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选篇以《梁漱溟全集》为蓝本,从《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经典著作中精选篇目,由梁漱溟家人钦定,诚意特献! 全书分为五辑,从学问、修养、理想和态度等主题入手,瞄准 人生和社会 ,结合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学之路、待人接物之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的态度,试图为当下内耗严重、急需精神重建的年轻人提供一份精神读本和解决方案。 第一辑 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 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 第二辑 思想可开悟 人生可翻新 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 第三辑 多谈谈哲学 多想想办法 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 第四辑 精神有所归 生活有重心 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
一本书暗藏人心、人情、人性,郭德纲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从小茶馆到大剧院,从籍籍无名到名满天下,郭德纲对于中国式成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谋事》是 郭论 系列新篇。郭德纲剖析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古代社会、职场与家庭的权力本质与上位法则,解读中国人拼搏与智慧、为人与处世的精妙之处。讼师也好,律师也罢,你当他们都是在玩儿法律条文啊?不是,人家玩儿的其实是人性。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 子学时代 秦汉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道学 清学 ,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逐本讲解重要国学典籍,内容翔实,使读者获得多角度的国学理解和思考。
本书围绕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劝学等十大核心概念,以作者近九十年人生阅历、六十年潜行研习为基础,秉持亲切生动的文笔、率真幽默的风格、深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解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本书在内容方面绝不故作高深,而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抽丝剥茧,带领我们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准则的源头,学习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开启当代生活的全新天地。这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词解读,一本饱含人生阅历的智慧之书,一剂治愈精神焦虑的处世良方! 在此书里,以天地人为源头,以人的生活为本体,以文化为汹涌奔腾的巨流。生活来自天地大千世界,文化是大千经验、大千学问、大千智慧。 归根结蒂,这是一本努力让文化回到生活的书,让古代与现代尽可能接轨的书,让生活之路受用文化滋养的书,让高大上的人物和传统文
《阅读的艺术》辑录了著名出版人、作家聂震宁的六十余篇关于阅读、书籍乃至出版等方面的随笔、评论和演讲。作者从读者、作者身份而进入出版业,从业数十年,对阅读的价值、出版的意义及前景有着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悟,并以 阅读 为切入点,对整个文化生态有着深入的思考。作者身兼 写书人 与 出书人 ,一以贯之的是一个 读书人 的立场。《阅读的艺术》正是这样一份基于对阅读与文化持久深沉的情感与担当写就的读书之书。 本书包含四个部分,即阅读的哲思、阅读的方法、阅读的随想和阅读的笔记。 阅读的哲思 主要讨论阅读的价值、阅读的目的以及阅读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联; 阅读的方法 是讨论阅读的具体方法,它与阅读的哲思一起构成阅读艺术的整体; 阅读的随想 集中了当下形形色色的阅读生活引发出来的一系列思考。而 阅读的
本书是一部对世界电影史上18部经典电影的哲学、美学和技术的电影解析文集。 这些文字始发于1995年,完成于2024年,跨度近三十年,从上千部观影笔记中筛选出18部。电影是引子,观察的是人世、人生和人性。 书名 知法如电影 取自《无量寿经》中的一句经文,佛教阐释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 无常 ,也因此会有 如露又如电,如梦幻泡影 的偈子。而电影本身,是技术上的定义,是对人体视觉暂留现象的艺术呈现。二者内在的连接,在于 对幻觉的捕捉 。 这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有着来自业内的专业分析:场面调度、蒙太奇、结构逻辑、人物设置、台词、运镜及剪辑;也有着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的思考和辨析;同时因其朴素和深入浅出的行文,而又有着故事性和强烈的共情,引人入胜。
作者寄形于小品,有意延续先秦以来便存在的文学传统。本书即按照撰写的主题,分为 如是吾闻 美与忧虑 时间 空间 等凡十二章。而章下段落如珠错落,篇篇着墨不繁,却微言大义,不失思想性和知识性。 作者长期在人文学科中钻研,通晓德、英、日等多种语言,熟稔古今中外人文经典,故在书中随处可见经典的引援 既有大量的历史文人掌故、禅宗公案,描摹了众多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画像;也有词源考据、翻译推敲,分享了作者的治学心得。此外,本书还融入作者个人的生活观察、教学反省、审美体悟,以及哲学思考。片言只语间,耐人寻味。
本书以草木君十年间的四时变化为脉络,汇集一百多幅精美的摄影照片,藉由自然风物、求学、茶事、问禅、行旅、烹茶、读书、撸猫、家事、风俗、族里等角度,记草木君在杭州求学及后在武夷山山居生活与内心成长经历。有一种沉思而旷达,深沉而灵动,洒脱不羁又有小女儿的细腻与忧愁,更有对山居生活、对人世、对自然的深沉之爱,文字间蕴藉有一个静默无言而独具大美的天地。一个有趣而又有一个老灵魂的年轻人的山居记事,带着淡淡的年轻的寂寞与哀愁。另书中所选的片段式的文字,皆是日常微博所记,常有灵感迸发、奇思妙想、旁逸斜出、笔下生花之句,并记述邻里、村民、游人、历史种种,令这本摄影图文集兼具清和而流动的美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