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章指出,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是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部学术专著。全书由“牵牛与织女”、“重庆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重庆附近发现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物纪略”、“饕餮终葵神荼郁垒石敢当小考”、“北温泉缙云山之石刻”、“重庆附近之汉代三种墓葬”、“西藏拉萨之唐蕃会盟碑” 8 篇文章构成,研究对象多涉及神话、传说、歌谣、建筑、砖雕、碑刻和墓葬等。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分为东北的地方沿革、边界交涉、东北居民史的考察、东北的主要民族与人口分布、东北境内的汉族、东胡系各族、蒙古族、满洲旗人等八章,考证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政治建置沿革、民族等问题,并附图表及“东北新图”一幅。
《童蒙须知名贤集》由孟琢、彭著东所著,为《童蒙须知》和《名贤集》的合集,《童蒙须知》为南宋学者、理学家朱熹的启蒙读物,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汇聚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与谚语,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
日本,亚洲东北部的一个岛国,与中国毗邻。日本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了日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爱自然、喜哀婉、性柔婉、快节奏、重现实、轻理论、悲剧情结、集体主义……这些均明显不同于中国人。 在20世纪前期,美国人就开始有组织地研究日本。直至今日,日本仍是个谜,日本文化也是个谜。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观察被“谜”雾笼罩的日本提供一盏小灯,让人们多少能清楚一点地看到日本的真实面孔。尤其是一边从中国人的立场看日本,一边又通过西方人的眼睛看日本,形成一个多维的观察方式。这盏小灯若能为世人了解日本发挥她的一点点光亮,笔者将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高兴!
二〇〇五年的端午节,在猎德涌,我亲眼目睹了几位白发苍苍的村民,在炎炎烈日下,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向水边,为自己族姓的龙舟队挥帽呐喊;在珠村,当几经周折,穿桥而过的龙舟队伍向村中划来时,村民们欢呼雀跃,鞭炮声长久不息,我似乎感觉到埋藏在村民心底的一种荣耀感和自豪感的释放。显然,这是任何一种族群的娱乐活动都无法替代的;也是许多像我这样来自“城市”和“他乡”的人无法拥有的。
《历史聚焦》是一套新颖的历史文化小丛书。它受启发于画家与摄影家的取景聚焦。焦点性的历史人物、事件、时段,如同人物瞬间最富于表现力的神情,虽然只是历史的瞬间,却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适宜的景深中,包涵着立体感的深层义蕴。 在体例上,该丛书策划了“焦点回放”、“焦点透析”、“焦点总评 ”的基本构架,对各焦点的叙评,繁花纷呈,各极其致。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回顾、研究了我国古代纳妾这一历史陋习。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全园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内垣在东南部的半山坡的山麓地段,有宫廷区和古刹香山寺、洪光寺两座大型寺庙,其间散布着璎珞岩等自然景观。外垣是香山的高山区,大多为欣赏自然风光之佳处和因景而构的小园林建筑。别垣是在静宜园北部的一区,包括有昭庙和正凝堂两组建筑。本书文字优美典雅、史料坚实,可供广大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