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 安溪的风土志。 作者回溯三百年时光,与历史对话,从安溪这 不可复制 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探寻铁观音这一伟大植物发源于安溪山岩之上的因缘际会。跟随作者走遍安溪的山川丘壑、村落茶田,我们会发现正是这茶乡大地的山、水、人、情,别样的风土,孕育了安溪铁观音的 观音韵 与 非常意 。 端起一杯醇香的安溪铁观音,我们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天然的 圣妙香 ,其中还蕴涵着安溪人对天地人伦的敬畏崇仰之心、安溪大地深厚质朴的风土气息,流动着安溪铁观音与安溪茶乡、与广袤世界间的动人传奇。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 字。 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盎然。
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方式便是毁灭它。 想象一下烟花,特别是蔡国强那些爆炸艺术。当你目瞪口呆地看着它们在半空绽放的同时,可曾意会得到那是一个消失中的艺术?我们总是把毁灭与创造视为相反的过桯,又总是把艺术和创造联系起来,觉得艺术不是毁掉什么,而是在创造一些东西。可爆炸难道不是一种的毁坏吗?烟花难道不就是一连串的破坏与消亡吗?我们欣赏烟花,其实就是在欣赏损毁的壮美。 同样的,饮食也是如此。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 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
本书是一本文笔优美、意韵绵长的当代散文集。本散文集以茶为载体,以茶作为依托,来写对茶的喜爱,对茶人的描摹,对茶禅的体会,由实至虚,数十篇短文汇成了一条长河。三个专辑分别展现了:一茶有一机缘,造化下茶境幽深美妙;一茶品一人世界,彰显个人生命的悲欢离合;到第三步,则品茶谈修心,杯水中见了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