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博物馆是怎样诞生的?本书以对谈形式,全景式呈现湘博近10年设计、建设过程。陈建明、矶崎新、胡倩、杨晓、黄建成等行业领军人物,从博物馆学、建筑设计、空间展陈设计等专业角度出发,讲述由一个概念到一座场馆的落成,如何做到从一粒沙开始,到建筑、园林、展陈,甚至文创都有着湘博的精神和烙印的一体化设计。本书通过剖析湘博设计建造过程,为专业人士提供生动样本与可操作方案;同时通过国际竞标、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师的奇特遭遇、T形帛画的展现、常设展的紧张筹备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读者走到神秘有趣的湘博幕后。
\"本书带领我们走进 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藏书背后迷人的历史和故事。其中包括了《我的奋斗》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设计师品牌3.1?Phillip Lim的创始人林能平,莎士比亚书店经营者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等等。同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9家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书店和图书馆。 然而,这本书不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书房,也不是关于装饰精美的住宅,它展现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家的温暖,来源于被喜爱的事物包围。\"
回归教书育人本源,立足学科课程本体,开展更高质量的学科育人实践,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书分四个章节对当前中小学 学科育人 的内涵与要求、现状与需求、结构与方法、路径和策略、条件和保障等进行了探索。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学科育人的内涵和外延,说明了基于学科育人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同时,基于学科育人的区域调查和校本实践,分析提炼了当前学科育人的基本结构、主要机制和关键举措;并对学科育人的进一步深化落实提出了发展建议。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基于中小学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要求,聚焦16个案例,从 理解性认识、解构性定位、指向性设计、实践性行动、反思性发现、批判性建构 六个方面,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定位,明晰学科育人内容要求,说明学科育人设计思路,表征学科育人具体过程,思考学科育
本书主要分为理论研究、问题分析和战略对策三部分。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大问题展开,构建了“文化强国”的中国话语体系。作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采用宏观整体研究和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理路,着力分析和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对策。
本书是国内shou部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成就的研究成果。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本书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两个结合 ,尤其是 第二个结合 ,为破解百余年来困扰我国思想理论界的 古今中西之争 提供了科学指南,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文明探源、历史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成绩斐然,坚定了全民族历史自信和
《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从阿富汗大佛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社会与阿富汗内部如何进行保护的过程出 发,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的三个国际文化公约,思考世界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继而在吸收 、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的基础上,侧重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的世界遗产保存国际合作 计划,以及欧亚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法国巴黎、法国雷恩、西班牙圣地亚哥和中国曲阜的自发性可持续 发展实践,通过遗产保存、传统街区保护与都市适度更新的多类型案例,思考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保存与城 市发展和谐性的关联,并从中提炼出实际的政策指导和操作意义。作者林志宏希望借《世界文化遗产与城 市》抛砖引玉,唤起大众关心传统街区保护与都市适度更新与发展的热情,共尽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世界 公民责任。
近年来,科技创新与 双一流 建设问题在国内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论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明确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科技创新系列讲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实力、人才质量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遴选了100余位院士,就 双一流 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
《中国目录学史》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学术史、文献传播、知识管理等新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以前目录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全书围绕从公元前8世纪到1949年目录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阐述。与以往目录学史著作相比,该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改变过去将书目发展史等同于目录学史的做法,从学科出发研究文献、目录与目录学发展的关系,总结目录学发展成就:二是将目录学置于社会背景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揭示目录学对于学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目录学思想,揭示目录学发展规律。
自2014年起,*总理每年都把 倡导全民阅读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12月,《全民阅读 十三五 时期发展规划》发布;这说明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书香中国 全民阅读推广丛书》适时地将倍受人们关注的阅读话题,分解成为家庭阅读指南、校园阅读推广、数字阅读优化、全民阅读导论四个版块,以 书香 为名,依次是《书香传家:家庭阅读指南》《书香满园:校园阅读推广》《书香在线:数字阅读优化》《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导论》,对包括深圳读书月在内的有影响的阅读活动与阅读现象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阐发、分析。 其中,《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导论》以怎样理解 全民阅读 ,如何具体构建 书香社会 为叙述重点,综述了海内外鼓励读书、推广阅读的重要方略和具体案例,是一部贯彻着全民阅读推广人文理念的指导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