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与时间的关系是存在的基础经验,那么年龄只是一种被社会切割的时间概念,因为年龄根本无法确实体现我们与时间的真实关系:青春未必欢愉健康,年老也未必衰竭哀伤。欧杰透过年龄这个表面看似客观,其实已经成为社会隔离与禁制起源的制约工具,重新提问年龄在生活中扮演的意义。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和作家的优美笔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年龄与时间、年老与死亡的另类思考。 丛书简介: 会饮 英文为symposium,古今均有不同学科的智慧之人相聚清谈、百花齐放、氛围轻松自在的含义,与 会饮 收录跨学科、高品质文风轻松而不失智慧的图书的原则相符合。
对于人生在世有什么意义,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独特的答案。然而,我们的现代文明正在吞噬着不同的声音,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世界边缘之旅,向我们展示了诸多不一样的智慧。 在 玻 利尼西亚,我们跟着航海家出海远航,他们的祖先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在太平洋上定居;在亚马 孙 丛林,我们与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后代相遇;在安第斯山脉,我们发现大地充满着律动;在澳大利亚,我们试着了解澳洲原住民这群首批出走非洲的人类的精妙哲学;在尼泊尔,我们与一位智者不期而遇,她已经过了四十五年的隐居生活;*终我们来到婆罗洲,看到这个*后的雨林游牧民族在为他们的生活挣扎。 这趟精神之旅所挖掘的事物,将是我们下一个世纪的任务。在我们这个时代,核心的挑战是如何重新学会欣赏通过文化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多样性。否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努力,才将国家领导人关在笼子里,对他的权力进行了必要的限制”,而摩罗却在经过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之后,大声宣告说:“远古时代,国王的权力不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玩弄权术的基础上,而是确确实实建立在为老百姓谋求福祉和利益的基础上”。摩罗认为国王以王权施行独裁,不过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三千年的事情,他大声说,“人们把独裁者的时代命名为文明时代,真是绝妙的讽刺”。
《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系》是作者于1960年在布朗大学为“查尔斯·K·考弗讲座”(Charles K. ColverLectures)所做的主题演讲,显示了其在人类学学科史以及古典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在演讲中,他对哲学、文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著作所涉及的内容,都能信手拈来。他的主题演讲分为三部分。部分,他回顾了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历史关系,然后探讨了对人的研究和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后试图对希腊文化的特征作出界定。主要涉及人类学学科史上“摇椅人类学家”这一代人的研究,第二部分则主要谈及希腊人类学的问题。从哲学著作中分析希腊人的思想观念。第三部分围绕涉及希腊神话人物的戏剧、诗歌等材料来分析希腊文化所具有的“一元”与“多元”等九对二元对立的关系。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27册)是云南大学组织多学科力量编写的一套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全面调查材料,内容包括各民族村寨的人口、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法律、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科技、卫生、生态等方面。这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村寨基本状况的一个生动缩影,是全国继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民族调查的丰硕成果,它对了解和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现实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25个民族共25册。
《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古典学》由牛津的安德鲁学院的6次课程讲座编辑而成,主讲者包括A.j.伊文思、安德鲁·朗、弗雷泽等著名学者。该讲座后来就以安德鲁·朗的名字来命名。《沙发图书馆·星经典·牛津六讲:人类学与古典学》主要讨论了人类学和古典学科之间的关系,如历史、文学、语言学、艺术、地理学、神话学等等,坚持将人类学知识作为探讨各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达斡尔族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在这项令人振奋的新研究中,作为 杰出人类学家之一的;莫里斯?布洛克向我们提出,对认知科学的理解将会丰富(而非削弱)社会科学家的研究。他对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自然主义进路进行了论证,向我们介绍了各认知科学学科的发展(如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并探讨了这些发展对人类学的各种核心议题而言有何意义。这些议题包括个人或自我、宇宙观、亲属、记忆和 化。在开篇,布洛克带领我们探寻了人类学的历史,并说明了在此过程中自然主义进路为何与如何遭到了抛弃。他认为,这些曾经合理的理由如今都已不再有效了。然后,布洛克向我们展示了对社会与认知科学工具的同时使用,如何能够对诸如自我、记忆、时间概念化等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本书必将在诸多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中激起新的辩论。
《哲学问题》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目前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之作,自1912年出版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包括拉姆齐、摩尔、卡尔纳普及艾耶尔等罗素同时代的杰出哲学家在内的好几代西方学者发表了大量相关论述。美
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者日益关注环境问题,而且社会科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曾一度为人类学家专有的“ 文化“概念也被他们广泛使用。本书表明,对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地方社会和全球范围两个层面认识和解释环境问题。 通过人类学的方法,本书检视了人类文化与人类生态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文化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公认的理论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分歧。通过论述社会-文化人类学对全球环境讨论所做的突出贡献,本书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一种当代现象的环境决定论。社会科学和环境问题的研究者及对比有兴趣的读者,将会对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的起源问题是魅力无穷的。它对每一个乐于思考的人,都是一份挥之不去的牵念和关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思考者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和命题,构想出一幅幅大相径庭的图景,给自己的时代以深刻的影响。但这一问题又是异常艰深的。直至今天,可以说还没有一个我国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它的谜底,仍然藏在那由逝去的时倾家荡产所构成的巨大而若隐若现的迷宫深处。不过尽管如此,在人类智慧旷日持久而愈益强大的聚焦之下,我们还是看到了那迷雾中的层峦叠嶂的渐渐显豁,那形迹依稀的通幽曲径也若断又续。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是有相当的特殊性的。我们面对的是已经远逝的浩瀚时空。大自然以它那变动不居、喜新厌旧的脾性,把自己和自己的创造物的过去,或者毁灭重塑,或者改变得面目全非。
本书并非名篇巨著,它却以纪实的笔调,朴实的风格,严谨的态度,热情洋溢地反映了我所十年学术研究的成长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这对广大读者了解黑龙江省民族研究的发展状况,认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对激发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分为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四个部分。本书是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十年来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就,是全体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对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北方民族研究工作的一份贡献。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历史的或当代的民族问题。或对一个
在《自我的他性》中,流心以华南某一沿海城市的商业实践逻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类人(官员、商人和小姐)作民族志描述,阐释他们所讲述的有关自我或他人的故事,从而揭示当代中国的自我结构。 本书的特色在于,进行以城市空间为分析对象的田野工作,或明或暗地对以村庄为分析对象的人类学研究的经典模式提出批判,民族志描述的焦点不再是人们的实际经验,而是他们讲述的故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在变革中,中国人的性格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随时改变自己,甚至很容易就能在性格上变为另一个人,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的他性。 作者简介: 流心,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副教授。1995年获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理论与中国问题。另有英文著作《在自己的阴影里:改革后
软幽默是一种温和、含蓄、慰藉的深层次幽默。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武器和心理良药。它唤起的是理性的愉悦,依靠及里的开掘和山此及彼的想象,通过审度与联想把撼事物的本质,从而在悟性中体味一外之意、弦外之音
对中国人而言,日本是个很不好谈的国家,理清它的文化,还有着诸多障碍。收入在本书中多是关于日本图书的引介,味道隽永,很得日本小品与中国书话之妙,有时读着,令人想起知堂老人,现在的读书人倘欲了解当下日本文化,李长声的著作,是不可不读的。 “东亚人文”是“清华东亚文化讲座”着手编辑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包括学术研究、典籍资料、文化译丛等,“知日文丛”是其中有关日本的文化随笔系列。“清华东亚文化讲座”从2004年创立起,便着力从多种角度来讨论东亚问题。伴随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伴随中国的文化复兴,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思考东亚问题,是“清华东亚文化讲座”致力探索的方向。我们深知,如何对待历史,如何面对今天,如何面向未来,这些存在于中日之问的大问题,并不是这套“知日文丛”能够解决的,我们
《欧夏奕》是一部广泛流传于中国的勐海、勐腊、澜沧、勐连等县以及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哈尼族(国外称阿卡)地区的婚礼古歌。千百年来,在哈尼族村寨里,每到了娶亲办喜事的时候,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唱起这首古歌,一是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二是对下一代人进行本民族传统知识教育。在婚礼宴会上,老人们用酒歌的形式叙述一对新人的成长过程:从十月怀胎到婴儿的出生,从取名字到学习走路、生产劳动、社交、礼仪直到恋爱、结婚等一系列年轻人要走过的人生里程和做人的哲理。在《欧夏奕》这首古歌中,除了叙述哈尼族青年男女的成长过程以外,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青年男子为了娶亲而被迫出门去做买卖的全部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前哲学时代是以一种抽象的、批评的和系统的思想的形式出现于人们面前的,当人类注意到他们自身以及自然界中那些永恒不变的难题时,人类思辩的思想是以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神话在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的同时,它们也掩饰了某种抽象的真理。事实上,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具体思想的某种特殊形式,在我们尝试理解古代人类的思想、道德标准和宗教观之前,我们应该对这种形式加以系统的分析。 献身于已知古老的两大文明(埃及和两河流域)研究的本书作者们没有逃避这一课题。恰恰是因为他们意在深入地了解古代、埃及人和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生与死、国家的功能以及自然界的本质的基本看法,他们才决定对神话故事做一系统的阐述。 为了着重强调希腊人的思维方式和埃及人以及两河流域居民的思维方式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这些作者还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