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儒家要典导读书系·太极图说
    •   ( 583 条评论 )
    • 张旭辉 导读 /2021-09-09/ 黄山书社
    • 《儒家要典导读书系》通过精选儒家经典,对其进行研读,并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图书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业学者撰写,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对于读者研习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 ¥14.8 ¥22.8 折扣:6.5折
    • 孟子与万章(大陆正版授权南怀瑾系列)
    •   ( 1539 条评论 )
    • 南怀瑾 /2017-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则,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养的基本。 《万章》是《孟子》一书七篇中*短的一篇,但也是*引人入胜的一篇。孟子与万章师生二人,针对许多话题,展开连串针锋相对的妙问妙答,问答犀利又充满禅机,内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数千年来炎黄子孙心中的疑问。《万章》上下两篇,主要在阐述君道、臣道、师道、友道,以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伦理之道、人伦之道。 《孟子与万章》是南怀瑾先生关于《万章》篇的讲记。南怀瑾先生带领大家深入研读并解析孔孟思想的原义,令读者对于诸多问题豁然开朗。

    • ¥14.4 ¥20 折扣:7.2折
    • 论语译注(随身本)
    •   ( 491 条评论 )
    • 杨伯峻 译 /2016-06-01/ 中华书局
    • 《论语》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在古今众多注本中,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文平实著称,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读本之一。 目前此书已有多种版本行世,广受欢迎,然而其形制往往更适合置于书斋案头。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为使经典读物可常伴书友左右,我们特推出这一简体随身本,缩小开本,袖珍便携而不失典雅精致,可单手握持翻阅,适宜随身携带、随时品读。

    • ¥19.4 ¥23 折扣:8.4折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世界
    •   ( 392 条评论 )
    • 杨海文 /2017-01-01/ 齐鲁书社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世界》一书为作者三十年来阅读《孟子》之体悟结晶。作者以晓畅易懂的语言,力倡与古代经典之间的合作式阅读、同谋式阅读,探寻古典的智慧,从根本上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找到合理的答案。

    • ¥17.6 ¥27 折扣:6.5折
    • 儒家要典导读书系·观物内外篇
    •   ( 1031 条评论 )
    • (宋) 邵雍撰 ; 邵逝夫导读 /2022-04-01/ 黄山书社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华夏之瑰宝,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儒家思想不单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巨大意义,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提供重要精神资源。本套书稿通过研读儒家经典文献,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书稿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撰写,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于读者研习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稿收录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的《观物篇》共十四篇, 这十四篇中《观物内篇》十二篇,为邵雍自著,《观物外篇》二篇,为其门人弟子记述。本文稿较全面地反映了邵雍在哲学、理、历史学方面的理论大纲。

    • ¥14.8 ¥22.8 折扣:6.5折
    • 儒家要典导读书系·知言
    •   ( 163 条评论 )
    • 胡宏撰、张旭辉导读 /2022-05-10/ 黄山书社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华夏之瑰宝,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儒家思想不单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巨大意义,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提供重要精神资源。本套书稿通过研读儒家经典文献,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书稿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撰写,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于读者研习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知言》是胡宏的主要学术著作。全书采用随笔札记的形式,辑录了胡宏历年讲学的言论,该书是胡宏教育思想完整、系统的记录,也记存了胡宏的政治、哲学、史学等观点,是研究胡宏学术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此次导读是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

    • ¥18.2 ¥28 折扣:6.5折
    • 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伯克利十年(1971-1981)
    •   ( 557 条评论 )
    • 杜维明 /2013-05-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儒家学说过时了吗?不,永远不会,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根。只要身处中国,学做人、学做事,就必须了解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影响从古至今渗透千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要认识他人,必先认识自我。新儒学领军人物杜维明将儒学与当下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让儒学迈进了“自由之门”——儒学依然可以解决当下人们的心灵困惑。杜维明50年求学治学3部曲《龙鹰之旅》《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现龙在田》以充满才情的文字,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学者游历世界名校,所感受的心灵震荡! 三部曲所收录文章多来源于美国、港台地区等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纽约《联合杂志》、香港《明报月刊》《人生》等,风靡一时。 《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简介 《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本书是杜维明先生早期学术生涯中

    • ¥19.2 ¥28 折扣:6.9折
    •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   ( 130 条评论 )
    • 刘又铭 /2019-02-2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自宋明以来,儒学圈普遍尊孟抑荀,并且多从孟学立场曲解荀子思想。本书作者自2001年起,以 当代新儒家荀学派 的立场和 创造的诠释学 的精神,建构一个 当代新荀学 的基本理路,为当代儒学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本书的要旨如下:(1)跳出孟学立场的误读,彻底重读《荀子》,为荀学哲学找到一个全新的、等值的、比较符合华人心理倾向的表达形式,如天人合中有分、弱性善、积善成性等,可称作 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 。(2)以此普遍形式为标准,将历代许多隐性的荀学思维挖掘出来,呈现一个完整壮阔的荀学哲学史。(3)本着 当代新儒家荀学派 的立场,表彰荀学(孔荀之学)的正当性,接着明清自然气本论讲,建构一个具有本土现代性,能与当代文化、当代学术高度相容的,属于全民大众的 当代新荀学 。

    • ¥19.2 ¥28 折扣:6.9折
    •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   ( 725 条评论 )
    • 汤一介 著 /2009-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华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本书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而且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故可以作为一种儒学读本贡献给读者。

    • ¥19.2 ¥28 折扣:6.9折
    • 宋明儒学论
    •   ( 828 条评论 )
    • 陈来 著 /2010-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丛书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 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与当今中国学界之极力推崇‘专著’不同”,陈平原先生坦言:“我欣赏精彩的单篇论文;就连自家买书,也都更看好篇幅不大的专题文集,而不是叠床架屋的高头讲章。前年撰一《怀念‘小书’》的短文,提及‘现在的学术书,之所以越写越厚,有的是专业论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众多陈陈相因的史料或套语来充数’。

    • ¥14.4 ¥20 折扣:7.2折
    •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
    •   ( 236 条评论 )
    • 赵明 著 /2004-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旨在建构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逻辑,凸显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何以重建秩序乃是先秦儒学头等重大的思想主题。作为政治哲学,先秦儒学展示给我们的思想景观是精神与欲望的冲突,是人性之高贵与卑俗的对抗。“道”、“圣人”和“君子”因此而在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圣人”是对“道”所开示的政制之精神方向的确认;“君子”是能够真正领悟和把握“道”并朝着“圣人”所确立的理想政制而奋进的实际政治的操作者。君子之“克已复礼”被确立为基本的政治实践方案。先秦儒学与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世界,它可以为我们反思“现代性”问题提供价值资源。

    • ¥19.2 ¥28 折扣:6.9折
    • 大学·中庸(跟名家读经典)
    •   ( 729 条评论 )
    • 钱逊 导读译注 /2018-11-01/ 中华书局
    • 本书汇集了钱逊先生研究《大学》《中庸》的学术成果,对《大学》《中庸》全文做了完整的翻译和系统的讲解。全书分为两部分,导读部分重点介绍了何谓《四书》,《大学》《中庸》的基本内容和研读方法、注意事项等。解读部分注释力求简要,译文紧贴经典原义,讲解深入浅出,在历代研究基础上精心疏解,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做出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为读者导正学习经典的方向。

    • ¥13 ¥18 折扣:7.2折
    • 论语译注(随身本)
    •   ( 4691 条评论 )
    • 杨伯峻 译注 /2016-06-01/ 中华书局
    • 《论语》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在古今众多注本中,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文平实著称,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读本之一。 目前此书已有多种版本行世,广受欢迎,然而其形制往往更适合置于书斋案头。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为使经典读物可常伴书友左右,我们特推出这一简体随身本,缩小开本,袖珍便携而不失典雅精致,可单手握持翻阅,适宜随身携带、随时品读。 繁体字本中《试论孔子》、《导言》、《论语词典》等,是杨伯峻先生的研究心得,欲深入学习、研究《论语》或古代汉语的读者,敬请参阅繁体字本《论语译注》。

    • ¥12.6 ¥19 折扣:6.6折
    • 新文库--尹湛纳希与儒家文化(汉)
    •   ( 23 条评论 )
    • 胡格吉乐图 著 /2012-09-01/
    • 《尹湛纳希与儒家文化》章分析了尹湛纳希接受儒学影响的社会历史根源。首先论述了蒙古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原儒学的接触事实,通过分析元代蒙古族和清代蒙古族与儒学关系,探讨了尹湛纳希接受儒学影响的历史渊源。其次,探讨了尹湛纳希接受儒学影响的社会根源即卓索图盟蒙古族近代文化转型的问题。第二章探讨了尹湛纳希对文墨生活道路的选择与儒学影响的关系,阐述了尹湛纳希的家世及家学传统,从他出生的地域文化环境、家学渊源及时代特征等方面探讨他接受儒学影响并选择成为蒙古族大文豪的远大志向。第三章主要论证他理论著述中的儒学影响及儒学蒙古化的问题。第四章分析了《青史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思想和史料选择等方面如何借鉴儒学并把它蒙古化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一层楼》《泣红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贲璞玉、

    • ¥19.5 ¥30 折扣:6.5折
    •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   ( 0 条评论 )
    • (美)杜维明 著,彭国翔 译 /2007-08-01/ 河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17篇文章(包括一篇访谈)的汇集,这些文章并非一时之作,所以在形式上也不是一本有着系统构思的专著。但全书确实有着内在的关联:通过启蒙反思,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本土化提供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反复申辩,既充分尊重多元化与本土化,又申明对全球化共同价值追求的必要,于是文明对话便成为必然。文明对话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互动保驾护航,也激励了本土文化与传统文明在面对各种全球性重大问题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即可为这种回应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对话本质上是一种倾听的艺术。对话将生成一种双方都未曾料到的新视界。诸种文明之间的对话也是如此。文明对话首先预设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它承认平等和差别,平等意味着彼此信任,差

    • ¥15.5 ¥26 折扣:6折
    • 儒教与道教
    •   ( 675 条评论 )
    • (德)马克斯·韦伯 著,洪天富 译 /2010-07-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由于本书的研究而被西方汉学界誉为中国学研究的“伟大的外行”。在本书中,韦伯对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经济伦理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并将它们与西欧及其他社会中的类似方面进行比较,同时从“物质”和“观念”因素方面论述了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原因。本书是海外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必引的名著之一。

    • ¥19.7 ¥25 折扣:7.9折
    • C4 先秦儒学对"怨"的诊断与治疗(B1)
    •   ( 13 条评论 )
    • 刘美红 著 /2010-03-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怨”是一种常见的负面生存体验。它体现了主体与生存境遇之间的强烈冲突,是一种深藏于心的抑郁痛苦、愤恨不平之情,是主体在生活的境遇中自感受伤却又无力做出即时的报复回应,只好强抑情绪激动和情感波动而形成的生命情态。在这种负面生存体验中,潜藏着巨大的否定激情和破坏动能,它不仅毒害了个体的生命感觉、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同时也是导致人际失和、社会失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怨”以及“怨”出现后如何进行补救和治疗就成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早期儒家的话语系统中,“怨”作为一种消极、有害的情感体验受到了极大关注。先秦儒家反复强调“无怨”、“不怨”、“远怨”,并为如何避免和化解“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此,本书试图深入

    • ¥14.2 ¥1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