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美国女摄影家多萝西·格雷(DorothyGraham,1893-1959)于1924年在北京居住期间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女性摄影师的独特角度真实记录了她和丈夫在北京四合院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当时北京的市井生活、节庆习俗等方面做了细致生动的描写。
《北京梦华录》连载于1934年之《盛京时报》,回忆了晚清民初时期之北京的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点心、粥、茶馆、酒馆、戏曲、工艺品、婚嫁风俗等,这些叙述多是穆儒丐所亲身经历及其见闻,读来历历可感。在这些细琐的回忆与描述之间,寄托着作者之情感与心志。满族作家穆儒丐取意于《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中国古代“清明上河图”式的风俗笔记,对亲历的往昔生活一一盘点,也是如张宗子在《陶庵梦忆》中所寄托的遗民心绪,繁华皆成旧梦之慨也。这些文字,虽是写老北京之风俗文化,因是写他自己的所闻所见,大体上还是以旗人社会的生活为主。故命名为“北京旗人梦华录”亦可。
“京华感旧录”,分艺文、风土、掌故、人情、名胜五种分类,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轶文章,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心目中老北京时期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是一本介绍旧京文化的大众读物。
《长江文明之旅》丛书分为《长江流域的名山奇峡》《长江流域的楼台亭榭》《长江流域的岁时节庆》《长江流域的饮食生活》《长江流域的名城古镇》等32册,着力把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底蕴和特质,以求全面、系统地展示长江文明。全套书包括500多万字和上千幅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炉,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走进长江文明馆,阅读“长江文明之旅丛书”,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慢慢打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鲜活呈现! 周家华主编的《长江流域的京杭运河》为其中一册,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京杭运河的有关知识。
《北京文化探微艺梦工厂:北京798艺术区》本书带领读者一起走进798这座艺术梦工厂,了解798艺术区的前世今生,探寻这场由军工厂华丽转变为艺术区的背后的故事,在历史的轨迹中体悟文化的魅力。
......
。。。
《老北京土语趣谈》主要包括披星戴月与“二五更”、“二把刀”与两把菜刀、“五指”的别称、“云罗”与“摆云罗儿”、谈“掰”、“白眼狼”、“扒拉”、现在谁敢“拔萝卜”、“镳子”与“半彪子”、相声中的“包袱”、“扳扛”、“锛儿头”与“老米嘴”、“棒槌”“愚笨”“外行人”等内容。
《老北京土语趣谈》主要包括披星戴月与“二五更”、“二把刀”与两把菜刀、“五指”的别称、“云罗”与“摆云罗儿”、谈“掰”、“白眼狼”、“扒拉”、现在谁敢“拔萝卜”、“镳子”与“半彪子”、相声中的“包袱”、“扳扛”、“锛儿头”与“老米嘴”、“棒槌”“愚笨”“外行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