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草木君十年间的四时变化为脉络,汇集一百多幅精美的摄影照片,藉由自然风物、求学、茶事、问禅、行旅、烹茶、读书、撸猫、家事、风俗、族里等角度,记草木君在杭州求学及后在武夷山山居生活与内心成长经历。有一种沉思而旷达,深沉而灵动,洒脱不羁又有小女儿的细腻与忧愁,更有对山居生活、对人世、对自然的深沉之爱,文字间蕴藉有一个静默无言而独具大美的天地。一个有趣而又有一个老灵魂的年轻人的山居记事,带着淡淡的年轻的寂寞与哀愁。另书中所选的片段式的文字,皆是日常微博所记,常有灵感迸发、奇思妙想、旁逸斜出、笔下生花之句,并记述邻里、村民、游人、历史种种,令这本摄影图文集兼具清和而流动的美学气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非遗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而在非遗的研究和传承中,术语的整理和标准化也变得愈发重要。本书旨在探讨非遗术语的整理和标准化方法,并在实践中探索其应用,为非遗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计15个章节。其中,第一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非遗双语术语库的建设过程和注意事项,第六至第十一章主要基于语料库探讨了非遗的外宣翻译策略和术语库的应用;第十二至第十五章主要呈现了双语术语库的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及应用场景。
宗泽(1060年1月20日 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元祐六年(1091)进士。元祐八年(1093)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政和五年(1115),升登州通判。宣和元年(1119),因事被贬提举鸿庆宫,遂上表引退。靖康元年(1126),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宗泽为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后,积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不久,受封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击退来犯的金兵。同年11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钦宗任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宗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十三战皆胜。 建炎元年(1127)六月,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
这本小书,重点是讲兵法中的哲学:一是兵法本身,二是兵法中的思想。为此,我在书中加进了有关的军事知识,还有思想史的讨论,内容比以前丰富,结构比以前清晰,讲法也轻松愉快。希望读者喜欢它。 这是一本在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讨论《孙子兵法》的书。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凭借20余年积累的古文献和历史文化知识,在讲解《孙子》各篇时,插入大量的背景知识,涉及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诸多方面,令人目不暇接,为我们理解这一经典文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子兵法》在兵法类的作品中出现最早,但其闳阔深远,却迄无者。此书真可谓集运用之妙的大成。在以往所有的军事思想家中,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与之相比,但就连他,也比孙子要“过时”,显然有点古老陈旧,尽管他著书立说,比孙子晩了两千多年。孙子有更清晰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