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制度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检索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建立对外观设计专利检索的初步认识;第三章到第七章分别介绍中国(含香港和台湾地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外观设计专利文献检索途径和检索技巧;第八章用具体案例分别在各国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演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针对的世界主要国家的数据文献以及各种检索途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文献量的递增和各检索途径的更新,可能的检索策略和途径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在互联网检索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库存在更新管理的需要,有些网站在进行不同语言检索过程中,会造成检索操作不成功,此时只能用该国的语言界面进行检索,但同一国家和地区的检索界面排列相同,只是语言不同
姚名达撰。采辑丰富史料,用分类、归纳及比较方法系统评述古代至抗战前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体例别具一格,不以时代为纲。分10篇:叙论、溯源、分类、体质、校雠、史志、宗教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结论。颇有理论创见,如提倡主题目录、主张精撰解题、希望统一全国目录学方法等。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收入中国文化史丛书)。
自从中美科技战出现,我国对自主创新原创科技的需求更为紧迫,中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过去的跟随和拿来,真正变为自主的领跑,这不仅对科技界,而且对科技领域的决策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书主编和作者群多年来跟踪研究境外有关机构,具有扎实的基础,对如何理解科技智库也有独特的想法。本书虽然主要提供国外科技智库的研究分析,它对我国建设高端智库,尤其是支持科技决策的高端智库必然起到参考和帮助的作用。本书选取的案例中,既有民间的科技智库,也政府的;既有隶属于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其优势的科技智库,也 有形式为国际论坛而聚焦于政府科技和产业决策支持的科技智库,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
本手册详细完整地介绍了古村落保护及信息采集的意义、历史,由此总结出一套兼顾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体系的古村落调查与信息采集的标准方法与标准化信息采集归档形式。并以此与大数据构架下的云服务平台相对接,达到开放式地采集与大众服务的目的。
为进一步建设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顺应信息资源管理学发展态势,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将创办《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辑刊。本刊由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主办,拟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每年两辑,创刊号于2024年12月出版。本刊定位于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办刊宗旨,寻求科学前膽与工作探索并重,专业学术与实践操作并举的内容特色,并力求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工作单位、教学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一线的专业实践工作者重要的专业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壮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文献学概要(修订本)》内容有:四部要籍之精校精注本;版本鉴定;明确撰写年代;历代私家藏书之兴替;周秦私家藏书概况;汉魏晋南北朝的私人藏书;造纸术的发明;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卷子等等。
本书在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开展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试图厘清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梳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实现路径,选择8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做了实证研究,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对推动当前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是温度与智性的结集,是一代图书馆人在1980年代开始至今所思所做的立体呈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图书情报事业进程。作者在本书中讨论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回顾了其在馆藏征集、研究,以及公众服务方面作出的努力,还包括了对著作权、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思考,阐述了图书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在 推动档案服务社会的试点工作,得到各有关省、区、市的大力支持和相关试点地区的积 响应,取得显著成绩。本书收入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地区及试点推广地区典型案例。包括档案治理效能 案例、档案资源建设 案例、档案利用服务 案例、档案安全保障 案例等,通过这些案例,反映档案服务基层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以及各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省级有关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百科全书式博物馆是保存时代印记、 让参观者获得艺术熏陶的文化机构, 还是政治与权力语言的遮羞布? 作者詹姆斯·库诺从博物馆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博物馆所象征的国家话语权争论、博物馆与世界主义间的关联以及博物馆是否带有帝国主义色彩这四大角度出发,将百科全书式博物馆的丰富意涵作了多样解读,并主张“文化没有政治的边界,文化永远都是动态、混合的,产生于不同人群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不同展品是如何在时光的河流中游荡并汇集于一地,会看到观赏者经由博物馆的引导能获得怎样的个体体验,会看到不同流派学者的思辨火花,也会看到百科全书式博物馆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之所以存在并发展背后的政治与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