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学》一书原是向宗鲁先生在川大授课的讲稿。向宗鲁逝世后,由其弟子屈守元根据讲义及部分手稿整理成书。本书分为十二篇,其中《原始》、《宗郑》、《明颜》、《申陆》四篇,分别对向、歆父子、郑玄、颜之推、颜师古、陆德明等列专章,对其校雠学上的业绩贡献作精辟论述,《择本》二篇从书史的角度对古籍诞生以来的校雠学历史作了深入的考论。全书分之则为历代校雠学家和校雠学的论列专章,合之则为一部完整的校雠学史。体大思精,结构严密。全书以骈文写就,俪语为纲,子注为目,疏密有致。阅读时除增长丰富的典籍知识外,还获得美的享受。
时雪峰、陈萍秀、刘艳磊、龚宏编*的《科技文 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4版)》共分为8章:第1章为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介绍信息的概念、类型、特点, 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原理;第2章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 技术及常用搜索引擎;第3章为中文图书检索,内容 包括工具书及电子图书数据库介绍;第4章为期刊信 息检索,介绍了几种国内主要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的 使用;第5章为标准文献信息检索,介绍了标准相关 知识及标准信息检索;第6章为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介绍了专利相关知识及专利信息检索;第7章为科技 档案信息检索,介绍了档案相关知识及档案信息检索 ;第8章为网络开放资源,介绍了网络开放信息资源 的特点及资源利用。 本书既可作为三年制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 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科技 人员和图书、信息部门有
作者考察了电子媒介语言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人感知自我和现实的方式。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的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去中心化,以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概念中发展出信息方式的概念,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转变是和从生产方式转向信息方式相对对应的。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时代呼唤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挖掘和利用专利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书从高校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出发.阐释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介绍了专利与专利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分析了专利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介绍了专利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方法,尤其是中国专利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其次,就外国专利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进行了介绍。后,从专利战略与专利文献信息分析利用的角度,简述了专利文献信息分析的目标、意义和应用方法。 本书注重启发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作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专利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社会各界科技人员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自学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些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习近平同志围绕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网络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9个专题,共计285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3年3月4日至2020年11月23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
数字时代人类能否拥有真实可信的社会记录?当电子文件迅速而不可逆转地逐渐替代纸质文件而成为主要记录工具时,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性挑战。 本书在大范围的国际文献调研和深入细致的国内调研的基础上,直触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体制机制,力求真实、准确地揭示我国文件管理转型过程中的进展、困扰与难题,以及导致这种状态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符合规律的、可操作的对策,为电子文件管理研究和实践推进提供了新的开阔思路。书中提供的相关背景知识、典型案例和国内外调研综述也颇具参考价值。
写云南地方文献事业史,当然首先要理清“地方文献”及“地方文献事业”的概念。 对“地方文献”的理解,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现在学术界普遍能接受把“地方文献”概括为“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然而对该定义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却不尽相同。一种理解认为,地方文献是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具体分为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三个组成部分。另一种理解认为,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一切出版物均属地方文献(无论出版形式、出版地和出版物的载体形式如何),而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內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则不应属地方文献之列。前一种理解被认为是对“地方文献”的广义理解,而后一种是狭义的理解。
《中国藏书文化(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藏书家;藏书楼、藏书室;国家藏书与团体藏书;私家藏书;社会文明与藏书;文化情结;专业功力;修身与寄意等。
《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航运竞争情报学》主要介绍国际航运业竞争情报的原则和方法。其基本的逻辑体系是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并根据航运竞争特点建立航运情报学系统。章介绍情报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内容,由此导出情报理论和方法适用于航运业的基本观点;第二章介绍航运情报体系的基本架构,从航运竞争对情报的需求出发,引出应用情报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内容;第三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绍情报活动基本环节在航运竞争中的应用,其中第三章介绍独特的航运情报源,作为航运情报活动的起始点和基础工作;第四章介绍航运情报搜集工作,着重介绍人际情报、文献情报和网络情报的搜集;第五章介绍航运情报的整理、鉴别和筛选等基础工作;第六章对航运情报作了分析,主要讨论航运竞争现状、趋势和策略;第七章介绍航运情报传递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些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习近平同志围绕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网络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9个专题,共计285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3年3月4日至2020年11月23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
《校雠学》是向宗鲁先生古文献学研究的代表著作。此书分为十二篇:正名、原始、宗郑、评杜、明颜、申陆、议孔、择本上、择本中、择本下、取材、杂述。全书系统论述了古典文献学中校勘学的由来、历史、方法、得失等内容,是从事古文献学研究的著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便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此,近些年各个图书馆都在利用一切条件对馆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以满足读者在新形势下的不同需求。 全套教程包括了图书馆的所有日常工作,从图书的采访、编目到流通、阅览,从读者服务到信息服务,从印刷资源到电子资源,从数据库建设到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从参考咨询服务到竞争情报服务,等等。该教程不仅可以作为各类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图书馆馆员工作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精选了100例在近三十年来对美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专利。本书以简单通俗的方式对每一例专利从法律、科技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具体的介绍。所选取的专利分为23个学科,包括了从高科技到日常生活、从卫星通信到生物制药、从军事技术到体育用品、从软件开发到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试图说明专利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本书还列举了美国历史上“首先”发明的50个专利作为知识性的参考。书后附带的光盘中有这150个专利的原文供读者参考。 本书定位于知识性的通俗读物,力求使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生们以及其他的读者对美国近年来的科技、经济发展历程以及专利在其中的影响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对专业科技工作者来说,本书也可以作为其获得对其他行业初步了解的工具。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书激发起读者们对创新开发的热情
《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部分主要探讨文献学理论,回顾20世纪文献学的发展历程,对历史文献学理论中的若干问题略抒己见。第二部分重点总结张舜徽先生的罔学成就和贡献,并探讨其治学观和治学方法。第三部分是对《三国志》等典籍的文献学研究,对史学理论和出土文献考证也有所涉及。第四部分收录了若干种古籍校点、注详的前言,对所整理占籍的内容和价值有较深入的论述。
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本书包括轻工信息检索概论,我国的检索工具体系,美国工程索引,轻工专业文献检索工具,轻工业常用的特种文献检索,轻工业常用的参考工具书等内容。 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出版的《轻工文献检索与利用》(修订版)。在此版的框架上,我们重新加以编写,大幅度压缩了传统的印刷型手工检索部分在全书中的比例,增加了光盘数据库检索和网上资源查询,并开辟了专章介绍轻工业经济信息检索,力图反映信息检索从手工到联机、光盘直至因特网的进程,使本书兼具时代性和实用性,教会学生使用新的信息检索手段与方法,善于从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提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本书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介绍专利基础知识和专利情报收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专利情报分析和专利战略制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全书包括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情报与专利情报分析、专利战略与专利情报分析、专利情报源、专利情报检索、专利情报分析方法、专利战略的制定、案例分析等内容。 本书首次将专利知识、专利情报分析和专利战略整合在一起系统论述,使本书的重点内容——专利情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可作为从事专利情报分析的高等院校师生教学用书和企业界人士的参考书。
文献采访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图书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黄宗忠主编,全国部分文献采访人员参加的,经过4年多时间编著的《文献采访学》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采访工作和文献采访学,概括地介绍了古今中外文献采访工作与文献采访学的各家观点与做法。 本书由15章、53节组成,约33万字,内容包括文献采访工作、文献采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课题、方法,中外文献采访思想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文献采访的组织与原则,文献采访信息的收集、研究与利用,各类型图馆文献采访的特点与任务,文献选择的范围、依据,机制与步骤,各类文献的采访,文献的赠送与交换,文献合采访与文献资源共享,文献采访工作自动化,文献资源经费,文献采访中公共关系理论的应用,文献采访工作的评估,21世纪的文献采访人员,网上书店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