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该书本为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 乡土社会学 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一书。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绘,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作者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作者熊培云的还愿之书。它以故乡村庄为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个体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描述,又有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故乡从哪里来,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连接历史与心灵,解读沉沦与希望,为转型期中国凝聚自由而宽容、平等而向上的力量。
十年,换了人间。梁文祥用镜头记录广州火车站巨大变迁,新闻摄影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广州火车站的日与夜(黑镜头下的广州火车站2000-2011)》是梁文祥在广州火车站拍摄历程的忠实记录,也是一份很生动的城市广场吸毒者调查文献。梁文祥用镜头见证了广州火车站这个特殊的空间场所的变迁,见证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命运,这些都应该成为广州城市发展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一页。 《广州火车站的日与夜(黑镜头下的广州火车站2000-2011)》让新闻摄影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人性提升的重要途径,这是每一位新闻摄影人所能期盼的有价值的奖赏。
在今天的许多国家,单身人士是增长很快的群体。 根据预测,在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新生儿将不会结婚。在瑞典、挪威、丹麦和德国等国家,单身家庭约占所有家庭的40%。在中国,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独居人口将上升到9200万。 尽管社会在急剧地发生变化,始终保持单身,仍是很多人难以坦然接受的事。 本书研究了现代人单身现象的多个方面,分析接受和享受单身的案例。讨论内容包括: ? 我们为什么不再憧憬婚姻 ? 婚姻能否缓解孤独终老的状态 ? 催婚的社会压力和单身歧视 ? 独居人群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 ?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单身的关联 ? 单身人士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 单身人士的未来 ? 国家、城市和社会制度可以为单身人士做什么 作者力图为单身人士指明一条按照自己的意愿
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出于愧疚,历经3年时间,24万公里,深入社会底层,用镜头和文字,力图展现一个真实又割裂的美国社会图景。提起美国,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曼哈顿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与硅谷引领潮流的前沿科技。这诚然是美国的写照,却并非全部。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出于对金融行业的愧疚,开始探索中心商务区以外的美国。在布朗克斯,他开始和人们攀谈,给他们拍照。他说自己遇到的情况并不像别人告诉他的那样,那里其实友好、温暖又美丽,并不空洞、危险而丑陋。就这样,他开始了长达24万公里、历时3年的穿越美国落后地区之旅。从缅因州的刘易斯顿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克斯菲尔德,他走过城市和农村,黑人区和白人区,一路在许多地方停留。他将这段旅程写进了《美国底层》一书——部深具同理心的作品。
哈佛哲学教授,教我们如何对抗 996 ,应对不平等。作为罗尔斯、内格尔同道。左右当代哲学进程的一代哲人,斯坎伦揭露了贫富差距的凶手,给 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一个说法。 《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的主要框架来自托马斯 斯坎伦 1996 年的林德利讲座,题目为《对不平等的反驳的多样性》。讲稿在 2003 年被斯坎伦收入《宽容之难》这本论文集中。自林德利讲座之后,斯坎伦不断为这个主题添加新的内容,并且以《平等何时重要?》为题多处发表演讲。这些内容经扩充和打磨后,*终形成了当下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斯坎伦把自己的平等观概括为 多元论的 和 关系性的 ,前者意指我们有多种不同的理由来反对不平等,后者则指的是我们对不平等的关注应当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斯坎伦重点讨论了六种反对不平等的理由,它们分别是
特斯拉被视为 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 。他一生取得过约1000项发明专利。没有他,以下影响人类生活的工具可能不会出现,或是延迟出现:交流电发电机、交流电传输、水电站、无线电、自动点火、电话、收音机、电视机、传真机、雷达、无线制导导弹、无人机、X光摄像、霓虹灯、太阳能发电、无叶涡轮
解剖台上的遗体残留着生前的信息, 记录了人们活着时的生活。 被裁员后存款见底,在公寓里冻死的中年男子;独居家中,中暑而亡的老太太;帮助laonian chidai的妻子入浴,却意外溺毙 与刑侦故事中描述的有所不同,现实中的法医追求的不是 事件的真相 ,而是 死亡的真相 ;他们所面对的许多非正常死亡虽非谋杀,却是残酷的现实。 解剖台上,一具具冰凉的遗体,诉说着生活在日本的人们无声的苦痛与悲哀,于死亡之中见证生的无奈。
的各项政策如何在县域社会落地?县级党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如何互动?县级党委政府如何调动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县域基层干部有哪些自主空间?乡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做工作?县域中的基层干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如何?县域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来的研究和 近几年的实地调研写成的关于县乡政治运行逻辑与实践的力作。书中从县域治理的内部视角出发,对县域治理体系、县域治理能力、县域治理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发展和激励,做了生动和形象的解读。作者对县域治理进行了深描和刻画,对个案给予了呈现和剖析,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该书文笔细腻生动,富有想象力,是“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的范本。读者阅读书中文章,一定是在享受一场 的思想盛宴。
用被子捂住妈妈的口鼻的话,她便能得到解脱 我意识到自己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护士(48岁),母亲因脑淤血瘫痪在家11年 每晚我都会对母亲讲话,母亲虽不曾回应,但我说了许久的话后便止不住地流泪。对我而言*难过的事便是看着母亲逐渐消瘦衰弱的样子。 来自大阪府的男性(70多岁),居家看护母亲7年 我平时还要工作,几乎没法照顾儿子。今后我的工作可能会更加繁忙。平日里妻子承担了看护儿子的全部事务。我对她深感歉疚,也很心疼妻子。万一妻子精神崩溃的话该怎么办,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恐惧。目前还尚且能够维持现状,但10年后又会怎样呢?我并不乐观。 来自大阪市的男性(55岁),其子身患重度脑瘫
2020年以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方式打开,新冠疫情、蝗灾、贸易战、油价暴跌与股市异动、TikTok与华为困局……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眼下的现实与世界的走向顿显扑朔迷离。本书是学者施展在波谲云诡的当下所做的跨界思考。基于其在国际政治、历史、中国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多年深耕的心得与创见,施展一方面对现实做出敏锐的诊断与回应,另一方面展开对未来全球新秩序的畅想。在变动不居的大洗牌时代,我们必须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才能理解真实的世界,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
本书内容包括六章,即问卷与社会调查、问卷的类型和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标准、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设计指导、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从内容来看,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各章论述的问题不是泛泛空谈,而是有的放矢。同时,书中举了大量实例,这便于提高读者进行问卷设的实践能力。总之,这是一本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知识性,又十分通谷易懂的问卷设计方法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