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城记:20世纪北京的古城改造
    •   ( 1365 条评论 )
    • 王军 /2021-05-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 梁陈方案 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 大屋顶 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 批判复古主义 、 大跃进 、 整风鸣放 、 文化大革命 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 ¥64.2 ¥88 折扣:7.3折
    • 寻访北京的名人故居
    •   ( 210 条评论 )
    • 齐大群 /2020-08-01/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名人故居 是指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本书依据2005年1月第十届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工作与利用工作的调查报告中》中的整理名单来确定名人故居。本书作者通过十多年的实地走访、记录,实地拍摄相关建筑图片,共收录了鲁迅、老舍、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荀慧生等100位历史名人的故居资料,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对名人的生平事迹做了回顾和梳理,用客观、概括的语言对所选名人进行了简略的人物评价。

    • ¥59.8 ¥88 折扣:6.8折
    • 馋了,风味儿北京+得闲了,玩儿遍北京(套装2册)
    •   ( 56 条评论 )
    • 袁小茶文 ; 刘天羽, 徐翔宇, 张伊聪绘 /2024-06-17/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得闲了,玩儿遍北京》 主要收录了北京的著名公园、休闲娱乐方式。金壁辉煌的故宫,蓝天映照下的天坛,水光与绿色交织的颐和园,繁华的王府井与前门,载着老百姓喜怒哀乐的胡同,承载儿时记忆的石景山游乐园和被疯狂打卡的环球影城......跟随本书踏上充满惊奇与喜悦的发现之旅。 《馋了,风味儿北京》 该书主要讲述北京的特色饮食文化以及饮食的融合。春天的春饼,夏天的芝麻酱,秋天的烧茄子,冬天的大白菜;无论是御膳还是胡同里的美食,都有独特的讲究,本书将饮食文化与百姓生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构成京城百姓的生活图景。

    • ¥113 ¥226 折扣:5折
    • 我们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风情
    •   ( 174 条评论 )
    • 何大齐 木玉 /2023-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是何大齐先生 老北京风情 文字专栏的结集,也是一本老北京民俗风情画集。他依靠亲身经历,使用有趣诙谐的文字和精湛细腻的画艺,真实地记述并绘制了老北京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全书大略以一年四季时光为顺序,从吃春饼开始,谈到面茶、豆汁儿、豌豆黄等老北京的食品,涉及修脚、擦皮鞋、锔锅锔碗等老北京的行当,回溯租小人书、接生、放话匣子、摇煤球等消失了的记忆,谈到清明扫墓、立夏称体重、中秋拜月等节庆习俗,全书在第二年的二月二龙抬头结束,每篇文字都有相应的民俗画供读者参照。作者的文字真挚诙谐,简朴典雅,在 快时代 细微平实地还原了为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 慢生活 ,深情在焉。全书共收文184篇(其中48篇由木玉撰写,行文风格力求统一),一文一图(个别文章甚至配有多幅图片),精装全彩印刷。 老北

    • ¥99 ¥198 折扣:5折
    • 绘出记忆中的老北京(套装共3册)
    •   ( 80 条评论 )
    • 孟繁强 /2015-12-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老北京的一切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无限幻想和惆怅。本丛书的作者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紧跟时尚,学会了电脑画图,开通了新浪博客,年复一年地写下自己的记忆,配着有他独特画风的图片,讲述着他经历的岁月和变革。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过去司空见惯的老行当和让人回味无穷的民间故事,仿佛都历历在目。历史和传说,都是魅力,期待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62.6 ¥87 折扣:7.2折
    •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央视2018中国好书)
    •   ( 1162 条评论 )
    • 刘凤云江晓成张一弛 /2018-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质实体。北京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历史记忆与现实中不断被唤醒、重构,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京城市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这些情怀和记忆,藉由文字、图画或物质文化的形式,凝结在这座城市之中,为今日北京的城市气象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

    • ¥52.6 ¥72 折扣:7.3折
    • 这是我们的北京!
    •   ( 130 条评论 )
    • 肖琨 著,文俊 绘 /2023-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 这是我们的城 青少年城市人文读本系列其中一册。作者从代表性的风物、建筑、生活场景入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新活泼的插图,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城市特征、代表建筑、传统和都市生活,对街道、博物馆、公园、建筑、车辆、居民生活等北京城的样貌展开细致描绘。包含城市全景、北京中轴线、胡同四季等三个大折页。在主文叙述外,埋藏知识点,在大插画中,埋藏局部故事,让家长孩子在不断发现中阅读。本书既是亲子共读的原创城市通识绘本,也可作为广大普通读者的城市人文绘本。

    • ¥99.3 ¥138 折扣:7.2折
    • 北京与南京:明清小说中抹不去的京都之恋
    •   ( 120 条评论 )
    • 张旭 著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双城书系"丛书之一种,论述了明清小说中所反映的北京和南京两大城市的意象。明清时期,北京与南京以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当时南北方为重要的两座城市。本书以明清通俗小说作品对北京与南京的城市书写为中心,就小说文本所呈现的城市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北京与南京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异同、小说作者在城市书写背后的心态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明清时期北京与南京的城市形象有一个立体而较为完整的呈现。

    • ¥64 ¥128 折扣:5折
    • 北京西山八大水院(北京记忆丛书)
    •   ( 88 条评论 )
    • 王雪莲 编著 /2017-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北京西山,是自然之山,更是历史之山、人文之山。自辽始,历代帝王不断地在京郊西山造园建寺,而金代章宗,更是一位非常喜爱山水的皇帝,他不仅仅满足于帝王传统的春水秋山的游猎活动,更是在中都近郊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行宫、寺院与园林,如著名的 八大水院 ,享受山水之乐、游猎之趣。 北京建城史3000多年,建都史逾860载,这800多年都城史的积淀,造就了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浓厚的皇家文化。作为北京封建王朝建都的肇始朝代,金代在北京史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金代行宫苑囿、寺庙园林等建筑遗存进行深入挖掘,对拓展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视野,印证北京皇家文化及建筑传承关系是有益的。西山八大水院,是北京园林的出发地,奠定了北京辉煌园林的基础,应该被书写进北京记忆里。

    • ¥78.8 ¥108 折扣:7.3折
    • 窥视紫禁城 (俄)科瓦列夫斯基 阎国栋 等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俄)科瓦列夫斯基 著,阎国栋 等译 /2004-07-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本书是科瓦列夫斯基作为监护官于1849-1850年间伴送以巴拉第为首的俄国东正教3届驻北京传教士团来华时所写的游记。作者用一半的篇幅记述了驼队在蒙古大漠上旅行的情景。在描述沿途自然风光的同时,对蒙古地区的历史、社会、风俗也多有介绍和思考。而本书的另一半则描写了传教士团在北京的生活和见闻。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对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道光末年的京城生活百态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

    • ¥103.45 ¥216.9 折扣:4.8折
    • 北京的春节
    •   ( 118 条评论 )
    • 何大齐 /2021-02-01/ 北京出版社
    • 何大齐的北京风俗画系列在《北京晚报》连载多年,口碑良好,深受大家欢迎。《北京的春节》聚焦老北京的春节习俗,以此串起许多中国传统民俗与生活记忆,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 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到正月二月二的农历新年*后一天,还原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有浓浓的年味,亦有沉沉的古意和乡愁。书中文字以*人称写就,绘图富于生活和烟火气息,由何大齐一家三代共同完成,设计由著名设计师何浩操刀,封面题签由何大齐的孙子何墨尘执笔,书画文相得益彰,传统味道与现代情感融为一炉。

    • ¥64 ¥128 折扣:5折
    • 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北京地名研究
    •   ( 153 条评论 )
    • 杨建国 /2018-07-09/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北京地名研究》以北京地名为考察对象,以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北京城区及郊区的地名文化,通过对现存地名进行回溯,由地名的命名、更名理据梳理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地名文化资源,并从其文化内涵的角度考察专名中蕴含的封建衙署、经济生活、驻军营卫、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宗教信仰、民族融合、移民情况、宗族观念、历史人物(含民族英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五色五行观念、地标建筑等诸多信息。借此让读者通过北京地名,了解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迁徙与融合、宗教信仰、军事活动与政治变革;也可以由此窥探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审美特点等,对人文北京建设不无助益。

    • ¥60.6 ¥88 折扣:6.9折
    • 寻踪(民国文化大家的北京生活图记)
    •   ( 71 条评论 )
    • 保红漫 文, 李滨声 绘 /2014-03-01/ 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 《寻踪——民国文人的北京生活图记》,选取了16位在北京留有众多生活故迹的民国时代文化名人:鲁迅、老舍、蔡元培、冰心、朱自清、林语堂、辜鸿铭、胡适、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张恨水、梁实秋、齐白石、梅兰芳,以他们在北京的生活足迹为线索,将他们在北京的生活、于北京发生的故事、和北京产生的情感,以及他们笔下的北京,北京的人文风物、民俗风情、居住文化、饮食文化、城市建筑等等文字相串联,做成了11集北京深度旅游攻略。根据每位文化文人在京留有足迹的多寡,在选取的16位人物中,分别将鲁迅、老舍等11人独立成章,蔡元培、朱自清等5人为一合集。 在这11部《图记》中,编写者着力选取了16位文化名人生活化的场景和内容,目的在于引导读者在深度游览北京,发现北京更深层次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够多层面地看

    • ¥115 ¥209 折扣:5.5折
    • 旧京史照:中英文对照(精装)
    •   ( 11 条评论 )
    • 胡丕运 主编 /1997-08-01/ 北京出版社
    • 北京历史修饰,从周口店的“北京人”算起,已有五十万年的人类进程;北京是文明的摇篮,从周武王分封召公于燕至今,已有三千年不间断的城市发展;北京人文荟萃,从辽太宗于会同无年(938年)立燕京为陪都之始,历千年而五代帝都…… 漫漫的岁月,物换星移。时而交通枢纽、时而军事重镇、时而帝王都城……北京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在这里,有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叱咤风云、建功立业?有多少文人学士、俊才骚客裁制鸿篇、成就功名?又有多少百姓布衣,能工巧匠克勤克俭、耕耘创建?亿万芸芸以聪明才智、心血汗水创造了北京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财富。

    • ¥112.5 ¥150 折扣:7.5折
    • 《燕京妇语》等八种 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
    •   ( 93 条评论 )
    • [日]北边白血 等 /201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明治时期开始,随着日本和中国交往增多,发展出了商务汉语需求和言语社团汉语的需求,如御幡雅文根据句曲《生意筋络》改写了《燕语生意筋络》(1903年)、北边白血编译《燕京妇语》(1906年)、《中国话》(作者和时间均不详)、善邻书院编辑的《急就篇》(时间不详)和宫岛大八的《官话续急就篇》(1935年)。同时,和日本交往的密切的中国人也编写、改编了一系列北京官话课本,包括金国璞编写的《虎头蛇尾》(1906年)和《华言问答》(1903年)以及昭和时期李俊漳编写的《中等官话谈论新篇》(1937)。本卷对以上原书重新录入整理,并加以校释。

    • ¥86.1 ¥118 折扣:7.3折
    • 北京名匾
    •   ( 15 条评论 )
    • 齐心 主编 /1996-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历史源远流长,自秦汉迄明清乃至近现代,一直延续、继承、发展,至今仍广泛流传。 匾额与我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历史上,官方及民间的盛事,多以匾额记述和宣扬,如建筑物的落成、功臣风范的表彰、店铺开张等,常举行隆重的仪式悬匾。清朝历代皇帝即位,都要在孔庙大成殿悬匾额以述志。因此,许多匾额都有其辉的背景,是当时社会历史和时尚的集中反映。 本画册共收帝都北京的370余方匾额,堪称集京华名匾之萃。

    • ¥146.5 ¥180 折扣:8.1折
    •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全九册)
    •   ( 15 条评论 )
    • 陈刚朱嘉广 主编 /2005-01-01/ 北京出版社
    •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无数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珍贵文物古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大量可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相信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易和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编撰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就要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以北京旧城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线索,配以精炼传神的文字及图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观照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与今天,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途径。是很

    • ¥337.5 ¥450 折扣:7.5折
    • 老北京胡同观赏图(茶·茶色)
    •   ( 1 条评论 )
    • 老乐 监制 /2004-08-01/
    • 此图为北京早年胡同风光图,可观赏到北京胡同的人文风俗,有小贩、脚夫、三轮车、娶媳妇、回娘家、算命先生、剃头匠、街头巷尾、闲人忙人、商户平民,都一一再现,生动有趣,从中可以了解和欣赏到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幅具有收藏和馈赠价值的艺术礼品。此图采用现代数码技术和艺术构思精心制作,采用亚光金铂相纸喷印,配有胡同特色的精美包装盒。

    • ¥50 ¥100 折扣:5折
    • 琉璃厂杂记(精装二册)
    •   ( 10337 条评论 )
    • 周肇祥 /2017-03-3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琉璃厂杂记》记录了周肇祥于民国初年不辞辛劳、倾囊收购文物图书以及竭尽心力、从事考证鉴定的经历。涉及的北京文史范围甚广,包括政经、文化、文物、历史、教育、宗教、旅游、交通、人事暨社会风情的方方面面,侃侃而谈,涉笔成趣。行踪所至,非但京城内外名胜古迹,并远涉津冀盘山,大有 一息尚存我,千山不让人 的气概。其间又反映了与徐森玉、傅增湘等名人挚友的交往,世事沧桑,物换星移,书稿为后世留下了民国时期存留的名胜古迹的翔实调研资料。 原作楷书部分(1912 1916)曾出版,由朱家溍先生题写书名,史树青先生作序,赵珩、海波两位先生整理,在学术界、收藏界曾获得广泛好评。此次出版,增补了新发现的行草部分(1920 1928),由宋惕冰先生整理。

    • ¥85.6 ¥138 折扣:6.2折
    • 北京古建筑(套装共4册)
    •   ( 410 条评论 )
    • 王贵祥贾珺刘畅 /2009-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紫禁城》主要分三部分,上篇为图说规划,中篇为图说营造,下篇为图说内廷。在规划部分中,从营国旧事始,明朝朱棣定都北京,再到清朝康熙、乾隆等对于紫禁城的变动,紫禁城始终与国家象征密不可分。在中篇部分,作者谈及古建筑的数据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于太和殿、英华殿、体仁阁、弘义阁等建筑进行了分析,从而阐释了各建筑在营造上的不同手法以及局部特点。随着作者分析数据的思维路径,并逐渐揣摩出古代工匠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没有丝毫的枯燥之感,反而有种解谜般的阅读乐趣。下篇为图说内廷,主要讲述的是紫禁城内的诸多使用者,以及他们对于室内装饰设计的不同审美情趣,还穿插了关于帝后生活起居的趣事,细节感十足,有着不逊于文学作品的故事性。 《北京天坛》是一部有关天坛的普及读物,在满足建筑爱好者,及

    • ¥199.4 ¥277 折扣:7.2折
    • 早期北京话语气词研究 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
    •   ( 78 条评论 )
    • 陈颖 /2018-10-27/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语料为主,观察这一时期的语气词在语义和读音上的使用和变化规律。考察的语料包括京味小说和汉语教材两大类,多数材料尚未引起重视,因而选题的价值不仅限于理论探索,也对文献学有新的贡献。本书从主观互动的角度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的主要语气词的语义,把握其基本功能,观察语气词在不同环境下对句子语气的作用及内部差异,通过定量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示出了晚清民国时期北京口语中语气词的基本面貌。本书进一步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描写分析,证明语气词的互动语义与语音弱化之间的关系:语气词在互动等级序列上主观性越弱,弱化发现的时间越早,语音弱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在语气词的词形及“变体”的确定和相互关系等方面提出的新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 ¥60.6 ¥88 折扣:6.9折
    • 生活在宋朝+街角的老北京2册套装
    •   ( 83 条评论 )
    • 卢文龙吴钩 著 /2017-0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本书分为五部分 : 一、吃了么您呐? 二、咂摸滋味 三、闲趣儿 四、把玩 五、旧时光 分别将现今北京街头巷尾散落的正宗老北京的吃喝玩乐、风土人情与旧京的文化和读者慢慢道来,既是为读者亲自体验老北京风情指引方向,也是将自己心中的老北京情愫与大家分享。 《生活在宋朝》 如果你以为只有今天才有 黄金周 如果你以为只有今日才有 元宵联欢晚会 如果你以为只

    • ¥55.1 ¥76.6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