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入手,讲述了德国海军战略, 俾斯麦 号的建造、服役、训练、出征过程,并详细描述了 俾斯麦 号躲避英国海军搜索,在丹麦海峡击沉 胡德 号,多次遭受英国海军追击和袭击,在外海被击沉的经过。
《军事技术论》是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刘戟锋教授早年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我国军事技术哲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军事技术论》1991年出版。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作者运用技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入手,通过对军事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缜密分析,揭示了军事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内在根本动力是进攻与防御的相互作用,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是阶级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军事技术的社会转移是军事技术得以再跃迁的前提条件。在多视角考察的过程中,书中也论及了军事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平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在当时颇具新意、现在也仍具启发价值的独到见解。
本书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军事变革和信息化装备体系建设的特点,对军事装备学有关“新、重、难、热”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全新阐述,内容涵盖了军事装备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军事装备发展战略以及建设模式、装备体系现状与发展、装备科研体制创新、装备竞争性采购、装备指挥、保障、管理等重要领域等。可供军事装备实践活动和军事装备学教学与科研参考使用。
库普里扬诺夫、萨哈洛夫编著的《信息战电子系统》作为“无线电电子战设备”新专业培训班的教学参考书,共分4个部分:无线电侦察与无线电技术侦察设备的原理、组成和主要性能;无线电电子战设备的原理、组成;保障无线电电子反侦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受到有组织干扰的情况下,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保障己方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发挥的功效,即无线电电子防护设备保护己方免受干扰的方法。
这本《民船国防动员技术途径探索与实践(精)》由张炳炎编著,书中选编了我国首例民船国防动员改装试点工程在各阶段的项目立项申报的论证、研究设计及其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和实际使用方面的文章和报告等。从中可以了解全过程的大致情况和当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关键技术难题及其解决办法,以及如何从一型具体旧船的改装工作走上民船国防动员技术途径探索与实践之路,并成功突破世界固有民船动员改装的传统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与船舶发展趋势,并具有经济、快捷和简便等特点的民船动员改装的新途径。全书分四编共29章。编4章,主要介绍改装船型选择和“花园口”型滚装船改直升机训练船的研究设计;第二编12章,介绍集装箱模块化功能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第三编11章,简要介绍兼用型滚装船的新船设计和多功能集装箱型“训练医
毛泽东深刻指出:“指挥问题关系战斗胜负。”深入研究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联合战役指挥问题,对于完善联合战役指挥学学科体系,加强联合战役指挥建设,提高联合战役指挥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12月30日,《联合战役指挥学》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项目。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要求“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精心组织,锐意创新,圆满完成项目研究任务”。 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我军传统经验与借鉴外军有益做法相结合、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刻意创新、锐意进取、探索规律、营造精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