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 《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歷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
石涛专著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共十八章,阐述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 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 借古以开今 ,反对 泥古不化 。这些绘画思想对近代有重大影响。
《博雅经典:古玉辨》属于民国时期古玉研究中的 传统派 ,其在对历史文献的考释、玉器的分类定名准则、对中国玉文化内涵的阐述等方面,继承了传统古玉学研究体系,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书中也有局限之处,因其沿用旧考释方法诠释古玉,所探讨的内容,如玉的出产、释名、用途、相关制度、色沁、辨伪等内容,均依据文献记载和时代传承的定说,缺乏科学的实证方法,因而难免会有臆断的成分和谬误。如刘大同在书中虽然多次谈论了伪造古玉及鉴定的方法,然而记录均较简略,他本人并没有亲身实践过,应也是从其他书本传抄下来或耳濡目染传听而来。又如对玉器的特性、质地方面的描述,亦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经验之谈,用今日的考古学眼光来看,其中有不少错误和纰漏,这在文中会一一评析。然而,瑕不掩瑜,这些观点的偏失代表了20世纪
《乐章集(套装上下册)》中慢词居十之七八,且词调多为独创的 新声 ,可以说,柳永发展了词的体制,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体现。在内容上,柳永词作多抒羁行役之情,多描写歌妓生活,亦有对当时社会的繁盛的体。《乐章集(套装上下册)》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韵律谐婉,在当时及后世都广泛流传。
中国年画较早以唐代新年时画 神荼、郁垒 于门户的形式出现,宋明时期逐渐于民间流行并形成规模,年画的题材和种类日臻多样,清代达到鼎盛。年画属民间美术范畴,民众把熟知和喜爱的历史佳话、传奇小说、遗闻轶事和新闻时事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年画呈现,创作者多是民间画工与匠人,其流传形式也与春节民俗密切相关。新春佳节前,百姓带着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制作、张贴年画,祈福迎祥。这些题材多样的传统年画,不仅反映了民间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观念,更随着春节风俗的演变,形成了春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国多数地方依然保留着张贴年画的习俗,年画也成为民间美术、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书特点如下: 一、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 二、本集成不是一般意义的画集,不是书斋中材料的蒐集与编辑,它是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木版年画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普查成果。 三、此次普查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的全记录;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而且将所有产地囊括其中,一网打尽,不留死角。此种普查在历史上应属首次,也是终结性的。 四、大量的手的发现性的素材和严格的学术整理,是本集成重要的价值。
本作品对古代碑帖的形制和流变、碑帖的传拓技法、碑帖的装潢与保护、碑帖的艺术价值、碑帖的鉴藏知识、碑帖的经济价值与市场情况等方面做了精到的论述,并提出了不少前人所未发的新见解。该书体例完备,系统性强,内容翔实,图版丰富,是赵海明先生长期对碑帖研究所取得的近期新成果。
《画禅室随笔》的作者为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
《石碣村·闹江州》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片断改编,由两个部分组成。 《石碣村》描写北宋末年,山东济州知府派何涛前往石碣村捉拿在黄泥冈劫走生辰纲的“强盗”。阮氏三兄弟早有准备,将官兵引至湖中芦苇港,将其消灭,与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一同投奔梁山泊而去。 《闹江州》描写山东郓城小吏宋江因杀了人,被发配江州充军。一日,宋江在浔阳楼酒后题写反诗,被黄文炳告密。宋江装疯,戴宗传送假信被识破,二人均被判死刑。梁山好汉化装入城,劫了法场,杀退官军,将宋江、戴宗二人救上粱山。 《石碣村·闹江州》由洛干改编,卜孝怀担任绘者。
《孙家潭艺踪》分上、下两卷。上卷:创作篇.包括“书法篆刻”、“紫砂铭壶”两部分,精选孙家潭书法、篆刻、自书自刻紫砂铭壶等创作作品近170件,由著名评论家张树天作点评或解析.便于读者在观赏作品的同时对作品深入了解,作一点新的尝试;下卷:收藏篇,包括“古印今观”、“文玩清供”和“银锭流霞”三部分。“古印今观”是继孙家潭古印藏品集《大风堂古印举》出版之后,以新人藏再次补充编印,收入历代古玺印百余方。书中同时收录的还有其多年来与当代古印学专家、学者往来信函原件,以及他本人近年来研考古玺印手札共计80余件。“文玩清供”部分以战国带钩、汉代酒器、宋元符牌、明清香炉、花钱、文玩等藏品为主,以图片添加说明文字作相关介绍。“银锭流霞”部分以明清两代遗存银锭实物结合货币发展历史、银锭上抑压的戳记作
由袁枚著的《小仓山房尺牍/艺文丛刊》此书辑录的内容为作者与亲朋等相互往来的书札共三百余封。内容比较有趣,可读性强。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中国艺术百科》是一部综合性艺术类图书,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艺术发展脉络。内客包括书法艺术、给画艺术、文房四宝、家具服饰、钱币紫砂、金银玉器、青铜瓷器、建筑雕塑、传统戏剧、曲艺杀坛、乐器舞蹈和民间工艺。科学可靠,知识丰富,系统性较强,既可供读者查阅,又有一定的可读性。
......
本书系晚清著名人物画家费丹旭、改琦、王素三家所绘《百美图》,与民国初年钱病鹤编《近世一百名家画集》合刊。计收三家所绘百美图各一百幅,每幅图配今人题诗一首及扼要解说。钱编画集共得百家,分为四卷,即清代墨宝、今人杰作、新派妙品、征求遗珠各一卷,每幅画均有作者小传。采用宣纸套色印刷,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亦可供美术爱好者及相关专业工作者参考使用。
《三希堂法帖》编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由清高宗弘历(乾隆帝)敕命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编刻而成,收录了自魏至明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书法名家的书法墨迹精品,分为正续两帖,并均由乾隆作序。其流派绘呈,风格各异,堪称贴中巨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收藏价值,而且为研究者、学习者提供了详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