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图书馆学专业必修课教材,全面讲解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及图书馆事业宏观发展状况。本书初版于 1985年,第4版是在2008年修订二版基础上的又一次修订,吸收了国内外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修订乃至重写,反映了新技术对图书馆转型的影响。本书除用作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外,还适合作为图书馆员的专业入门读物。
2003年,于良芝教授的《图书馆学导论》,在图书馆学界反响热烈,影响了一大批学人,甚至一书难求。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于良芝教授不断反思和更新课程内容,发现《图书馆学导论》一书中存在一些缺陷,为了纠正其中的错误,回报《图书馆学导论》读者的厚爱与鼓励,力作《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一书。《图书馆情报学概论》是一部为融贯的图书馆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而做的概论性著作。目前,国内概论性教材,多数只针对图书馆学,或只针对情报学,本书为国内针对LIS的基础理论教材。于良芝教授一改《导论》中刻意表现的专著风格,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减少直接引用,极大地改善了内容的易读性。她希望本书不仅仅能带给学生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能辅助相关课程培养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本书所阐释的概念和理论
《图书馆学是什么》是一本优秀的图书馆学入门读物。本书共分十章,在书中列出了十个问题:1.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2.图书馆学到底研究什么以及范围多大?3.学了图书馆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处?4.图书馆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图书馆学的大家和重要思想有哪些?6.图书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7.书籍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8.图书馆的发展和今后的命运是怎样的?9.图书馆员是不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10.未来图书馆学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是什么?全书围绕着这十个问题来讨论。
本书是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韦力先生探访图书馆的游记合集。韦力先生花费十年,走访全国90余家图书馆,其中既有焦山书藏、北堂图书馆等早期藏书楼(图书馆)旧址,也有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著名的公共图书馆,还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著名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资料室、中华书局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等特色藏书机构。他考察建筑、揭示馆藏、介绍史实、评点人物,留存了我国图书馆历史与现状的珍贵史料。 全书依图书馆性质分四编:肇始编、公共编、学校编、辅翼编。本册为学校编,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21家学校图书馆。全书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广大读者寻访图书馆的一份指南。
本书是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韦力先生探访图书馆的游记合集。韦力先生花费十年,走访全国90余家图书馆,其中既有焦山书藏、北堂图书馆等早期藏书楼(图书馆)旧址,也有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著名的公共图书馆,还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著名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资料室、中华书局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等特色藏书机构。他考察建筑、揭示馆藏、介绍史实、评点人物,留存了我国图书馆历史与现状的珍贵史料。 全书依图书馆性质分四编:肇始编、公共编、学校编、辅翼编。本册为肇始编,包括灵隐书藏、焦山书藏、丰湖书藏等24家萌芽期藏书机构。全书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广大读者寻访图书馆的一份指南。
本书是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韦力先生探访图书馆的游记合集。韦力先生花费十年,走访全国90余家图书馆,其中既有焦山书藏、北堂图书馆等早期藏书楼(图书馆)旧址,也有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著名的公共图书馆,还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著名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资料室、中华书局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等特色藏书机构。他考察建筑、揭示馆藏、介绍史实、评点人物,留存了我国图书馆历史与现状的珍贵史料。 全书依图书馆性质分四编:肇始编、公共编、学校编、辅翼编。本册为公共编,包括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21家公共图书馆。全书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广大读者寻访图书馆的一份指南。
本书是 鲜有的系统论述电子档案管理理论、流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专门著作。内容涵盖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形成与收集、电子档案整理与归档、电子档案保管与保护、电子档案利用与开发、电子档案鉴定与销毁、电子档案移交与统计等,并附录《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电子档案管理模型框架》文件。 全书以建立电子档案主体论述为目标,全新定义电子档案管理内涵,全新梳理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全新构建电子档案管理框架;全面引入数据治理、知识管理和智慧建设领域理论实践成果,充分融入电子档案管理 制度规范和 实践;在管理内容上实现了DIKW体系化应用和系统性创新。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于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实际操作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及大专
本书是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韦力先生探访图书馆的游记合集。韦力先生花费十年,走访全国90余家图书馆,其中既有焦山书藏、北堂图书馆等早期藏书楼(图书馆)旧址,也有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著名的公共图书馆,还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著名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资料室、中华书局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等特色藏书机构。他考察建筑、揭示馆藏、介绍史实、评点人物,留存了我国图书馆历史与现状的珍贵史料。 全书依图书馆性质分四编:肇始编、公共编、学校编、辅翼编。本册为辅翼编,包括黄册库、合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资料室等25家藏书机构。全书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广大读者寻访图书馆的一份指南。
为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实践,促进业务交流,编者从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信息素养教育获奖案例中选出39个优秀案例编成本书。本书分为信息素养教育、主题文献推广、阅读分享与空间建设、特色阅读活动、大学生阅读推广等五部分,每部分收录多个案例,并邀请蔡迎春、邓咏秋和李武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本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案例写作水平,对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和信息素养有参考价值。
本书全面讲解高校图书馆工作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涵盖图书馆行业组织以及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探索、阅读推广、空间再造、科研写作等。全书共有九讲。朱强、肖珑、杨新涯、胡小菁、卢振波、黄晨、池晓波、王宇、王波等业内专家担任各讲的主笔。本书以实用性为主要原则,以应知应会、实操技能为主要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馆员培训图书及馆员自我提升的学习材料。
本书旨在帮助图书馆员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并成功投稿。由多位核心期刊主编撰写,内容包括: 写什么 论文选题分析 怎样写 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 如何写得更好 论文语言的逻辑架构、层次设置与提炼方向 如何规范写作 学术论文规范概述 如何提高被录用的几率 投稿指南 书后附 参考文献著录样例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信息汇总表, 配有大量写作案例。适合作为馆员学习材料。
本书从蕞省钱到蕞奇幻的食谱,应有尽有。书中收录的食谱包括:中世纪千层面、红烧麻雀吐司、糖皮兔子、北极果冻、叫花刺猬 阅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人类在过去吃的那些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奇怪、有趣或是恶心,或仅仅只是单纯地让人好奇。 这些食谱皆出自从中世纪到 二战 时期的英国,让读者看到以前的英国人都烹饪些什么神奇的东西。每道食谱都配有迷人的插图及菜肴与食谱作者的时代背景,还可以让我们一窥英国不同时代的社会及经济状况。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介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下篇精选全国优秀的阅读推广案例,包括主题文献推广、阅读比赛、特色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推广、大学生阅读推广五类,每类列出多个案例,并邀请王波、李超平和赵亮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本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案例写作水平,对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有参考价值。
彭斐章先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他既是我国*早的图书馆学校 文华图专的*后一届毕业生,又是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之后图书馆学专修科的首批教师,被沈宝环先生称之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 承前启后 的人物。 他是建国后较早赴苏联留学的图书馆学家,在留学期间参加了*主席等领导人对留学生的接见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获得教育学副博士学位回国。他长期在图书馆学教学与科研*线,创建现代目录学新体系,许多成果成为图书馆学目录学的经典之作。 此书本着客观真实的史学传统,既全面记录彭斐章先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情况,又系统呈现他的生活、家庭和成长经历;既反映彭斐章先生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贡献,体现学术价值;又反映他的修养与个人风范,体现科学家的人生品质。 本书既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图书馆学教育史实,又
在经历数字化浪潮冲击、数字技术变革的影响后,传统纸质书阅读仍是各国民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同时数字阅读与其形成互补并稳定发展趋势;各国阅读推广活动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纳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基金会、其他社会机构多方协作参与,不断促进各国阅读推广活动繁荣发展。本书是对目前数字技术大背景下各国全民阅读情况进行的多方位立体研究,全书由 主报告 和 国别报告 两部分构成。其中, 主报告 概述了国外全民阅读活动现状与经验研究,从各国全民阅读活动现状、各国全民阅读经验特点、国外阅读推广活动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研究。 国别报告 包括日本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德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法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西班牙、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全民阅读工作,从阅读数据调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
本书从近代日本在中国广设图书馆强行输入日本文化、对中国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的损毁掠夺两方面,全面梳理了日本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的过程和状况,仔细探究了其对中华文化的破坏程度和后果,深刻剖析了其以文化侵略佐助军事战争的动机和思想根源。
有这样一个能够自由操纵书架的男人。 少则几十本,多则上万册的书,被他沿着一定的主题摆好之后,书架瞬间就变得熠熠生辉。光是看着书架,都能让人兴奋不已。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绽放开来,让人预感到自己将要萌发出一种新的灵感。从而,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来,把书拿到手上,想要打开看看。只要是站在他摆放的书架前,恐怕大部分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幅允孝,四十三岁,选书咨询师。这个头衔可能很多人还不熟悉。 幅允孝把未知的书送到大家手里,他深信书的力量和不可取代的存在感,只要书能够在人们身边,其蕴藏的智慧和故事,就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信任书籍这个媒体,以营造书和人相逢的环境为生的幅允孝先生,在百货店、咖啡店、企业图书馆,甚至医院,设计了很多引起读者好奇的书架。 这本书以丰富的实例为基础,全面
本书收录全国图书馆界43个优秀的科普阅读推广案例,主要选自*届和第二届科普阅读推广案例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该征集活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涉及:科普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科普阅读推广的目标人群选择,科普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形式和组织,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项目合作等。这些案例采用讲座、展览、馆藏文献推荐、夏令营、科学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各个目标人群的参与。本书有利于厘清思路,激发创意,为各图书馆开展科普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是 广州图书馆学术丛书 之一,是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对自己三十余年公共图书馆职业生涯所做的思考与心得。全书分为 时代、机遇与环境 理念、使命与功能 领导与管理 特殊时刻 四个部分,不仅全方面展示了广州图书馆的这些年来的发展,还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图书馆管理的认识。全书从时代环境着眼,内容囊括公共图书馆的理念、使命、功能、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并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人才建设、馆舍建设、组织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总结并凝练了自己的经验。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行文灵活,语言生动,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专业著作。它不仅能为图书馆人提供实践工作方面的指导,也能为热爱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
本书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基本概念、图书馆文献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等方面,对图书馆服务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力求从整体上反映图书馆服务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历经的变革,为加强图书馆服务的研究与建设提出建议,为图书馆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李嘉编*的《国外中国研究*作选目提要(2013)》承接《国外中国研究*作选目提要 2012》,搜集整理了2013年出版的国外中国研究*作目录,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撰写提要。 本书收录的*作依然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作为主,共收录提要149篇,包括英、日、法三个语种的*作;书目1170条,涵盖英、日、法、韩、俄、意六个语种。
本书聚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从基础性理论和方法体系两部分,创见性地构建起多维度的阅读推广方法框架,提出了优化设计思路。这种理论探索及方法总结,对当下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支持及实践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