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九刚著的这本《回望驼城(茶叶之路的东方起点呼和浩特)》讲述了15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前期,以“驼城”归化城(呼和浩特)为起点的茶叶之路的故事。书中详细记录了茶叶之路的行程路径、驼队生活、贸易交流、驼商趣闻以及明代以后蒙古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书中既有召庙文化对茶叶之路的影响,又有阿拉坦汗、康熙帝、彼得大帝等人与茶叶之路的历史渊源;既有对牙行、“桥”市繁荣的生动描写,又有对中俄商贸交流的翔实记录,是一部真实反映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历史、中俄商贸交流和中国商人创业史的著作。
邓九刚著的这本《回望驼城(茶叶之路的东方起点呼和浩特)》讲述了15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前期,以“驼城”归化城(呼和浩特)为起点的茶叶之路的故事。书中详细记录了茶叶之路的行程路径、驼队生活、贸易交流、驼
在广大的内陆亚细亚腹地,千百年以来,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所说的“蒙古包文化”,就是对以蒙古包为核心的蒙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民俗事项的介绍和文化阐释。 说起蒙古包,我隐约记得在童年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我们家族供奉的叫做“楚鲁图敖包”的脚下,摆放着一个制作讲究。但由于多年风吹日晒而风化殆尽的蒙古包陶纳(天窗)。父亲偶尔不敢声张地去献祭敖包时,总是忘不了向那个旧天窗点洒些食物的德吉。据说,我们家二十多年前已经不用蒙古包了。追溯往昔,清朝统治者对蒙古人实行贵族分封和民族内、外隔离制度以后,经过三百余年时间,在我的家乡巴林草原,蒙古牧民已经用土坯房定居,因为他们没有更大的牧场用于调节不同情况下放牧的需求。这样,蒙古包逐渐被废弃是自然的事情。并不是说所有
说起北美,你会有什么印象?华尔街、9?11事件?还是美国总统布什、奥巴马?你知道美国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吗?旅美作家蔡真妮,用幽默亲切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她人和周围的中国人在北美生活的逸闻趣事、她亲身经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撞击,展现了北美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许多故事读来令人莞尔之余,让人对美国、美国人、美国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
《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郭雨桥的又一本关于蒙古包的力作。从2000年开始,郭老师实施了 走遍蒙古 计划,行程达129,797千米(绕地球三圈半还多),对蒙古包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整理,完成了对蒙古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跃。他将自己的《细说蒙古包》改成这本简明扼要、通俗好看的小册子,删除了关于蒙古包制作的过于细节化的内容,让蒙古包的习俗与传统的内容更加光彩照人。这样的改写,便于更广大的读者去阅读,使更多的人带着好奇心去了解蒙古包,认识这一充满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生动流畅的表达。无论从民俗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一读的 大家小书 。
帕帕朗基:即白种人、陌生人。帕帕朗基的本意是穿破蓝天之人。在萨摩亚登陆的个白种人传教士是乘帆船来的,土著人把远处的白色帆船看成是蓝天中的一个破洞,白种人就是穿破这个洞,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他穿破了蓝天。 你是愿意自由地享受阳光、蓝天、白云、大海、林木和花朵的生活,还是愿意在石头匣子、夹缝、污秽、喧闹、烟雾和沙粒中奔忙工作。
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不仅要“知己”,也要“知彼”,要了解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中国一东盟研究丛书》就是为中国人提供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窗口。 “东南亚”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当时,同盟国家为了加强对南太平洋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协调与指挥,设立了“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统辖范围包括南太平洋群岛和中南半岛陆地的广大地区。 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到1999年,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至此,东南亚十国全部成为东盟成员。2000年,东帝汶经全民公决从印尼独立出来,成为东南亚年轻的国家。目前,东帝汶尚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