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笔细腻,娓娓讲述了卫青、霍去病传奇的一生,为读者塑造了大汉一代名将。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二人一生对匈奴用兵,大获全胜,其意义在当时乃至后世极为深远。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 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卫青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谥称为烈侯,葬于茂陵。 霍去病(公
本书的内容由拿破仑本人所写,是迄今为止*全面的一本《拿破仑日记》。全书按时间顺序完整地记录了从1769年拿破仑出生、经过成长、及至辉煌、到*后流放的绝笔。在与人的交往中,拿破仑可能很少说实话,然而在这本日记里,他无法不说实话。这本日记向世人展示了这位世界伟人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而《拿破仑日记:精简珍藏版》则是在《拿破仑日记》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简。旨在让读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汲取外国经典军事名著的精髓。
本书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记录张困斋烈士的生平事迹。张困斋系宁波北仑人,后来沪在银行业任职,其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张困斋以开设 丰记米号 店为掩护,负责上海地下党领导机关的联络工作。1949年3月不幸被捕,5月7日英勇就义。他与李白、秦鸿钧一起,被称为 电台三烈士 ,他们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人物。作者通过研究相关历史文献及联系张困斋烈士家属等方式,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张困斋不平凡的一生。本书的创作与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知晓张困斋烈士的革命事迹,铭记革命先烈,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以粟裕回忆及军事著作及其战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口述回忆为基础材料,将自粟裕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至苏中抗日战争后一个战役 邵伯高邮战役的战斗细节用白描的手法展示出来,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场上率领抗日军民纵横江海的粟裕将军。
共和国之初,毛泽东点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从一无所有组建空军,到朝鲜上空击落一架架美军“王牌”战斗机,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同时,也揭开了中国空军名震世界的辉煌一页。 刘亚楼从19岁当营长,到23岁任红二师政委,而后参加苏联红军竟成了少校军官……可谓经历奇特;从黄帝岭大血战到津门挂帅,绝对奇功屡建。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充沛的情感描写了刘亚楼将军的传奇一生,刻画了他的过人胆略和超群才华以及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徐海东大将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一生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留17处伤痕,享有“徐老虎”的盛名。作者以质朴的文笔,翔实的史料,生动记述了徐海东12岁当窑工,后来又弃工从戎,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抱病赴抗日前线……从一名窑工成长为共和国大将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徐海东别具一格的戎马生涯和栩栩如生的真实形象。
开国上将叶飞,在战争年代,“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威震敌胆;新中国成立后,几度亮出政坛,再掌军机,一路佳绩迭出,广有建树。他令敌人惧恨,深受人民钦敬。 叶飞的一生,既功高业伟又瑰丽传奇。著名的战斗故事片《东进序曲》、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凝聚、折射着他当年的风采;开改革先河的“蛇口模式”、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构想,记录了他晚年的睿智哲思。本书记述的是叶飞将军一生多姿多彩的传奇经历。书稿史料准确,内容翔实,文笔流畅生动。读者定会从阅读的愉悦中获得真挚的启迪和教益。
共和国之初,点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从一无所有组建空军,到朝鲜上空击落一架架美军“王牌”战斗机,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同时,也揭开了中国空军名震世界的辉煌一页。刘亚楼从19岁当营长,到23岁任红二师政委,而后参加苏联红军竟成了少校军官……可谓经历奇特;从黄帝岭大血战到津门挂帅,奇功屡建。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充沛的情感描写了刘亚楼将军的传奇一生,刻画了他的过人胆略和超群才华以及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从麻城周家坳走出来的周希汉中将,一生转战南北,大难不死。他既有虎将风度又有儒将见识,被誉为聪明过人、勤奋过人、才干过人的一代战将。红军时期,紧跟徐向前开辟鄂豫皖,转战陕甘川;抗日烽火中,伴随陈赓大将,东征平原大地,西征太行山区;解放战争中,驰骋三晋,逐鹿中原,鏖兵淮海,横扫两广……建国初,出任海军参谋长、副司令员,为创建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海军,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而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