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作者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家训”在传承文化、良好家风、品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解读曾国藩家
中国龙是一种神奇的巨兽,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新春和肥沃多产。本书深入分析了龙图腾的内涵,寻出中国精神之根:“龙之根”是远古的图腾,是历史的脚印,是双重神性的民族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基石;“龙之魂”是的宇宙情怀,是生命模式,是兼容并包的道德哲学;“龙之韵”是动静虚徐的审美,是磅礴威严的气势,是俊美飘逸的艺术;“龙之梦”是创世的巨力,是无敌的睿智,是众人追寻的德泽福祉;“龙之兴”是中华雄风的振起,是上善若水的大爱,是恢宏的气度和高贵的自尊。
《百善孝为先》将传统孝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针对孝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通过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百善孝为先”的含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孝心”永远不应该被人们淡化。因为这不仅仅是天性使然,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让我们大家都先从孝敬父母长辈开始,学会助人和奉献,学会做人和处世。
《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对中华人文文化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等。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人的精神》(贰)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该书包括两部分:《尊王篇》和《中国牛津运动故事》。 《尊王篇》是辜鸿铭在1900年所撰各种论文的结集。据辜氏的同僚好友赵凤昌记述:《尊王篇》出版时,极好,“各国竞购读之”。罗振玉亦说:“欧人争传诵,当时为之纸贵”。20世纪初,辜鸿铭先生因《尊王篇》一书在世人以上中的声望,尤其是在西方社会的影响而言,都远远超过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甚至严复等人。有人说,近代西方世界之真正认识中国,就是从辜鸿铭开始的,而他们之真正认识辜鸿铭,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中国牛津故事》是为纪念张之洞而作,1910年首次在上海出版。书中他将张之洞比作英国19世纪的红衣主教纽曼,把张之洞所领导的维护中国纲常名教的清流运动和纽曼在英格兰教会攻击自由主义的
井藤昌志、山本教行、坂本工、大谷哲也…… 日本民艺家亲自传授200件器物“选择”和“使用”之关窍 日本民艺家公开家庭食谱,带你亲历创作者的家庭故事和生活趣味 200件器物“选择、使用”窍门集 “选择器物,就是选择一段生活。” 白色器物、彩色器物、纹饰器物、染付器物……各有适用的场合与搭配特点,如何发掘出它们的本能?作为创作者,民艺家们爱用的器物是什么,他们又践行着怎样的创造准则? 《器物帖》图文并茂解说不同器物选用窍门与别出心裁的使用方法,与你分享创作者的生活趣味。你发掘物与器的融合之道,在器物使用中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
《朱子家训》稿给我的感触是,图文并茂,简明通俗,注解透彻,精义了然,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普及性佳作,很值得推介。彦寿先生乃当下福建朱子文化研究领域一位学养丰沛、成就斐然、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每有著述出版,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我印象至深的是八年前,彦寿先生时任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编撰了多达200万字的《朱子文化大典》,用现代视角阐释朱子理学思想体系,尤为重视正本清源;其富有创意的学术探索,辨析唯实且极有见地,受到学界频频点赞。近年来,彦寿先生出任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在朱子文化普及方面拓展了一片革故用今、融合生活与现代表达的鼎新格局,《家训注解》的别开生面即是实证。彦寿先生做学问“穷理”“居敬”,可谓以“朱子精神”研习朱子文化,令我感佩。向他讨教,获
《创意折纸大本营——基础入门》由基础篇、演练篇和鉴赏篇三部分组成。基础篇主要介绍折纸要领、折纸器材、图形符号识别、常用技法和基本形折法等基础知识,是折纸初学者必需掌握的入门内容。演练篇是本书的重点部分,精选了88种传统和现代经典折纸作品,按饰盒类、花草类、动物类、图形类和其他类五个大类直观详实演示,每件作品都标注了等级标准和用材提示。鉴赏篇则为折纸爱好者展示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趣味折纸坊”师生原创作品。 《创意折纸大本营——基础入门》书中1300多幅图片由作者采用实景拍摄,图、符、文三者有机结合。将折纸过程予以形象化和直观性表达,简单明了,易学好懂。《创意折纸大本营——基础入门》适用于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折纸兴趣社团活动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折纸爱好者自学的初级读物。
相传为元代郭居敬所编《二十四孝图》,集虞舜以下二十四个孝亲故事,绘成图册,训教蒙童。不过,这部编于六七百年前的《二十四孝图》,由于历史久远,其中一些属于“愚孝”和迷信内容,应该被时代淘汰。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尊老、敬老和赡养老人的美德,借鉴民间喜闻乐见的图画形式,我们选取从先秦到清末的二十四个孝亲故事,编绘成《新编二十四孝图》。这些故事,大都见于历史记载,也采用少量脍炙人口的传说。我们采录这些孝亲故事的时候,尽量保持故事的历史原貌。把这些孝亲故事绘成二十四幅图画,每图附有简短文字解说和点评。本书由山东省老年学会孝文化专业委员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