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奇微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方面称 抗美援朝 )的回忆录。与许多西方作者不同的是:作为朝鲜战争期间 联合国军 的战地总司令,李奇微身临其境,亲历了这场战争的残酷,这一点是其他类似著作作者不曾有过,也不可能拥有过的经历;另外在其回忆录中,李奇微并未过多谈及中国方面的情况,而是在书中对美国当时的亚太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反思与介绍,这也是其他写过 朝鲜战争 这个题材的西方作者所从未有过的,同时亦是本书*的看点。
《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作者与第140师许多尚在的老兵多有接触,私交甚好,有机会面对面交流。《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许多内容来自老兵的口述。老兵们当年闻义赴难,朝命夕至,以血肉筑长城,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心仍坚如磐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的精神。他们不是英雄,谁是?为英烈立传,为英雄正名,是《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的着眼点,亦是作者的心愿。
战争总是充满疑问,尤其是像太平洋战争这样一场多国参与的大型战争。本书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全面的详细描述与深入分析,是一本解答这些疑问的入门书。大部分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著作是以美国的参战为重点,并没有同等考虑其他参与国发挥出的作用。而本书旨在从更加广泛的、多国的角度来分析太平洋战争,对比研究作战双方的行为,并从军事高层指挥、政府以及公众的视角记述太平洋战争。 全书共 15 章,分析了 20 世纪 30 年代促使日本在亚洲大陆对外扩张的因素,以及西方列强对于危机日渐加剧的反应,探究了日本在 1942 年年初迅速占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重大战役。随后,作者将焦点放在 1943 年至 1945 年战局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特征上,在此期间,美国及其盟友的武装部队逐步将日本从其占领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密战历史。其中就有张梦实的《白山黑水画人生》。 张梦实是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儿子,阅尽豪门奢华腐朽。他追求自由进步,背叛家庭成为中共东北情报组织一员。他利用特殊身份向党组织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政府的绝密情报。他随溥仪和伪满高层被苏联方面羁押在西伯利亚五年。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管理日本和伪满战犯。 从豪门叛逆到情报英杰,从 走资派 到政协委员,张梦实的一生历尽甘苦,跌宕传奇。回忆往事,像一首深沉的歌。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视密战历史。其中就有《真金不怕火炼 任远回忆录》。 任远(1919 2019),陕西绥德人,16岁从事白区工作,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期保安干部训练班,接受专门训练。后到晋察冀边区北方社会部负责情报工作。1941年起任晋东北、平北情报站站长。1942年任冀东东北情报联络站主任,在与伪满洲国交界的*前线开展复杂艰险的情报工作:往敌占区派遣情报人员,策反伪军头目等。1944年10月,在河北丰滦县杨家铺的一场战斗中重伤被俘,在监狱里与日本特务斗智斗勇,保全了组织,还借敌手铲除了汉奸叛徒,后在组织精心营救下巧妙脱险。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张家口公安局、北平市公安局工作,
主要叙述了李时雨做隐蔽情报工作、营救革命人士的故事。该书按时间顺序,李时雨回忆了自己由少年时代直到走上革命道路,以及潜入西安 剿总 、进入天津,直至潜入汪伪、打入军统做隐蔽情报工作,后被军统关押入狱,*后出狱迎接革命胜利的历史故事。表现了情报战线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以及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为教育后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主要负责无线电报,曾赴苏联学习相关技术,是早期隐蔽战线无线电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后任劳动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主席。本书是他的回忆录,回忆了他一生重要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的经历。该书曾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增补了一些图片。
靖任秋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策反工作,包括西北军的孙殿英部、伪军王道部、高树勋部等,对于促成高树勋部邯郸起义起到积极租用。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本书是其革命经历的回忆录,特别是在隐蔽战线联络策反方面的革命经历。
《战时笔记(1914-1917)》是维特根斯坦写作《逻辑哲学论》时所作的笔记。包括哲学笔记和私人笔记两个部分。哲学部分主要探讨了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私人部分主要记录了写作期间维特根斯坦的心路历程及其人生经历。
阿德科克的《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艺术》一书中,记载了罗马共和国战争中的 人 力、海战策略、陆地战策略、对外政策和总策略及将帅的领导力,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剖析了其战争艺术的方方面面。在书中,作者用史实解析,无论是陆地战、海战,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胜利首先取决于士兵和海军的数量及质量,其次是作战训练的自然环境。
本书初版于1851年,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作为西方军事史学的经典,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畅销书之一。据说,当时只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斯迈尔斯的励志经典《自助》与之差堪比肩。 本书选取世界历史上15次著名的战役 始于拯救希腊文明的马拉松之战,终于拿破仑折戟沉沙的滑铁卢战役,全面展现了横跨2300余年的历史风云。选取的15场战役,前提不是双方投入的兵力规模或伤亡人数之类,而是对此后世界历史的影响程度。每一场战役,都讲述了发生的原因、过程、结局等,故事性强,读来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本书共收录近30位参加抗美援朝将领后人讲述父辈亲历朝鲜战争中的故事,选取人物从高级指挥员到基层干部,具有一定代表性,充分反映了广大志愿军战士克敌制胜、奋勇牺牲的精神,突显了中国军队经历了炮火硝烟,克服了艰难险阻,不惧强敌,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抗战爆发后,自诩在“三个鸡蛋(日、蒋、共)上跳舞,一个也不能踩破”的阎锡山,心中的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一等好人”薄一波从草岚子监狱出来,奉命赴山西组建牺盟会的真相…… 周恩来驻并州城七十九天,日日面对阎锡山,为联合抗战献计献策…… 山西抗战,国民党正规军面对日本强敌,傅作义摩拳擦掌,卫立煌亦不敢懈怠… 忻口血战,鲜血分不清哪党哪派,尽管失利,却粉碎了日军“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 被挤压在太行、太岳、吕梁山沟里的共产党军队,苦撑抗战危机,赢得了人心。 共产党领导的沁源县根据地,几经日寇疯狂扫荡,八年中却没有出过一个汉奸…… 红军东征只有区区万数人,经过八年游击战,山西这块贫瘠的土地孕育出八路军百万雄师,没有山西的八年抗战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海军战略》一书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海军少将,历史学家,理论家艾·塞·马汉所著,由作者在1887年至1911年间在海军学院的讲授海军战略和多年研究而形成的著作,是作者关于海军战略的理论著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部海军战略理论著作。
主要收录了抗战将领后人回忆文稿35篇,内容记述国共两党35位(国民党方面7位,共产党方面28位)著名将领的抗战故事,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弘扬了抗战精神,对今天的读者进一步、具体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和抗战精神很有帮助和教育意义。
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战场,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没有攻城拔寨的艰巨任务,也没有刺杀对方首领的一战成名的机会。他们的对手隐没在每个人的观念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常规部队所不能胜任的特种侦察、游击渗透、反恐、心理战、协防、民间事务、训练当地警察等非常规作战。 从某种程度来说,记者笔下的绿色贝雷帽是一支完美的队伍。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且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到好。他们遇到的一系列侦察、甄别、训练、民事等问题,就连有经验的战地指挥官都没办法解决。且受制于一变再变的整体行动计划,他们没有什么自主决定权,只能不停地追着计划行动。 作为一名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斗是他们的荣耀,驻防在一些没有战斗迹象的乡村是一种近乎耻辱的行为,但不论是在一线战场,还是在暂时没有硝烟的前哨基地,他们都拼尽全力,一如
《乙丑军阀变乱纪实》记述了1924到1926年间吴佩孚、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孙传芳等势力之间及其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同一时期中国北方政局的极端混乱状态。作者的一些分析和评论,在今天看来也颇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