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当当专享签章本
    •   ( 6 条评论 )
    • 张静 /2025-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从哪里发现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性提问的针对点是什么?如何拎出未解的困惑?如何挖出问题的研究价值?如何提升问题的一般化水平?分析框架与提问有何关系?理论对于提问有什么作用?个人经验及伦理对提问有何限定? 针对提问的50个问题,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张静教授在《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一书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旨在帮助那些有撰写研究性文章需求的读者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于撰写学位论文的高校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以及期待突破瓶颈、提升研究能力的研究者而言,本书都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 ¥49 ¥69 折扣:7.1折
    • 【2023中国好书】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入选2024得到年度书单TOP15(生命守护者薄世宁医生,全新疗愈人心之作,一部
    •   ( 17295 条评论 )
    • 薄世宁医生 著,磨铁文化 出品 /2023-11-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生命守护者薄世宁医生重磅新作,一部生命关怀之书。 20多年ICU一线亲历,19个生死徘徊的真实故事。被丈夫放弃的妻子、唤醒孩子的母亲、想要回家的老人 他们经历病痛,却未曾放弃好好活着。这些故事中有面对疾病的逃避与抗争,有亲人的不舍和愧疚,还有危难时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作者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当我们面临疾病冲击时,如何做好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如何做最优决策、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等。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体悟,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并从中寻求更好的应对方式。

    • ¥49 ¥68 折扣:7.2折
    • 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
    •   ( 21826 条评论 )
    • [美]汉娜·阿伦特 著,杰罗姆·科恩 编 等 /2014-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阿伦特的《反抗 平庸之恶 》是《责任与判断》的中文修订版。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 平庸之恶 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 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 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等等。 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 ,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 真相 ,而是由于道德 真相 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 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

    • ¥36.8 ¥45 折扣:8.2折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305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李雪顺译 /2011-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讲的是地理,以地为中心;《甲骨》讲的是历史,以时为中心。《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

    • ¥43.5 ¥58 折扣:7.5折
    • 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北大社会学博士送半年外卖,与算法“近身肉搏”,揭示数字控制之下新型的劳动过程和劳
    •   ( 735 条评论 )
    • 陈龙 著 /2024-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社会学博士 卧底 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以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可能 亦即平台经济中资本如何控制和管理劳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劳动者的系统困境寻找出路。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和规则,在引导着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每天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城市到处奔波?骑手困境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真的了解骑与算法的互动和博弈吗?平台经济时代,资本控制劳动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对劳动控制强化而不是削弱,平台系统及其背后的 数字控制 取代了人的管理成为平台经济劳动秩序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 ¥48.3 ¥59 折扣:8.2折
    • 我们——一位父亲15年寻子之路
    •   ( 1616 条评论 )
    • 申军良 /2024-12-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讲述申军良15年漫漫寻子路上所发生的点滴,申军良与孙海洋、郭刚堂等寻子家长一道,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以及找回孩子申聪之后的平静生活。通过叙述自己寻找孩子15年的经历,可以给更多的还走在寻子道路上的父母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孩子。寻子路上,党和政府、公安机关、新闻媒体、爱心人士共同为了召回丢失的孩子奔走努力,共同布下了一道 爱心网络 。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唤起社会对 打拐 事业的关注,继续帮助那些仍在路上的寻亲家庭,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 ¥40.1 ¥59.9 折扣:6.7折
    • 8050问题:如何拯救极限家庭(一本写给“啃老”族家庭的指南书。日本,正有超过100万人躺平于家中。探讨“8050问题”
    •   ( 22 条评论 )
    • 川北稔 著,马静 译 /2025-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初入职场的年纪遭遇就业冰河期,随之而来的 疤痕效应 会持续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就业受挫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会承受更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拒绝走出家门,拒绝与人交流;他们羞于求助,害怕求助,也不知向谁求助。当问题封存于家庭内部,当八十多岁的父母再也无力支持子女的生活时, 8050家庭 又该怎样走下去? 本书将 8050 问题 视为高龄父母与壮年期子女同住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聚焦在拥有 40 岁以上子女且难以成为援助对象的家庭。在邻国日本,超过100万人正身处类似境遇之中,其中,40~60岁的蛰居人口超过了60万。 8050问题 ,已然不再只是日本的社会问题,更是东亚社会未来可能会面对的课题。书中所介绍的有关 8050问题 的成因、现状与未来值得关注。

    • ¥38.7 ¥49 折扣:7.9折
    •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   ( 96 条评论 )
    • 庄家炽 /2025-01-2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平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本书将视角对准了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快递员。作者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从资本、劳动者、消费者的角度还原了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具体情境,探讨了标准化、数字化的快递公司管理系统如何嵌入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事实上,这套管理系统没有对应消费者的弹性需求,也无法为快递员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快递员需要将系统编进自己在社区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下处理和运用好各类复杂的关系,从而在一次次的派送中寻求更大的劳动自主空间,在追赶系统的过程中,找到与系统共生、共存的办法。

    • ¥43.5 ¥58 折扣:7.5折
    • 新生育时代(当当签名本)
    •   ( 1576 条评论 )
    • 沈洋 蒋莱 著 /2024-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 社会学 x 都市妈妈 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带你看都市女性真实的婚后故事: 孩子跟谁姓?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一孩、二孩还是三孩? 女性是快乐妈妈还是绝望主妇? 令人失望的是丈夫还是婚姻本身? 本书不仅是一份对都市妈妈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角色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妈妈的故事,读者得以一窥她们在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中的真实生活,感受她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性别环境中应对生育抉择和母职实践的挑战。

    • ¥38.9 ¥58 折扣:6.7折
    • “零度”日本——陷入“关系性贫困”的年轻一代
    •   ( 191 条评论 )
    • 王钦 著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零度 日本 陷入 关系性贫困 的年轻一代》介绍并分析了当代日本社会中一系列边缘性、非主流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如 JK散步 、女仆咖啡店、 神待少女 、虚拟主播等。透过这些现象,作者试图揭示当代日本社会、文化和思想的 零度 ,探索重新想象未来的基本条件。全书一方面细致剖析了诸多微观细节,借此解剖日本社会不可忽视的 肌理 ,另一方面与日本当代亚文化的有关理论论述展开对话,这些分析不仅可以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当代日本,也可以为读者了解当代中国、了解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

    • ¥45.6 ¥68 折扣:6.7折
    • 浪漫爱情与厌女:源自中世纪的悖论(揭示厌女背后的真正动机,追根溯源,探寻西方厌女传统的内核)
    •   ( 134 条评论 )
    • [美]霍华德·布洛赫 /2025-0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浪漫爱情令古往今来多少男男女女痴迷,仿佛在这种氛围中,两性关系达到了无比的和谐。但本书却认为,浪漫爱情这种意识形态,其实是西方厌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厌女情绪制造的一个陷阱。 西方厌女传统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经由中世纪一直绵延至今,而在中世纪诞生的浪漫爱情曾一度被认为是让女性从厌女社会中得到部分解放的产物,是女性自由的先声。然而本书作者通过充足的史料案例证明,中世纪普遍的反女性主义与将女性理想化、浪漫化的作法,实际上与厌女传统殊途同归。通过对天主教会的教父们的贞洁观的追溯,作者将早期西方反女性主义与12、13世纪将女性形象加以理想化并进一步演变出浪漫爱情的实践联系起来,论证了浪漫爱情其实是厌女症的一种变体。他还认为,将厌女症进行倒置的实践直到今天仍然大行其道。本书对于浪漫爱情背后真

    • ¥52.3 ¥78 折扣:6.7折
    • 智慧养老:服务与运营
    •   ( 937 条评论 )
    • 左美云 /2022-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智慧养老是未来养老的重要方向,它将会和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结合形成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经过十余年的普及和推广,智慧养老的现状是概念深入人心、产品琳琅满目、应用遍地开花。针对智慧养老的痛点 需求验证不充分 智慧养老不智慧 和 医养结合两张皮 ,本书重点分析了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阐述了智慧养老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讲解了智慧养老数据标准和养老服务数据共享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本书讲述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营时针对老年人主动提出需求的服务匹配算法以及平台主动感知老年人需求的场景化推荐模型。本书对智慧养老政策进行了梳理,给出了基于实际调研得到的各种智慧养老服务特色模式,以及智慧养老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区域智慧养老发展指数的测评指标体系。 本书直面智慧养老应用的痛点,为

    • ¥39.5 ¥59 折扣:6.7折
    • 事业还是家庭?(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作品!入选得到年度书单)
    •   ( 5011 条评论 )
    • 克劳迪娅·戈尔丁 /2023-08-31/ 中信出版社
    •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克劳迪娅 戈尔丁追溯了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基于数十年的开创性研究,戈尔丁将20世纪初至今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群体分成了五组,深入研究了她们在事业、婚姻、子女等方面的理想抱负与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代际的演变历程。 一个世纪前,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且往往只能二者择其一;如今,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数量大幅增加,她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更有机会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但鉴于社会规范、工作性质、时间约束等,性别不平等问题尽管不如过去严峻,却依然存在。 目前关于性别不平等的快速解决方案往往都是从女性方面入手,但作者认为,无论是职场性别平等,还是家庭夫妻公平,都涉及等式的两端,所以解决方法也需要同时从等式的两端入手。作者据此给出了务实的解决方

    • ¥59.3 ¥79 折扣:7.5折
    • 时间困境: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
    •   ( 1062 条评论 )
    • /2024-06-0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关于工作-家庭的平衡为何难以寻求这议题的社会学著作。基于在一家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田野调查以及对其员工的深度访谈,本书考察了那些隐秘的、促使职场父母长时间工作的社会力量。作者在这家公司 化名为阿莫克(Americo)度过了三个夏天,采访了高管、普通员工、工厂工人等。她的发现令人吃惊:尽管公司提倡工作家庭平衡,提供兼职上班、工作分担、灵活工作时间地点和职业年休等机会;接受采访的每个母亲和大部分父亲都说 家庭第一 ,但这些在职父母中很少有人质疑自己的长时间工作,也很少有人利用公司提供的弹性工作时间、陪产假或其他 家庭友好 政策。是因为员工们不了解这些政策,还是他们担心享受这些政策的负面后果?是因为经济的问题,还是经理们故意阻挠? 作者在对多个典型样本家庭进行了深入

    • ¥44.3 ¥59 折扣:7.5折
    • 群体性孤独 第十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   ( 7087 条评论 )
    • Sherry Turkle湛庐文化 出品 /201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 群体性孤独 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 气泡 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

    • ¥44.8 ¥66.9 折扣:6.7折
    • 中年处男:一份日本社会纪实报告
    •   ( 129 条评论 )
    • /2024-11-2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2010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30 34岁未婚男性群体中,无性交经验的人数比例达到了26.1%。从往年的统计数字来看,无性交经验的中年男性在近20年间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较于无性交经验比例达40.5%的20 24岁青年处男群体,中年处男的生活、思维多固化,无论从生活方式或社会身份方面能够迎来转机的几率都更低。作为本该支撑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中年处男的增长将影响结婚率、生育率、老龄化、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话题。作者通过直接对话和记录,试图将这一群体所波及的社会问题客观化、可视化,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共同探讨解决对策。

    • ¥33.8 ¥45 折扣:7.5折
    •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作者定本)
    •   ( 1535 条评论 )
    • 林耀华 著,庄孔韶 林宗成 译 /2022-09-2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金翼》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他将在福建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和自小的成长经历两相结合,以小说笔法,采用 生命传记 的形式,生动塑造了黄东林和张芬洲等人物。全书特别围绕黄、张两人及其背后的宗族势力展开叙述,融真实的民风民俗于虚构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两个家族从清末至抗日战争时期三十余年的起起落落。经由这一番书写,中国(特别是南方)传统乡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跃然纸上,举凡吃穿用度、婚丧嫁娶、习俗信仰和地方网络等等,都随着叙事展开次第呈现。 林先生将自己的学理思考巧妙埋于故事表层之下,用亲切平实的口吻提出了不少令人赞叹的洞见,这样的学术写作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极少见。书中从 平衡论 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努力,也仍然富有启发意义,称得上是中国社

    • ¥51.8 ¥69 折扣:7.5折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 247 条评论 )
    • 【法】乔治·杜比 /2024-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由乔治 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一卷,其时段聚焦于从古代到中世纪这段漫长的时期。 在本书中,学者们通过大量史料与专业分析,探讨了女性从神话中的母性角色,如何转变为圣洁的代言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范畴,而涉及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诸多领域的课题,这其中还蕴含了大量的关于女性身份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生理学等多学科的思考,具有极高的启发性与思想性。本书认为,女性身份在古代的这种转变,奠定了日后女性角色的基础,也是女性身份变迁的第一个里程碑。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 ¥75 ¥112 折扣:6.7折
    • 新知文库149·如果不得不离开:关于衰老、死亡与安宁
    •   ( 2203 条评论 )
    • [美] 萨缪尔·哈灵顿 著,丁立松 译 /2022-01-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 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 如何走好后这一程 ,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部分定义了何谓 更好的死亡 ,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 死亡 。或许现在就为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

    • ¥31.5 ¥45 折扣:7折
    •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开拓性的本土母职访谈与书写,刘擎、周轶君、李一诺、郝景芳联袂推荐)
    •   ( 1171 条评论 )
    • 泓舟 著 /202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城市女性身为母亲所面临的普遍困境,落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复杂而幽微的,像大海一样,看起来是一望无际的蔚蓝,但若仔细聆听,每一片海浪打落在礁石上所激起的潮水声都是不同的。 本书记录了职场妈妈、单亲妈妈、全职妈妈、两代人共同育儿等育儿条件下的女性,希望通过不同的育儿选择来探讨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当抛开母亲的身份,她们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究竟是谁;并试着寻找解决女性如此疲惫与困扰的线索?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职业生涯设计里和公共育儿制度里

    • ¥48.3 ¥59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