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本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本书共分为:让人惊诧的汉字、 汉 的汉字、关乎人生的汉字三章内容。 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里,汉字是使用为广泛的文字。可以说,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汉字。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写的《说文解字》是关于介绍汉字故事的专著,书中尽量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人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知识青年等各类人群阅读。
《说文解字》是东汉著名的学者许慎编着的。许慎,字叔重,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万岁里人。大约生于明帝朝,死于桓帝时,活了八十多岁。 许慎撰《说文解字》大约始于永元八年(九六年),成书于永元十二年(一○○年),到安帝建光元年(一二一年)许慎病中,才让他的儿子许冲献给朝廷。其间共历二十二年,可见用力之久,研究之深。 《说文解字注》是我国部完整的系统的以部首分类检字的字典。《说文解字》按文字形体和偏旁结构,把汉字分列540个部首,加以编排,首创了部首分类编排法。把字按部首分类编排,对研究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对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同时部首分类编排法对我国字典发展影响极大。《说文解字》是学习古文字学、汉语词源和古音字学的重要工具书。 许慎《说文解字注》,分十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
《尔雅义训研究》作者积十余年之功,专力于义素分析法,对我国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尔雅》的义训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全稿共分四章,首章在论述《尔雅》在我国典籍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其编制缺点,各注家训释、援引《尔雅》的不足后,指出“义训”研究应重在揭示释词与被释词的意义关系。第二、三章分别从“同训”、“反训”两个角度出发,先界定术语,然后举例逐字解释,在对相关语料作穷尽性搜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字词的意义结构。终章总结前文,揭示“同训”及“反训”的意义本质,申论全文的要点与创获。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杌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经典导读》。该丛书重点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书为《国学经典导读》之《尔雅》分册。
本书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按照其义项特征做了系统归类,参考原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分解。本书力求做到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权威认证的前提下,挖掘富有趣味的汉字知识和历史典故。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汉民族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说文解字》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解字》体例,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后注明读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说文解字》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说文解字》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解字》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解字》的训诂解释更是国人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说文解字》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