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品(2013年第2辑)》主要内容包括:悼念萧启庆先生,萧启庆先生追思会侧记,写在《乐章集校注》增订本出版的时候,红花更需绿叶扶——《苏过诗文编年笺注》出版感言等。
本书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全国各年画产地的人士和国内权威学者共同从事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冯骥才先生总其事。《集成》将年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了综合考察与研究,不是把年画孤立地当作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而是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更关注年画与其产地的历史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民俗生活以及文化心理的血缘关系,综合运用了文化学、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对象。《集成》还将年画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不仅关注年画作品本身,而且包括年画的生产、销售与张贴。与此相关,对年画的制作工序、工具材料、销售方式等都有详尽的介绍。同时,对与年画的产、销密切相关的艺人、作坊、画庄(画店)和张贴习俗也有介绍。
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时代。后现代的大潮,颠覆了知识元语话的合法性。在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夹攻下,知识分子死亡了吗?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是否还有可能,又如何可能?在本书中,以中国知识分子研究而闻名学界的许纪霖,将近年来*的思考奉献给有着共同精神关怀的读者们。其中,既有对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也有对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成为本书的特色所在。
费希特的《现时代的根本特点》是一部以分析他那个时代的特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哲学著作,它标志着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这部著作的内容是费希特在柏林于1804年11月至1805年3月做过的十七次演进,他在付印前又增写了一篇简短的前言。在他的听众中真正的哲学家与教授并不多,而绝大部分是政府官员、外国使节和其他行业的人士,或者像《上德意志文汇报》的报导的说,是“一些体面的人物和女士”,费希特的讲话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过分刺激他的听众,他抱着他那发扬理性主义、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信念、以洋溢的热情和感人的言辞,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寄望于他有教养的听众能消除恶贯满盈、麻木不仁的现状,而进入自由、纯粹的精神境界。
收入本书的文章大多是作者在东京的两年中写成的。这两年在东京的生活对于作者是难得的经验。作者当然跨出了过去的生活的界限,远离了似乎始终躁动不宁的北京,有了一种相对悠闲的生活,有了较为宁静地思考的时间。 其实这些思想未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都是面对着具体情境的反应;未必是高蹈永恒的探索,却也是此时此地的坚持。它们是一个批评者面对世界的种种关切、想像、感情的见证。其中的片断的想法只是在世界的大变局中一个渺小的边缘人的微不足道的感慨,它虽然无足轻重,却也不可以轻易抹煞。
本书以人为本,探讨现代都市病的由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各个部分都以新颖有趣的材料和故事为引子,进行严密的叙述。全书生动有趣,诙谐之中又蕴含着严肃的审视,是您了解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成三个部分,部分为“社会的困境”,主要涉及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危机、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就业危机、电脑疾病、网络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第二部分为“被污染的城市”,主要阐述了现代化都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污染(如电磁辐射、噪音、室内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化学污染等)对人类生理及生存带来的危害,许多污染就在您身边,或许您还没有高度重视。第三部分为“人类的家园”,探讨了自然界能否承受人类无限的发展,从而引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才是人类发
八股文消亡了近一个世纪,重头评说,仍有许多难言之处。所谓“难言”,一是如何设立新的标准来看待八股文,本世纪初以来对它的批评自有道理,但若就一种文体在文化与文学方面的存在意义看,如何将历史文化及文学文体的评价统一谐调,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二是八股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陌生,它的文化机制与形式内涵都不易为今人体会,至今已极少有人通晓它的写作手法了。所幸启、张、金三位先生均为博学通才,渊深的国学功底使他们游刃有余。他们对八股文都有自己敏锐独到的看法,评价公允而深刻。他们各自所拥有的对八股文的体验与感悟,尤其为晚辈学人所难以具备。三位先生在文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八股文的来源、流变及体制格式等基本知识,使读者能对八股文有相当全面的了解。文字的通达晓畅、平易明晰,则又是这本书令人读来轻松
钱锺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有“文化昆仑”、“一代鸿儒”之誉。其著作博大精深,融贯古今中外,被视为人类文化中具有经典性的巨著。“钱锺书研究”已成为当代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钱学”方兴未艾。 为全面系统地展现近年来钱学研究的成果,亦为今后的钱学研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决定编辑出版《钱锺书研究丛书》。 《钱锺书研究丛书》是一个开放的天地,它以容百家之言、促学术交流为已任,以反映钱学研究的*成果和总体面貌、推动钱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目的。它是所有钱学研究者的园地。 本书为《钱锺书研究丛书》中的一册,作者试图通过揭示钱钟书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的复杂心态,来对钱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作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