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精装版)(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赠当当专享书签,随机发)
    •   ( 36121 条评论 )
    • 范勇 /2021-06-01/ 天地出版社
    • 被誉为 20世纪人类*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的三星堆,是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本书结合近年来三星堆的*研究成果,以考古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玉琮、玉璋、黄金面具等实物为依托,系统描述了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全貌,对中华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做了解码似的揭示,并对三星堆文化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勾勒出了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文明的紧密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现实价值。

    • ¥34 ¥68 折扣:5折
    • 【2024中国好书】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寻找敦煌宝藏,寻找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书局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文物考古历史类
    •   ( 399 条评论 )
    • 荣新江 /2024-05-01/ 中华书局
    •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不错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 ¥49 ¥98 折扣:5折
    • 人鬼之间:宋代的巫术审判
    •   ( 2366 条评论 )
    • 柳立言 著 /2020-12-01/ 中西书局
    • 本书稿共分四篇,分别是社会篇、立法篇、司法篇、方法篇。作者选择以所谓的 灵异 案件入手,尝试从司法角度进行研究,比如对灵异案件如何进行搜证和推理以及影响审判的因素,希望透过对《清明集》和《夷坚志》的个案分析和综合比对,既看到文学甚至志怪资料对法史学的可用性,也看到宋代如何审判灵异案件和各种影响审判的因素,从而指出 国家 (统治阶级)本身的一致和不一致、 社会 本身的一致和不一致,和两者之间的一致和不一致。

    • ¥44 ¥88 折扣:5折
    • 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
    •   ( 1451 条评论 )
    • 翁淮南主编,李竞辉杨晓明著 /2022-10-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每一件国宝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都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梦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都是人类文明的不朽结晶。 本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失海外文物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首度披露流失海外文物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首度从海外视角、用精彩案例向世界集中讲述中国流失文物感人至深的回归故事;与此同时,本书对所录珍贵国宝进行全景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展示文物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之美。这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信,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 ¥42.2 ¥88 折扣:4.8折
    • 考古地层学原理
    •   ( 1012 条评论 )
    • 爱德华·赛西尔·哈里斯 /2020-12-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考古地层学原理》是目前所见阐述考古地层的*系统*全面的著作。本译著根据英文第二版所译而成,且为首次中文引进版。除了详细介绍著名的考古地层学分析和记录方法 哈里斯矩阵 外,着重分析了考古地层学原理的思想渊源,考古地层的记录和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地层序列、如何分析地层及其人工遗存的方法,该记录方法适用于堆积非常复杂的大型遗址或城市考古遗址的考古发掘记录分析工作。 背景介绍:哈里斯矩阵作为考古遗址地层记录方法从1973年至今已近50年,《考古地层学原理》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波兰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法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朝鲜语等11国语言出版,并作为这些国家大学考古学专业学生的教材,足见其影响广泛。200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明确要求以 哈里斯矩阵系统图 作

    • ¥34 ¥68 折扣:5折
    •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   ( 194 条评论 )
    • 陈虹 /2024-05-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考古学是在中国古代金石学发展了近千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本书以考古学基本知识点为主,突出介绍当代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考古学的方法论与发展史、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状况,以及水下考古基本情况,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初学者学习使用。本书系 缪斯文库 考古系列 之一种。

    • ¥39 ¥78 折扣:5折
    • 论世衡史:清季权力分野与政局纷争(打破传统成说,系统考究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演变的动态过程。一本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的历
    •   ( 589 条评论 )
    • 邱涛 著 /2024-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 督抚专政 外重内轻 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 尾大不掉 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 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 ¥46 ¥96 折扣:4.8折
    • 云冈石窟中小窟龛的展开——装饰·空间·工匠(中华文明研究译丛)
    •   ( 84 条评论 )
    • [日]熊坂聪美 著,黄盼 译 /2024-10-3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云冈石窟中由贵族或民众主导制作、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的中小石窟和佛龛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中小窟龛的制作起始时间,其次阐明中小窟龛与同时期的大型洞窟的关系,最后探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造像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民众,实际的窟龛开凿由多个工人集团分别完成的可能性。本书弥补了云冈石窟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使云冈石窟整体研究向前推进。

    • ¥49 ¥98 折扣:5折
    • 万年中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东方出版中心
    •   ( 53 条评论 )
    • 冯时 等 /2023-08-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由文汇讲堂组稿,首席记者李念主编。基于年底和明年初的四场系列讲座整理编撰而成。延请来自考古界一线的12位遗址发掘主持专家和文明研究学者,注重跨学科交叉、注重以物史说话,届时,冯时、陈胜前、李新伟、吕厚远、蒋乐平、张居中、刘斌、韩建业、贾笑冰、高江涛、孙周勇、赵海涛等将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无限接近距今8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四千年上古历史,从中探寻中华文明的精神谱系和来源,并保留对尚未定论谜团的科学好奇和探索。

    • ¥31.9 ¥68 折扣:4.7折
    •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   ( 501 条评论 )
    • 马识途 /2023-06-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再现西南联大甲骨文课堂,品读甲骨文之美。文化巨匠马识途系统整理唐兰先生 成一家之言 的甲骨文研究试稿。 时隔80余年,马识途回忆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时光。以甲骨文为媒,追忆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 的大师风华。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大师眼中甲骨文的种种魅力;以亲历者的视角,传承西南联大的血脉与精神。

    • ¥43.1 ¥89.9 折扣:4.8折
    • 文字文献探论
    •   ( 109 条评论 )
    • 魏宜辉 /2024-02-01/ 中西书局
    • 本书为魏宜辉先生的**学术论著,分 文字构形与演变探论 金文探论 简帛探论 文献探论 玺印探论 盟书及古文探论 六章,共收录论文34篇,内容涉及古文字构形研究、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古书、玺印研究、传抄古文研究等。研究内容涵盖了作者二十余年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领域。在文字研究部分,作者着重于文字构形的分析,有不少新解与突破。在出土文献研究部分,作者着重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印证研究,利用出土文献的研究成果解读传世古书中存在的问题。本书可供古文字、出土文献、中国古代史等领域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及参考。

    • ¥49 ¥98 折扣:5折
    •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丝路物语书系
    •   ( 268 条评论 )
    • 贺辉|责编:张正原|总主编:李炳武 /2020-12-01/ 西安
    • 一千五百年前,气势如虹的拓跋魏王朝南迁中原,揭开了洛阳城南伊阙 造像的大幕。数百年的光阴里,洛阳城南的伊水.,集结了中古世纪以来中国. 的石刻艺术家,斧凿声声,不 于耳,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龙门 造像艺术。穷尽造化之力的石窟造像,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东方造像艺术的.水准。 、民族、语言、文字的天才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动人心魄……

    • ¥30.9 ¥78 折扣:4折
    • 敦煌艺术的第二巅峰——榆林窟
    •   ( 68 条评论 )
    • 邢耀龙 /2023-09-01/ 西安出版社
    • 榆林窟作为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艺术风格独特。榆林窟比莫高窟的开凿晚三百多年,但其营建历经一千二百多年,是敦煌艺术生命的延续。多年来,学界关于榆林窟的相关研究成绩斐然,但是这些前沿的学术成果距离大众却相当遥远。现在,终于有一本书,以通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这一切。 本书由敦煌学学者、历史新锐作家邢耀龙全新创作,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书中利用大量高清图、线描图、指示图以及鲜活的文字,具体呈现了榆林窟所表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并结合作者自身的守窟经历和学术研究,向读者详细解读了敦煌艺术语言和人文精神,以及其与 大敦煌 大历史 的呼应联系。本书精美装帧、全彩印刷,让每一位读者全面地了解榆林窟、认识敦煌!

    • ¥39 ¥78 折扣:5折
    • 长安志·长安志图
    •   ( 149 条评论 )
    • 宋敏求 李好文 /2022-05-01/ 三秦出版社
    • 长安志二十卷,北宋宋敏求撰;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撰。 《长安志》,中国现存早的古都志。全书20卷,写成于宋神宗熙宁八、九年间,记述长安的坊市、街道、宫室、官邸、雍州俯县的政治,官员的职务,地方上的河渠、关塞、风俗、物产等,记载比《两京新记》详过10倍。另付图3卷,系元代李好文编制,括城市图、官坊图、古迹图和农田水利图等多幅。清人将图并入《长安志》,图名由《长安图记》改为《长安志图》。此书对研究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 鉴于唐代韦述编撰《两京新记》只叙长安古迹,宋敏求决定另创体例。他编搜与长安有关的历史实录、传记、家谱、古志、古图、碑刻、笔记等,整理编撰成书。

    • ¥49 ¥98 折扣:5折
    • 河南博物院(天下之中的文明记忆)/丝路物语书系
    •   ( 185 条评论 )
    • 林晓平//刘芳|责编:吴革|总主编:李炳武... /2019-11-01/ 西安
    • 每一件文物的诞生、发展、嬗变囊括于字里行间,折射出每一段故事蕴含的秩序、信仰、观念。用物质记录我们文明的博大,积淀我们文化的自信……这是一部荟萃民族智慧之作。本书选取河南博物院精品文物四十余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本书图片精美,文字通俗易懂,融入现代科技,手机扫码实现边听边看,是一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的、面向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通俗读物。

    • ¥30.9 ¥78 折扣:4折
    • 陕西历史博物馆(盛世文化的半壁江山)/丝路物语书系
    •   ( 284 条评论 )
    • 编者:庞雅妮|总主编:李炳武... /2018-11-01/ 西安
    • 李炳武主编的“丝路物语”书系每册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 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可尽情观赏汉代桑蚕基地的鎏金铜蚕,饱览敦煌石窟飞天的婀娜多姿。聆听丝路古道上的声声驼铃——这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恒久魅力。感受始皇地下军团的烈烈秦风,惊叹西汉“马踏匈奴”的雄浑奔放,仰慕大唐《阙楼仪仗图》的盛世恢宏——这又是一部积淀文化自信的启智之作。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 是一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著。 《陕西历史博物馆:盛世文化的半壁江

    • ¥34.9 ¥88 折扣:4折
    • 拾光纪——考古打开的时间胶囊
    •   ( 4 条评论 )
    • 丁雨 /2024-12-01/ 文津出版社
    • 《拾光纪 考古打开的时间胶囊》集结了考古文博作者丁雨20篇现场观展与展评文章,通过分享十余个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文物展,述说了中华文明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独特性,展示了文明的多元统一。本书中所述各个展览都以考古发掘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历史感,作者以文图结合的方式,一一讲述各种考古成果展、文物展的内容、故事背景和策展思路,仿佛古人不经意留下的 时间胶囊 被考古工作者无意间打开,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古代人的审美喜好等徐徐展示给现在的人们。本书亦收入少量作者对考古相关书籍、纪录片的评论以及对考古现场的介绍,从考古一线工作者的角度展现考古工作和考古人真实的喜怒哀乐。

    • ¥44 ¥88 折扣:5折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3: 洞穴中的心智
    •   ( 386 条评论 )
    • (南非)大卫·刘易斯-威廉斯 著,汉唐阳光 出品,万山 译 /2023-07-03/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冰河时代晚期的人类在西欧洞穴深处创造的艺术引起了后人的敬畏和惊叹。关于远古人类的心智,这些描绘在拉斯科、肖维和阿尔塔米拉等洞穴岩壁上的动物和符号,能告诉我们些什么?这些精致而成熟的图像似突然涌现一般走进了人类的故事? 本书为图像创作和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迄今最合理的解释。作者巧妙地将自己毕生从事的人类学研究与最新的神经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对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并开始创作艺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说明。这是一部出色的 侦探作品 ,为破解人类最早祖先的艺术谜团,以及我们自己的意识和经验的本质,提供了线索。

    • ¥49 ¥98 折扣:5折
    • 考工记名物图解
    •   ( 486 条评论 )
    • 李亚明 /2019-10-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考工记名物图解》秉承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的宗旨,汲取文物考古成果,是对《考工记》原典的图文解读。《考工记》是我国*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和工艺美术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全书记述了陶工、制车、木工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并包含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本书配有1000多张高清图片,与原典、注释、译文同步对应的方式对考工记进行图证,类聚名物,图文并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解读,便于读者理解和鉴赏。

    • ¥38 ¥76 折扣:5折
    • 云冈石窟(彪炳千秋的北魏佛国)/丝路物语书系
    •   ( 161 条评论 )
    • 李立芬//郭静娜|责编:张正原|总主编:李炳武 /2020-12-01/ 西安
    • 拓跋鲜卑起源于漠北,在忍受恶劣气候的同时,他们不忘进取。在茫茫草原中,金戈铁马,一路东行。也许是他们开疆拓土的精神,又或是他们无所拘束的性格,让异域文化在北魏平城大放异彩,并为云冈石窟染上了浓重的色彩。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部史书,在近1600年的风雨中留存至今。行走在窟群中,仿佛回到了平城的街道,看着熙攘的人群,似乎还听到了商贩的叫卖声。伎乐手持乐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飞天身披佩帛在石窟中翩翩起舞。天竺、龟兹等地的西来乐器为佛乐增添了别样的异域风情,还有平城的商人、僧侣、乐伎、工匠……他们的身影永远镌刻在了石壁上。

    • ¥30.9 ¥78 折扣:4折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
    •   ( 2 条评论 )
    •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黄德宽 徐在国主编 /2024-12-01/ 中西书局
    • \\\"【内容简介】:《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是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的整理与研究之作,展现了先秦时期《诗经》文本的面貌,为研究中华早期经典文献提供了重要依据。自这批竹简公布以来,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是一部基于《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整理与研究的学术普及著作,由黄德宽教授、徐在国教授带领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团队编写,采纳了学界 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本书内容由“释文”“注释”“参考文献”“图版”四部分组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释文部分分为“严格隶定”和“宽式释文”两种形式,既能尽可能保留竹简文字的原貌,又能提供便于阅读的释文,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注释部分由浅入深,每首诗的释文与注释后,均附有对应的《毛

    • ¥31.7 ¥68 折扣:4.7折
    • 表里山河的交响史诗 山西博物院
    •   ( 112 条评论 )
    • 编者:张慧国|责编:何岸//杨柳 /2021-12-01/ 西安
    • 山西博物院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遍布于山西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有如镶嵌于历史长卷中的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本书撷取博物院文物之精华,涵盖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瓷器、壁画、塑像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一览雄踞黄土高原的三晋之瑰宝,探并触摸索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脉络。

    • ¥30.9 ¥78 折扣:4折
    • 夏商周考古
    •   ( 95 条评论 )
    • 刘绪 /2021-04-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中国考古学六讲之一,刘绪先生所著,主要讲述夏商周的考古发现,陶器、青铜器的生产制造等等。 全书分六个章节,从考古学角度探究夏商周的文明发展情况,诸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偃师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关系,郑州二里岗文化与商朝的关系,西周疆域的四至与墓葬、青铜器的分布范围,陶窑结构与陶窑烧制技术的演变,青铜器式样的变化,殉狗和棺下腰坑的习俗,等等。本书也有助于非考古学专业的人士了解夏商周文明的演进,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49 ¥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