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国古老重要的道德伦理规范,《孝经传说图解》是清代学人所作的关于『孝』的图文并茂、影响较大的文献。原书共四卷,记叙了二百篇孝行故事,故事分别摘录自《史记》、《南史》、《隋书》等正史及《合壁事类》、《百孝图》、《续宏简录》、《钱塘县志》等典籍;书中版图二百幅,刊刻精美,颇有明末徽派版画的风貌,为清中期版画精品。《孝经传说图解(点校本)》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展示历代孝行的场景,以便读者按图索解,该书初刊行于嘉庆十六年,后同治年间有翻刻。 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中国书店特以清嘉庆十六年版为底本,出版竖排简体点校本,着意凸显原作的图像之美、刻印之美,保留原书的墨香之气、书卷之气;同时对原作文字重新点校,并对内容进行校勘修正。诚望《孝经传说图解(点校本)》的出版可使更多读者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南宋以来被尊为“儒家十三经”之一。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并首次将孝亲和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延仲。在此基础上,以忠为主题的《忠经》应运而生,忠、孝思想开始成为儒家学说的要内涵和范畴,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极广,影响甚巨。本书对集中反映、宣传、倡导忠、孝观念的两部经典加以整理、注解、白话翻译,供广大读者鉴赏。《忠经》,全书共分18章,是一部完全仿照《孝经》体例而作的儒家经典。《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被尊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深。《忠经》、《孝经》分别对忠、孝的含义、标准、目的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并分章对封建社会各主要阶层应履行的忠道和孝道一一进行了阐述。两书极力渲染忠、孝的重要性,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