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生活在这里的汉、粟特、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敦煌文化,因此,作为敦煌学标志的莫高窟石窟艺术,是他们共同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中西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敦煌学的发展既需要深层次高品位的学术研究,同时,也需要普及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体悟敦煌灿烂辉煌的文化内涵。21世纪既是敦煌学的深层次发展时期,同样也是敦煌学广泛普及时期。为此,民族出版社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合作,推出了敦煌学通俗读物丛书——《敦煌往事文丛》。
我有一个习惯,还由已及人,认为这可能是许多人共有的习惯:什么时间读什么样的书,要有所选择。一向有“雪夜读禁书”的说法,这自然是特例。就一般的书来说,也是有的宜于早晨:新鲜的空气和清爽的脑子,可以精心体味,乃至背育;有的宜于白昼:天朗气清,明窗净几,可以潜心接受细心研究;有的则适合于晚间:夜的宁静与灯的温馨,营造了一种人增精神书生神采的氛围与机缘。 本书收有:“认识仇恨”、“姐姐,我想你”、“喝酱油汤的国庆节”、“婚姻也会疲沓”、“生命的态度”、“不要嘲笑你的老妈”等散文。
个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对这个永恒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犬儒学派和昔勒学派把幸福看作个体的主观自由和独立;不过犬儒派将幸福规定为压制欲望,限制需求于尽可能小的程度;而昔勒尼派则将幸福规定为个体的快乐,把寻找愉快的感受看作是人的至福。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的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而作为终目的的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忧。在斯多亚学派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整个宇宙的本性的一部分,因而幸福就可定义为顺从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而生活。
赫西俄德是荷马之后古希腊早的诗人,以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闻名于后世。众所周知,荷马只是古代以弹唱英雄史诗谋生的盲歌手的代名词;《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乃是依据民间流传的歌唱英雄业绩的许多短歌编写而成的。它们的真正作者是民众,是一个民族,是许多代人。赫西俄德则不同,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工作与时日》、《神谱》等也被认为是他的个人作品。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的位个人作家。他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据希罗多德在《历史》第2卷53段估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但是,12世纪拜占庭的诗人兼学者杨尼斯?泽泽斯在《生平》中引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认为赫西俄德只比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早一代人,这样就不能早于公元前7世纪了。两家意见相去甚远。至于古代的其他史家和学者,提到赫西俄德的虽然还有很多,但都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有关民族问题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为做好民族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驾驭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早在秘密教门的前身——异端教派时期,这些组织就被正宗佛教贬称为“邪教”,秘密教门形成后,除了元初一个短暂时期外,历代政权均将其称为“邪教”或“左道惑众”团体,加以打压,教门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成为在民间,尤其是下层社会流传的秘密组织,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宗教”或“秘密宗教”。 明清时期,各种名目的秘密教门大量涌现,成为当局潜在或公开的威胁,因而通过武力镇压或利用法律武器进行惩处。
古希腊智慧散布在浩若烟海的典籍中,十年来收集到两千多条,现整理出自认为重要的百余条。这些条目从形式上看,要么是单句,要么是对话,要么是段落;从内容上看,它们分别是反映某一哲理的格言、妙对和故事。 古希腊智慧博大精深,为了尽量做到雅俗共赏,编者做了两种流释:一是文字的,一是图画的,文字注释既没有采用“我注六经”,也没有采用“六经注我”,而是“经中有我,我中有经”。目的在于使原文与注释相互补充,相映成辉。 什么样的文字,搭配什么的画面,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字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应该相辅相成。因此,尔乔采用了独幅漫画,即在每一段原文与注释下面配一幅插图。 为了使画面既带一种古风的韵致而不失轻松活泼,尔乔多少借鉴了古希腊瓶画中先贤的造型,并在画面上加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外文”——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的部分群众信仰着不同的宗教,保存着许多宗教禁忌。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宗教形态复杂多样,同时并存。世界性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都有传播,一些少数民族中还遗存着原始宗教信仰。各民族的具体情况是: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羌族的绝大多数或部分群众信仰藏传佛教;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景颇族、佤族的绝大多数或部分群众信仰上座部佛教;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文化艺术、生活习惯、道德规范之中,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宗教禁忌,经过长期的承继、演绎,具有十分鲜明的群众性、民族性、社会性和敏感性特点。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一般认为,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传入的线路大体与丝绸之路相符,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晚些时候,佛教经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到我国广州,这是海路。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犹如一道闪亮的光芒,照耀着印度、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开启智慧、指导人生、净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500余年的辉煌和沧桑,铸就了佛教坚毅而独特的性格,不畏艰难、积极入世、化导群生、保持位格是佛教在应对世俗、提升社会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坚定信念,正是靠着这种信念的策励,佛教才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传播区域,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佛教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性宗教的地位。伴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欢呼雀跃,新千年的曙光照彻着地球每一个角落,新世纪的钟声催人奋进、引人向上。在这种前进向上的氛围中,佛教作为古老宗教的一支,应该如何在新世纪勃发生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体现出佛法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呢? 佛教素以其哲学思辨色彩浓厚、人本智信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犹如一道闪亮的光芒,照耀着印度、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开启智慧、指导人生、净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500余年的辉煌和沧桑,铸就了佛教坚毅而独特的性格,不畏艰难、积极入世、化导群生、保持位格是佛教在应对世俗、提升社会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坚定信念,正是靠着这种信念的策励,佛教才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传播区域,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佛教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性宗教的地位。伴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欢呼雀跃,新千年的曙光照彻着地球每一个角落,新世纪的钟声催人奋进、引人向上。在这种前进向上的氛围中,佛教作为古老宗教的一支,应该如何在新世纪勃发生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体现出佛法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呢? 佛教素以其哲学思辨色彩浓厚、人本智信
现存道教经书主要汇集在明代正统年间编纂的《正统道藏》中,明清以后,出现的道书则主要收在《藏外道书》中。道教经书与《佛经》《圣经》等宗教经书一样,并不仅仅是深奥的讲经说法,其中许多也是通过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故事来阐释其义理的。本书就是从各种道教经书中选择了几十则故事,将其用现代白话叙述出来。这些故事基本上反映了古代对人生理想的向往,而且也是道教的思想和人生追求的具体体现。本书所选故事基本上有这么四种类型:1、描述道教天神的来历的;2、叙述著名神仙的修道历程的;3、反映道教对人生的理想和看法的;4、说明人间的善恶报应的。故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可谓丰富多彩,也基本上反映了道教思想上的庞杂和多样性。这些故事有不少实际上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一直深深地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只有基于对处于各自国家文化核心地位的宗教的理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交流。如果要理解日本文化,对宗教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是为外国留学生和大学生所写。日本跨入近代的大门之时,提到宗教,曾有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因此,在讲基督教的时候,有不少人也是首先从宗教与人的关系开始讲起的。我也仿照此例,首先从宗教与人生的话题人手。 其次,虽说是日本宗教史,但也要尽量考虑到世界宗教史的发展,并将类似的现象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从这种视角出发来把握日本的宗教史。在国际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将来,这种视角会越来越有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