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是日本皇室家徽, 刀 是武士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 本尼迪克特以 菊 与 刀 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 耻感文化 ,认为它与西方的 罪感文化 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 辩护律师 不同, 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 。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武士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日本三大俳句诗人中,松尾芭蕉被誉为 俳圣 ,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居至圣左右,以 亚圣 之姿并为三圣,三者地位类似唐诗中的杜甫、李白和王维,至今仍是诗歌星空中*为闪亮夺目的星辰。 芭蕉以风雅为生命,蕉门蕉风,将俳句提升至 道 之境界。芜村则为中兴健将,将俳句的入诗题材延伸至天地万物,达到 自他无差别 的境界,表现手法也更趋细致、艺术化。一茶效仿前人,继承闲寂、幽玄美学的同时,又发展出独特的变奏,为俳句加上诙谐的个人印记,直白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受。 本书从芭蕉、芜村和一茶各自创作的不同题材、类型的俳句中,遴选出300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这是一本奇特的史书。马丁以写信的形式写历史,特别是写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历史,在史学领域可能是*的,至少也是十分罕见的。全书由141封信组成,描述了犹太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 马丁自始至终在讲故事,用*为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尽管其中一些内容离我们十分遥远,如圣经时代的历史,但在他笔下都易于理解。虽然他是在给一位老人讲故事,但读者无论老幼,无论什么文化程度和职业,都会渐渐被他的讲述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在他引领下沿着犹太人走过的上下五千年历程慢慢前行。
张子秋、刘雯主编的《你所不知道的俄罗斯》共八章,每章有围绕相应主题的美文四至五篇,从俄罗斯的各色文化现象着眼,涵盖了俄罗斯民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政治宗教、文学教育、历史名城、艺术体育、民俗工艺、国情地标等方面的阅读材料和知识介绍,是一本既适合俄语学习者、爱好者品读,又适合希望了解俄罗斯文化的读者涉猎的双语阅读书。在材料内容选择上,一方面根据文章编纂的线索,按照历史时间、领域分类或知识层次进行材料的拆分与整合,将有阅读价值的观点和知识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立足于读者的兴趣需求,对伏特加、套娃、天鹅湖等较为知名事物的特色和渊源进行更加深入的介绍。
权力与胃口相关,食量大意味着统治力强?通过餐桌和宴会,可以保持属下的对立和竞争从而维持均衡?没有免费的午餐,白吃白喝后一定要履行责任?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它怎么吃饭?国家领导人吃的能力预示着他治理国家的能力?餐桌上,就连一块桌布都有特别的意义? 告诉我你成天吃什么,我肯定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这是一句十九世纪的名言,现在的人还经常这么说,用这句话形容吃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合适不过了。 餐桌和美食,与人的性格相关,更与权力紧密相关。 从远古时代的希腊宴会,到路易十四的 至上餐桌 ,到十九世纪的共和国宴会,到如今爱丽舍宫的第五共和国的晚宴,《权力的餐桌》为读者细述了餐桌与权力的漫长历史。人们是如何在餐桌上实现了控制与驯服的?宴会的排位,是怎样实现了与会者的整合与分化的?宴会上饮酒的作
本书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介绍泉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经济、旅游、饮食等各个方面。全书用英文写作,是泉州申报国际花园城市的主要材料之一。
本书按照世界海洋文明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进行选点扫描的。注重梳理介绍其各自的区域特点、发展路径、相互关系、人物故事、影响结果、地域风情等。既有走马观花,也有重点剖视,既有现象解读,也有功过评说,目的是使读者对世界海洋文明的整体面貌既有一个大体的客观了解,又有一个基本的价值把握。
本书研究的是十四、十五世纪的历史,研究的是中世纪文明的结束阶段。作者正是本着上述观点,试图真正理解凡·艾克兄弟及其所处时代,亦即试图从它与当时时代生活的联系中来理解。而现实已经证实,那个时代文明的种种形式中所共有的一点,就是它们均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更甚于它们与正孕育的未来的联系。因此,那个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单对艺术家用如此,对神学家、诗人、史学家、君王和政治家也是如此,都应被当作是对过去的完善与终结,而非新文化的前奏。
千代尼是日本著名俳句女诗人,在日本文学史上,几可与芭蕉并列。千代尼的诗风清澄,如白玉一般,无装饰,不雕琢,朴实自然。她的俳句里蕴藏着多姿的自然万象。她以女性视角观察世界,让笔下的景物有情有爱,有声有色。语调轻,而意无穷。 本书从千代尼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中遴选俳句250余首,用中文译文辅以日语原文及读音、简注,以助鉴赏。
很多作家都写过 自己年轻时代的艺术家的自画像 ,但我今天创作这部小说,是出于相反的欲求。 即便这部小说中的全部都是基于事实,但既然写的是作为艺术家的生活,那全部就都是虚构, 我试图创作一部完全虚构的告白,所谓假面的告白,就是这个意思。 《假面的告白》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三岛由纪夫的自传性作品,主人公 我 的各种经历,大多能从各方得到验证。《假面的告白》以*人称叙述,前半部分网罗西方文学和艺术中各种有关同性恋的典故,讲述了 我 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后半部分则以 我 和女孩园子的交往为主线,讲述 我 开始无视过去本来的我,扮演起自己的人生,尝试纯粹精神的恋爱,却*终逃离的过程。从 我 幼年对华丽盛装的痴迷,到后来时时处处的乔装演戏, 我 陷入表演的欲望。三岛本人在自序中写下, 我在这个丑怪的告白中赌上了自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与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著不同,它本着面向一般读者的原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专业理论解说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土居列举日本人熟知的各种小说、电影,结合社会学、宗教学各方面的成果对依赖心理展开研究、分析、解说,特别是对夏目漱石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分析尤其精彩,令人赞叹,而他的这些分析与感悟也成为其日本文化论极富吸引力的重要部分。 作者提出,依赖本来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而日语里的 依赖 (amae,也译为 娇宠 )则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格外重要,并为日本社会所认可。 依赖 是理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乃至日本社会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包括殉身以谏(如三岛由纪夫)、固守天皇制度等,其中非常本质的
本书节选了托马斯·莫尔、培根、弥尔顿、霍布斯、牛顿、洛克、柏克莱、休谟、亚当·斯密、柏克、潘恩、边沁、马尔萨斯、约翰·密尔、达尔文等十五位英国作家的经典著作。 这十五人不仅是思想巨子,也是文章大家。他们的著作见证了人文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经验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怀疑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功利主义、进化论等近现代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是英国乃至两方现代性的源代码和标志文献,体现了现代人文的发展脉络与基本风貌。
在西方传统中, 发现 的主体通常是欧洲人,比如哥伦布 发现 美洲。本书却不间,这里的欧洲人并非陌生、遥远蛮族的发现者,而是受到伊斯兰国家发现与观察的化外之民。在中世纪时,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欧洲,在数学、医学乃至各门科学上,学会阿拉伯文就可以接触到当时*的知识。作者以翻转西方学术传统的气势,探讨了穆斯林对西方认知的来源与性质。这部生动活泼的作品勾勒了千百年以来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彼此影响的微妙方式,以穆斯林的观点重述了图尔战役、十字军东征、勒班陀战役和维也纳之围等著名历史事件。作者引述伊斯兰学者的史料,描述了他们对西方事物,诸如庭园、绘画、议会、卫生、仪态乃至妇女服饰的印象。
本书在一道道造型精美的犹如风景画般的日料中,在杯光斛影的日本酒文化里,以及在中日饮食文化的对比中,展现出日本饮食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揭秘日本料理广受世人追捧的奥秘。
本书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越南语专业系列教材《越南语阅读》配套的拓展性教材。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越南民间故事,采用双语对照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并在每篇故事后增加了编译者的评注,或是点明主旨、寓意,或是阐明相关背景。既可以作为越南语学习者提高阅读与翻译技能使用,也可以作为对越南民间文学、文化感兴趣读者阅读之用,实现 一书多用 ,满足不同程度、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