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社《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中的一种。陵,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是帝王坟墓的专称。寝,是对古代帝王陵园建筑的特定称呼,兴于秦,行于汉。陵寝制度肇始于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推崇皇权至上,维护森严等级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和丰富的插图,围绕帝陵选址、帝陵名号、帝陵格局、帝陵形态、帝陵建筑、陪葬制度、帝王入葬、祭奠仪式等方面做生动形象的介绍,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朝封建帝王丧葬制度、规模、形态的变化,并从这个角度反映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和古代 事死如事生 社会文化观念。
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系列重磅作品之《傅佩荣讲庄子》。 老子开创道家思想后,庄子将之发扬光大, 他生于战国时代中期,其思想讲求顺应时代变化,随遇而安, 让自己免于外在的干扰和伤害。司马迁称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 ,可见其博学多闻,聪慧异常,对各方书籍多所涉猎,以故事阐述精妙的人生哲理。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探究庄子的人生哲学与丰富的寓言。强调外化而内不化。内心与道同在,就可以与他逍遥而游。
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系列重磅作品之《傅佩荣讲孟子》。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建构了完整的儒家体系。孟子身处七国争雄、众说纷纭之乱世,肩负木铎的使命。周游列国,与各国君主对谈仁政理想,思虑精微,辩才无碍。主张人性向善,犹如水向下流,从人基本的心之四端来开展。用各种寓言、格言、比喻说明人的生命有其价值,要培养浩然之气。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探究孟子的政治理想与人生价值。期望藉由儒家思想的引导,使这一生过得充实,慢慢走向完美。
本书尝试融会传统经学、现代儒学、礼制史以及文献学,立足于文本诠释,还原先秦儒学中关于礼的哲学建构,从经学、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古礼制流变做出新的解释。
本书是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通识教育教材,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作者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博士,行文既考虑到高职学生的需要,面广、浅显,又有自己独到的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探索,引人入胜又切合
《国学集刊》(第1辑)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收录梁漱溟、张岱年、胡厚宣、李泽厚、牟宗三、汤一介等一批名家旧文,共19篇文章,主要涉及中国哲学包括儒佛道等问题,如张岱年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梁漱溟的《儒佛异同论》等;古代文化、卜辞等问题,如冯天瑜的《中国古代文化类型》、胡厚宣的《殷卜辞中所见四方受年与五方受年考》等,以及庄子美学、竹简考释等文章,如李泽厚的《庄子美学札记》,并分海外专题探讨如何重建中国哲学,附有对梁漱溟和冯友兰的采访。本书内容扎实,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既是国学内容的精粹汇集,又展现了国学大师们严谨的治学风貌。
马一浮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精研儒佛道、打通文史哲,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一位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本书着重介绍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学术活动及个人生平,将其儒学思想定位在 六艺论统摄下的现代 新经学 ,系人物传记与个人学案的融汇和升华,既能全面理解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又能纵览其全幅生命。
本书除绪论外,下设三个主题儒家思想智慧、道家思想智慧和佛教思想智慧。教材编写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国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引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身体力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中国文化的研究方法,一种是面上的铺叙,一种是专题的挖掘,一种是焦点的透视,各有所长。相比较而言,作为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第三种方式是相对合理的研究方式,在有代表性的专题中凸显整体文化的信息,以达到对于中国文化整体的一种把握。何平立教授的《天命、仪礼与秩序演绎——中国文化史要论》一书整体上是属于第三种类型的中国文化研究著作。 该书虽然也是抓住重点的有代表性文化要素进行分析,但其历时性的发散性地阐述和分析是显著特点,重视起源性,辩证的合逻辑的展开更是该书出彩的地方。
制度是人类文化的定型形态。中国古代制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书以简明、精炼的文字,辅以图片,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皇帝制度、政府机构设置、官吏管理、行政监察、赋税、军事、教育、婚姻、礼仪等制度规范的历史沿革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与内涵,反映中国古代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本书为《中国礼制史》第四部,凡四章:章“隋朝礼仪”,第二章“唐礼”,第三章“五代十国礼仪”,第四章“馀论”(随唐五代时期所谓蛮夷礼与二氏礼)。 本书对与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关的传统文献(包括文人别集)以及文物考古资料(譬如石刻墓志、敦煌遗书)作为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礼制礼俗角度认识当时的思想政治与经济文化,为勾勒中国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礼制的大体轮廓,解决礼制史及相关学科中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些带探索性的意见。
日本明清史学界自1980年以降在问题意识和治学方法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一代的学者中,井上?博士专攻宗族研究,此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的心血,正是他1986年以来所发表的13篇系列论文的结集。该书体系完整,贯穿着作者对中国宗族的整体看法,成为一部学术专著,是宗族研究的力作。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涉及到礼字,即便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有不斩来使的礼仪。礼仪是人一生道德标准的行为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反射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发展中形成了人、事、物之间独特的礼尚往来习俗,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教化的水平。 本书以大量生动、活泼、优美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多角度向读者展现了我国礼仪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