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河姆渡文化是浙江省境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本书全面介绍了20世纪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概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8幅及插图47幅,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这一领域内的工具书。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以时代为序,详细论述了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发现的大量纺织品、纺织工具等,对其所反映的各个历史时期纺织品的工艺特点及技术水平进行了相对深入的分析,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纺织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书中配彩图7幅、插图53幅。
本书是“山西国宝故事”系列图书中的一种。本书的主角是中国目前现存 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作为我国现存 早的木构建筑,其建筑形态和结构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活化石,是可参照的范本。本书作者从古建筑构造的角度解构南禅寺大殿,带领读者认知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术语与构造;并对南禅寺现存的一堂唐代彩塑进行了详尽的展示与论述。从建筑与附属艺术的不同角度,展现南禅寺作为 国宝的魅力。
本书是一部介绍山西洪洞广胜寺的普及读物。山西大学张俊峰教授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主要分三个部分讲述了广胜的飞虹琉璃塔、国宝奇珍赵城金藏、精美 伦的壁画等。他用轻快明朗的语言风格娓娓讲述了广胜寺的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挖掘广胜寺的文化价值,展示了广胜寺独特的魅力,为读者了解广胜寺、深游广胜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途径。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罗宗真编著的《魏晋南北朝考古》全面综述了20世纪魏晋南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书中文字翔实,并配有彩图7幅,插图45幅。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回顾了20世纪龙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展示了中国文明起源期这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并探讨了一些前沿性的学术问题。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34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宋元明考古相对于其他断代考古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秦大树编著的这本《宋元明考古》简要回顾了20世纪宋元明考古的开创与发展历程,主要涉及各类城址、陵墓和制瓷以及其他手工业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系统地展示了这门学科的概貌。正文约20万字,配有彩图10幅、插图42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是了解与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推荐工具书。
本书是“山西国宝故事”系列中的一册,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切入点,用散文化、艺术化的笔触,通俗而充满文艺色彩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遥古城的结构美、建筑美、文化美、艺术美,深入挖掘了古城文物背后的故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罗宗真编著的《魏晋南北朝考古》全面综述了20世纪魏晋南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书中文字翔实,并配有彩图7幅,插图45幅。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在阐明中国岩画的题材内容、表现技法及发现情况等内容的基础上,又按分布区域及类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记述,并提出了相关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配彩图7幅、插图43幅。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2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全书内分4卷,考证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一书中经、史、子等各类书的真伪。例如,书中考证《周礼》、《忠经》、《庄子》、《山海经》、《尔雅》、《国语》等不伪,《古文尚书》、《孔子家语》、《西京杂记》、《十六国春秋》、《元经》等则为伪书。
书稿是"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一百年丛书"中的一个分册.红山文化是迄今为止所见内蒙古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分布着相当数量的聚落和聚落群.各个地区发现的遗迹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房址、墓葬、庙、坛、家等,聚落规模从数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可分为大型中心聚落、中型次中心聚落和小型普通聚落.其中,牛河梁遗址群规划统一、布局有序,有祭坛、女神庙、积石家等标志性建筑,积石家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表明等级制度已确立.苏秉琦先生根据牛河梁遗址的突破性发现,提出"探索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这一重大课题.本书分为六部分,对红山文化的房址、墓葬和积石家、古国、聚落形态及牛河梁遗址群进行了探讨.
《考辨苏州》一书辑录了苏州文史专家张英霖先生自1978年从事文博工作以来的一些文章。考辨的是有关苏州的历史文化,涉及古城保护、文化研究、地图地名、园林胜迹、文史掌故等各个方面的诸多疑惑。资料翔实、准确,论述客观、公允,体现了一个文史专家严谨的作风,也表达了作者热爱苏州古城的拳拳之心。
本图为《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地图》系列中的一张,《爨底下村图》依托于文史、考古等资料,按照《居庸关实验图》的风格对爨底下村地区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体绘制。正面是爨底下村历史建筑群全图,背面是与爨底下村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重要历史文物等介绍。本图的绘制和出版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对宣传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镇馆之宝”系列,是“博物馆之旅”大系列中的分类介绍中国国内博物馆的一个分支。作者具有多年博物馆工作经验,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参观人群,把向参观者解答最多的“这个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为什么是镇馆之宝”等问题,梳理成书。主要内容是介绍博物馆,介绍每个馆大约5-10个镇馆之宝——历史、特点、价值和故事,以及一个博物馆很好的参观线路作一个完善的介绍。按照博物馆的分类,本书是“国家馆”部分。
“镇馆之宝”系列,是“博物馆之旅”大系列中的分类介绍中国国内博物馆的一个分支。作者具有多年博物馆工作经验,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参观人群,把向参观者解答最多的“这个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为什么是镇馆之宝”等问题,梳理成书。主要内容是介绍博物馆,介绍每个馆大约5-10个镇馆之宝——历史、特点、价值和故事,以及一个博物馆很好的参观线路作一个完善的介绍。按照博物馆的分类,本书是“国家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