此外还有阎锡山在此深耕多年。中国共产党初到此地既无基础,且生存形势严峻:太行山区空间局促,人力资源有限,兵源基础薄弱。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最终在这里实现了大发展,这种巨大历史反差背后关涉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武装体制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归结起来,本书拟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如何抗战的”;一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武装力量大发展”。二者关乎中国共产党如何最终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明代大儒王阳明,既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思想家,又是著名的军事家。在军事方面,不仅取得了多次辉煌的实战胜利,而且重视整理之前的文献和搜集重要的案例,《王阳明军事著作校注》就是对与他相关的兵学文献的整理和注释。该书分为上编、下编。上编为《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主要内容是王阳明对《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七部兵学著作予以简要注释,所据底本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代茅震东考订本,以明代申用懋刻本为校本,以《续古逸丛书》所收静嘉堂本《武经七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武经七书》等为对校本,在校订文字是非、异同基础上,重点对王阳明批注的文字加了必要的注释。下编是《兵志》,主要纂录《左传》《国语》《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史记》六部文献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版,由兵种、战略及政权动员等部分构成,主要从军事和战争史的角度,对中国自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终结(317-589年)近三百年南北分裂的产生背景、持续及终结的原因,以及分裂对峙时期的战争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硕试图还原古代冷兵器战争的本来面貌,探讨战争、战役背后的诸多制约因素,并从战争的角度研究历史与社会。他的基本观点是:发生南北分裂的根源,在于北方少数民族骑兵拥有了对中原王朝步兵的压倒性优势,而南北分裂之所以维持近三百年,与中国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有重要关系,即南方水网丛林地带不便于北方骑兵作战,而南方军队依赖水运,不适应干旱的北方环境,所以南北政权都长期难以实现统一;至于
本书着眼于新时代强军思想指导和备战打仗的实践,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联合作战实验研究成果,借鉴外军作战实验近期新进展,结合编者团队在长期联合作战实验活动中的积淀精华和实践与理论迭代升华形成的近期新成果,重点围绕联合作战实验基本概念、类型、框架和模式等内容阐述联合作战实验基本原理,按照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分析的逻辑关系详述联合作战实验基本方法,并以实践案例形式介绍联合作战实验典型应用。 本书可作为军事运筹与作战实验专业学科的研究生基础教材,也可为从事联合作战实验工作的科研院所、部队等提供基础读物。
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大量应用带来了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需求。本书以无人机的作战效能评估为主线,着重突出无人机的作战过程分析和经典效能评估方法在无人机作战中的改进与运用。本书根据不同作战任务中的特点,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出发,分别以作战仿真法、Lanchester方程法、对数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法等,对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展开评估,为提高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书适合航空类院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武器装备是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的统称,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军事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史记》记载了三千多年的战争,也记载了三千多年的兵器。本书对《史记》中关于兵器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出土文物相对照,将其放到具体的战争场景中进行分析和还原,从每种兵器的起源、适用场景、制作方法、使用方式、历史典故、价值影响等方面娓娓道来。通过兵器这一历史道具,深刻揭示了古典战争向中古战争过渡的波澜历程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尚武精神。
本书共设计了导言及13章节。导言部分,从寻绎《孙子兵法》理论思维的视角入手,分析孙子的叙述方式及其章法结构规律,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圣哲思想智慧,揭示了他基于古代“中和”思想的哲学滥觞,从而说明了《孙子兵法》13篇全部采取上、中、下篇章结构的古代思想根据。从第1到13章,全部按照题解、构解和文解的体系,分别研究解读《孙子兵法》13篇,其中,题解均以短小精悍的陈述句,表明其思想内涵;构解均以“既…也…”句,表明其“内中和而外两极”的结构体系;文解均采取上、中、下三部分解读孙子各篇思想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三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解析,也更加清楚地反照和印证出孙子基于古代“中和”思想的理论研究智慧。尤值一提的是,全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逻辑、历史、文化高度统一的观点,在逻辑的理径上探究,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