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 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经济*为发达、*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在宋代的史书志乘及众多的文人笔记、著述中,都有大量生动的记载。然而,*为完整、全面地反映北宋京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仪礼》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书。书中对绝大多数仪节的记载皆完整而详细,但由于时代悬隔、文字艰涩、制度难解、器物难明,所以现代读者很难通明《仪礼》。今作者以绘制图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解释《仪礼》,该书专门记录《仪礼》中的凶礼部分,包含《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四篇记丧葬之礼。各篇分方位图、人物行事表、礼例表和方位图表,以期给初学者提供更加科学的《仪礼》方位图表解读方式。
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
本书选择从文化世家角度研究翁氏,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查阅现有成果,避免研究重复。据翁同龢纪念馆编《二十世纪翁同铄研究》统计,100年间翁同龢研究情况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学术界对于翁氏并没有多少研究,除他的门生故旧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悼念文章(包括祭诗、祭文),整理出版部分翁氏生前的诗文外,学术界没有人对翁氏作专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的学者开始研究翁氏,但因为受到左的思想影响,翁氏是作为封建官僚而基本上被否定的。直至八十年代以后,学术界才开始重视翁氏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至2003年,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翁氏的论文l95篇,有关翁氏的学术专著有11种。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谢俊美教授研究翁氏20多年,先后推出《翁同龢》、《翁同毹传》、《翁同龢评传》、《常熟翁氏》和整理出版《翁同龢集》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香港威海卫警察谷迅昭回忆了他从威海到香港做警察的历史往事,呈现了清末民初的杭州运河和苏州城,以照片为中心考证了山东博山聚乐村饭庄的历史,等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文化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逐渐形成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观念。但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的进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欧美各国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兴资产阶级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诸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而留学的历史亦由此而展开。奉书就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留学为主线,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了清末民初留学情况的轨迹。
本书以传统的表格形式介绍了中国历代帝王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朝代每位帝王的姓名、世系、名号、谥号、年号、生卒年、享年、在位时间、即位年龄、传承方式等。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阅读中国古代史籍的一本基本工具书。
由何光远编著的《鉴诫录校注》内容介绍:《鑒誡錄》雜記唐及五代軼事,尤以蜀事為多,間有詼嘲神怪之談,體現作者勸誡之旨。其內容包羅廣泛,可資參考者甚夥,材料獨特珍貴。 是書搜羅詩文眾多,史料價值不菲。五代時期典籍散逸,是書所載諸多史實足為他書旁證。 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價值。是書涉及之詩人多達八十二人,收錄詩歌一百八十八首,這些詩歌之風格旨趣真實反映了唐末五代文壇詩風,其對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之價值自不待言;書中所引詩歌又多以勸誡諷喻主旨為重,其對諷喻詩之研究亦有獨特價值。 語言學價值。是書雜採唐末五代詩文、故實,且多與蜀地有關,故而亦具有相當的語言學價值,諸多大型辭書據此書收錄詞條並以書中用例為書證者每每有之。其中諸多俗語俚諺亦有民俗研究價值,值得學者深入探究。 是
《陶庵梦忆》《湖梦寻》是晚明散文家张岱的著名作品。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一五九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臂鹰、弹琴咏诗的贵公子生活。明亡以后,避居山中,从事著述。布衣蔬食,常至不继。 张岱的著作很多,现存的只有《琅嬛文集》《石匮书后集》及《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数种。 《陶庵梦忆》写的是昔日生活中一些琐事的回忆《西湖梦寻》写的是西湖的掌故。但是,这两部笔记,特别是《陶庵梦忆》对当时的茶楼酒肆、歌馆舞榭,说书演戏、放灯迎神,养鸟斗鸡、打猎阅武,山水风景、文物古迹、工艺书画等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都有所反映。而且这两部笔记,不论是记事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一书,以传统的表格形式介绍中国历代帝王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朝代每位帝王的姓名、世系、庙号、谥号、年号、生卒年、享年、在位时间、即位年龄、传承方式等等。它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阅读中国古代史籍的一本基本工具书。 本书内容的时间上限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下限是清王朝的灭亡。各表均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大体是一朝一表, 中国历史,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始有确凿的年代记载,前此之纪年,皆系后人推算,诸说不一,难以凭依。故本书对夏、商两代,仅列传承简表,辅以文字说明,因自西周共和元年,已有确切纪年,故西周(共和元年后)、春秋、战国皆列周王、诸侯世系、纪年表。自汉朝起,各代帝王不仅皆立庙号、谥号,且皆有年号之设,故本书对汉朝以后各朝各代皆列世系
千古之绝作《史记》纵述三千多年历史。本书集腋其经典名句200句。读此书,《史记》所蕴涵的千年 智慧便可以了然于胸,让我们以史为鉴来把脉现时代。本书查证诸多古注今释资料,旁征博引了深入浅出,又通过讲故事、图解的方式对《史记》的经典名句加以解析,让您在200句内通晓一本智慧经典。读《史记》,悟兴衰之道,明进退之度,知福祸之由。
西辽为古代契丹族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其建国者耶侓大石是辽代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辽代灭亡之际出奔西域,并建立西辽。其统治区域大致在今中亚地区。中国史籍并无关于西辽的系统记述,一些零星的记载散见于多种文献,本书的*贡献便是将这些零散的文献进行汇集、索引,为有志于西辽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