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宁:民间记忆》从民俗民风的角度,以轻松优美的笔调,结合精彩珍贵的图片,把一个形象丰富的南宁娓娓道来,图文并茂地展示南宁的发展历程和清新靓丽的新姿,展示生活在南宁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民风民俗,展示南宁那充满神韵的山水风光,把一个全新、美丽、和谐、进步、安康的南宁告诉世人。
公元1938年11月13日凌晨,地处抗日前线的长沙城突然遭遇大面积人为纵火,许多市民、伤兵葬身火海,千年古城沦为一片焦土。长沙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损失很惨重的城市之一。对于引发这场大火的诸多原因
《北京的尘土》一书即是记录西方人对北京的的热情向往的众多著作之一。 《北京的尘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写于 1916 年 10 月 -11 月和 1917 年 2 月 -3 月的信件。这些信件正是通过她,作为记者的敏锐眼光和作为作家的生动叙述,以一位外国人的视角,以国际政治为中心,展现了 1910 年代北京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寺庙文化、建筑名胜和政治事件等各种面向。正如她在简介中所说的,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既要反映真情实景,又颇具可读性。读到这些内容,似乎自己已经置身于 1916 和 1917 年的北京城。
《中山史话/中国史话》主要介绍了:中山古称香山,汉时为番禺之属,唐乃东莞县辖,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独立建制,始称香山县。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易名中山,以示纪念。其地位于广州之南,北界顺德、番禺,西邻江门、新会,东隔珠江、伶仃洋,与东莞、深圳、香港相望,南接珠海、澳门。水陆交通,山川形胜,可谓得天独厚。入近代,学习西方,“中体西用”,率先垂范;留学西洋,谋生海外,他乡创业,于中外通商,传播中西文化,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实着先鞭。岭南水乡,名城中山,因势而动,因动而变,因变而立,起于农商,成于开放,数十年间,物阜民丰,政通人和。人文中山,于斯为盛;和美之城,当之无愧。
这里的村庄,背靠莽莽苍苍的群山,面对浩浩荡荡的大江,山河吞吐,气象万千;这里的村庄,与一江之隔的俄罗斯民居据岸相望,既见证了战争的惨烈,又沐浴着和平的绵长;这里的村庄,繁衍栖息着勤劳勇敢的东北各民族百姓,在风霜雨雪日月星辰的辉映中演绎了一段段美丽的传奇;这里的村庄,多种文化元素于碰撞中吸引,在冲突中融合,山川灵秀,吐纳升沉,肝胆相照,胞族相依…… 本书——从北极漠河到东端抚远,从河网密布的赫哲渔村到烟囱林立的满族营子,一个个村庄见证了悠悠往事,一行行文字承载着历史变迁,在纪行中回溯历史,在采风中体验民俗,文化之旅扬帆开启,地域风情回肠荡气……
《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观》丛书,首次将中宣部公布的五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册,汇编成22册。通过基地简介,让你走近红色历史,身临其境,每一个展室就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每一处遗迹就是一个英雄传奇;通过走近历史,让你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永远牢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走近人物,让你与先烈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信仰对话,真切感悟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信念和行为,真切领悟理想信仰所凝聚和释放的巨大能量。 该丛书别具匠心,行文生动流畅,避免落人说教、刻板的窠臼,而是辅以鲜活可亲、真实可感的故事。同时,大量珍贵的图片更是保证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价值,这不由令人为编著者的精巧用心而赞叹。 《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 青海卷》以历史的视角、纪实的笔法,将青海各族儿女响应抗日救国的号召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争取抗日战争后胜利而英勇奋斗、戮力杀敌的历史客观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
《丰碑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观》丛书,首次将中宣部公布的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 428 处以省市自治区分册,汇编成 22 册。通过走进基地, 让读者走近红色历史,身临其境,每一个展室就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每一处遗迹,就是一部英雄传奇。丰碑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观(陕西卷)收录延安革命纪念地、西安事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置基地简介、故事博览等内容章节,让读者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通过走近人物,让读者与先烈们进行心灵的交流,真切感悟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信念和行为,真切领悟理想信仰所凝聚和释放的巨大力量。
罗世敏编著的《千年写真(文化南宁)》从地方史的角度,以轻松优美的笔调,结合精彩珍贵的图片,把一个形象丰富的南宁娓娓道来,图文并茂地展示南宁的发展历程和清新靓丽的新姿,展示生活在南宁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民风民俗,展示南宁那充满神韵的山水风光,把一个全新、美丽、和谐、进步、安康的南宁告诉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