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之路大典”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到2016年重要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先贤名师论文选编。全书文字约35万(不含图片),图片约220幅。 杨奇瑞主编的《国美之路大典(雕塑与公共艺术卷雕塑中国开渠)(精)》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卷的第一册,全书分为五个篇章,详细记录了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从初建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壮大的许多历史节点的重要事件,全书以雕塑系名师李金发、刘开渠等历史文献和作品图片等勾连起这段辉煌的教育史。书中许多珍贵图像资料为首次面世,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近代美术史料读本。
晚明的版画书籍与出版文化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借助风格学和图像学的分析,以及社会学、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对晚明时期的版画、书籍和商业印刷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以版画印本的生产为联结点,观察出版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和演变。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谓的“版画的黄金时代”表象之后,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徽州风格”为主体的书坊逐渐摆脱掉逐利而印的出版目的,并向士人审美和文化时尚靠拢,而这也间接反映出明代后期商业及社会文化上的深刻改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徽州风格的形成与扩散。二、版刻与绘画的互动。三、复制传播的图像和寄托个人意图的“版画作品”。四、图像的审美趣味与晚明的城市文化。五、晚明的刻书体系与出版流程。
本书以中国古代版画史中的高峰之作《会真图》(科隆藏闵齐刻本《西厢记》彩色套印版画,现为孤本)为研究对象,希望在文献与图像的映照中建立起此套作品与历史、文学或其它艺术作品之间的广泛联系,从而更全面地说明其中的图像含义与创作意图,进而开拓今人对晚明版画的欣赏眼光。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由张显飞著
《版画的宽度:版画本体语言的兼容性研究》由陈鸣鸣著
晚明的版画书籍与出版文化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借助风格学和图像学的分析,以及社会学、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对晚明时期的版画、书籍和商业印刷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以版画印本的生产为联结点,观察出版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和演变。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谓的“版画的黄金时代”表象之后,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徽州风格”为主体的书坊逐渐摆脱掉逐利而印的出版目的,并向士人审美和文化时尚靠拢,而这也间接反映出明代后期商业及社会文化上的深刻改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徽州风格的形成与扩散。二、版刻与绘画的互动。三、复制传播的图像和寄托个人意图的“版画作品”。四、图像的审美趣味与晚明的城市文化。五、晚明的刻书体系与出版流程。
本书稿为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之一。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文殊山石窟的100多个窟龛。每个窟龛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编号、位置、时代等与壁画相对应的内容。图版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每个窟龛的总体布局、各个壁画的整体、每身造像的全貌及细部特征、壁画的全景画面及局部画面等。
本书是杭州飞来峰现存摩崖石刻近期新的系统性、集理性成果。杭州飞来峰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其全山330余处造像记及摩崖题刻,如唐源少良等题名、唐卢元辅诗刻、宋贾似道等龙泓洞题名、元永福大师造像记等,前后历经千年,是江南一带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区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编者用近 5年的时间对飞来峰摩崖题刻进行深入调查,以近400张图片,全面反映了飞来峰摩崖的整体面貌,并在此基础对石刻文字进行了释读,对其内容、涉及人物生平、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综合研究,是目前为止对飞来峰摩崖石刻最全面的记录。
本书介绍了综合版画艺术。相对于传统版画艺术,综合版画更加自由开放和多元,从物料基础、形态建构、语言表达到创作方法论及评价体系,表现出一种新的生成。它是对传统版画的延续与发展,并非是结构性的否定或逃逸,而是一种增值,呈现出一种发散模态。可以说综合版画与现当代艺术的出现与发展基本同步并理念交错融通,或可说其是一种“现代的”版画语言,对传统版画艺术的形式、内容、语言、功能及理念提出了新的解读与现时代的方案,使综合版画成为更加具有实验性的﹑承载现时代人类状况与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
本书为同名展度图录,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百余人,予理出。2212月8,"后印例—第三届C从国际版画三年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展览展示了国内134位艺术家的235件作品。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既向传统术刻版画创作致数,也表现出国际杰出艺术家们在当今"后印刷"时代对新画艺术的思考与实践。本书全方位呈现中西方指画艺术过去"作为技术的印刷"到今天"作为艺术的印刷"的发展历程,书前则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两张两赵(漾兮、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版块,书后展示了"艺术家书"版块,即由艺术家创作的图书。
本书共分两卷,分别收录《俟堂专文杂集》中的砖文拓本和除此以外的砖文拓本。《俟堂专文杂集》由鲁迅于1924年编就,共收砖文拓本173种,此次重新制图出版,并恢复1960年文物出版社版删去的周作人印章。此外鲁迅藏其他砖文以东汉刑徒砖拓本为大宗,这些拓本皆为陶斋所藏,鲁迅多次从琉璃厂搜购而得,加上其他杂砖拓片共300余种,此次集结为另一卷。本书一函两册,一个定价,一个版权,不分册销售。
《雕塑续问》系宋伟光教授的雕塑美学论文集,收录作者近年来的相关文论50篇。本书对于中国美术史尤其是雕塑目前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持续的追问和探讨。对于中国雕塑的发展问题,作者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和阐释,揭示了中国雕塑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本书以动态雕塑为研究对象,以深入动态雕塑的具体认知为目的,在前述基础上,梳理动态雕塑基本分类、作品案例等,研究影响动态雕塑创作实践的关联因素、指导方法策略等。动态雕塑在发展中展示出复杂的多面性,对其分类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了解它的不同侧面,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每个类型下展现出的特征也并不是非此即彼地对立,这些特点相互交叉覆盖,共同组成动态雕塑的独特面貌。中国动态雕塑发展具有跨越式的特点,其重要表现之一是以点带面,以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推动学科建设,并在社会行业中,也产生自发实践。
本书为国内版画界泰斗俞启慧先生的著作,主要内容为介绍拓印这种版画技法在当今融汇世界版画优秀成果后新的应用与拓展,同时传达作者长期从事版画教学和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全书从“拓印”的概念出发,梳理中国传统“拓印术”(蝉蜕术)的发展流变历程,介绍中国传统“拓印术”的工具材料、艺术技法及艺术代表画像石与画像砖。深度阐释现代拓印版画如何从传统中演变而来,现今的拓印版画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艺术技法与以往有何不同。全书图文并茂,技法步骤详细,版画技艺深入浅出。
书业海报与其他门类的海报一样,都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主办,上海联合书业会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协办的“好看书海报——上海优秀书业海报评选”活动,于2018年创办,2021年为第四届。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活动从2021年5月开始启动,从征集到评选历时6个多月的时间,共有超过50家书店、出版社、图书馆的668幅/组书业海报参评,最终有246幅/组获奖。同时联合香港三联书店举办了设计师交流沙龙活动,甄选了48幅香港优秀书业海报选入今年的作品集。本书能为书业海报的设计提供很好的范例,极具参考价值。
在现代版画创作中一些艺术家利用图像进行各种实践,摄影图像成为画面的主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和技法,都具有共同的点就是从摄影图像为出发点来创作新的视觉图像。作为艺术这种方法试图使图像介质可见,让图像可触可感、具有温度,也让版画通过图像的融入更具可读性。本书分为:照相与版画、数字技术与版画、设备与媒介、凹版制作、当代照相版版画艺术家的实践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照相铜版画艺术,并从版画家的艺术实践入手,以个案的形式解析不同的技法。
刘运峰校订的《死魂灵百图(精)/鲁迅编辑版画丛刊》是《死魂灵》的精装版,《死魂灵》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很好。本书收录了《死魂灵》一书中的俄国木刻版画作品103幅,另卷首广告画1幅,卷末附棱可罗夫画的图12幅,共116幅。
本书通过在艺术史学家和从事艺术史研究以外工作并有着独特见解的个人之间建立起对话机制的形式,试图对触摸和雕塑之间关系的讨论引入一种新的元素。这样的结合引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方式,论文的主题从史前的小雕像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从关于触摸生理学的前现代性观点到博物馆环境的触觉方面的交流,以及从最近哲学领域关于触摸的现象学解释到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发现。在这个主题上,这是第一次范围如此广阔的研究,以及为未来此领域的研究和合作设立议程的尝试。
本书共分两卷,分别收录《俟堂专文杂集》中的砖文拓本和除此以外的砖文拓本。《俟堂专文杂集》由鲁迅于1924年编就,共收砖文拓本173种,此次重新制图出版,并恢复1960年文物出版社版删去的周作人印章。此外鲁迅藏其他砖文以东汉刑徒砖拓本为大宗,这些拓本皆为陶斋所藏,鲁迅多次从琉璃厂搜购而得,加上其他杂砖拓片共300余种,此次集结为另一卷。本书一函两册,一个定价,一个版权,不分册销售。
本书主要内容为全国十所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基础教学中的素描画稿,包括学生作品、教师随堂示范等内容,重点叙述了素描教学中的绘画性素描教学的目的、内容、任务和表现技法,表现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科特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中国各大美院名家素描作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重中之重,其中蕴含了各种艺术形态的基本要素。本书作为基础素描作品集,可作为雕塑专业教学指导性图书,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素描训练中寻找到个性化独特的艺术语言。
本书是敦煌历代圆光复原图集。圆光是敦煌图案的集中、综合表现形态,是敦煌图案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书汇集了从南北朝到元代各个历史时期敦煌图案中圆光的代表作,有完整图案,也有局部放大,有专业的图版说明,对从事工艺美术、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工具书的作用。
《壁画》主要介绍了壁画释义、壁画的历史沿革、现代壁画的基本属性、壁画的职能与功用、壁画的材质类型等九章内容。壁画不但是以墙面为主要载体的视觉作品,而且是超越自然物象的艺术形式和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视觉艺术形式,壁画由于具有巨大的尺幅体量,从构思到完成装置于壁面,相应的需要较长的周期,有时也离不开群策群力的协调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