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中国早期文明丛书)2024年度中国好书
    •   ( 141 条评论 )
    • 李新伟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国家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国家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9 ¥118 折扣:5折
    • 马王堆考古手记
    •   ( 463 条评论 )
    • 侯良,侯弋 /2024-04-18/ 中信出版社
    •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 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 择一事,终一生 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堪称稀世珍宝,可以衍生出独立的学问,如帛书、帛画、简牍、漆器等。本书由湖南博物院提供高清文物图片,带来仿佛亲临现场的观赏体验,更从博物馆学的

    • ¥74.3 ¥99 折扣:7.5折
    • 吐鲁番考古手记
    •   ( 164 条评论 )
    • /2024-08-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历经沧桑变化。火洲沃土,遍地古迹,是极为丰富的 露天考古博物馆 。有 新中国新疆考古拓荒人 之称的王炳华教授,以深厚的历史学养与考古经验,将古代遗址、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道来,勾勒出吐鲁番大地上曾展开过的生活图景、历史风云与文化精神。

    • ¥56.3 ¥75 折扣:7.5折
    • 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
    •   ( 15 条评论 )
    • 信立祥 著 /2024-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共九章。分别阐述了汉画像石出现的社会背景、区域、研究简史,以及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手法、题材及分类等。总体来说,本书已经涵盖了有关汉画像石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学术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书作者讨论了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提出画像石的等距离散点透视构图法和焦点透视构图法,并分析了画像元素的图像学意义,这些分析视角直至今仍有较强的跨学科指引性。

    • ¥103.5 ¥138 折扣:7.5折
    • 中国铜镜图典(修订本)(全二册)
    •   ( 414 条评论 )
    • 孔祥星,刘一曼,鹏宇 编著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铜镜图典》是研究中国铜镜的重要指南和资料参考,特点有三:一,充分收集考古出土的铜镜资料,突出了资料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将近千面的考古出土铜镜和传世的重要铜镜集中整理,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知识性。第三,从考古学的年代学、类型学视角为基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此次修订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原版中发现的铜镜时代、纹饰、铭文等错误之处进行修改。 二、充分吸收铜镜研究的新成果,提高本书的学术水平。 三、新版比原版增加三分之一的资料,弥补了原版薄弱或空缺的部分,使其更全面的反映中国古代铜镜的时代特点、类型、纹饰和铭文的丰富性。 四、提高图典的科学性和精美度。尽量利用文博考古单位出土和收藏的铜镜代替一些著作中收录的传世铜镜,以新收集的一些精美拓片取代图像模糊、品相不好的照片。

    • ¥259 ¥518 折扣:5折
    • 明初官窑考
    •   ( 114 条评论 )
    • (英)白兰士敦 著 /2021-09-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明初官窑考》(英文题名Early Ming Wares of Chingtechen),是由英国学者白兰士敦于1938年编撰而成,由北京法文图书馆印制发行,首次印刷仅650册。该书作为西方部系统研究中国明初官窑瓷器的论著,参引价值极大。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西方古陶瓷学界、鉴赏界和艺术界的强烈反响和极大轰动,使当时西方各界对陶瓷的关注点由中国外销瓷转向更加精美的明清官窑瓷,并掀起了一股鉴赏、研究明代及其以后官窑瓷器的热潮。可惜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由西方撰写的中国古代陶瓷论著,却没有中文译本,这不能不说是陶瓷研究中的一种遗憾和缺失。有鉴于此,本译著应运而生。白兰士敦于1941年去世,此书英文版已公版。

    • ¥65.3 ¥98 折扣:6.7折
    • 周秦汉考古研究(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
    •   ( 120 条评论 )
    • 赵化成 著 /2023-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 陵墓制度 都城建制 农业手工业 艺术及其他 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书注重长时段的观察,取得了独特的学术成果。诚然,相关的一些研究尚未完成,由此留下了一些遗憾,读者可继续关注作者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文集《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或可弥补本书的部分不足。

    • ¥59 ¥118 折扣:5折
    • 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
    •   ( 3467 条评论 )
    • 罗泰 著,吴长青张莉彭鹏 等 译,王艺等 审校 /2017-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每一部分各有三章,独立成篇,但又互相关联。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前后分别置导论和结语,以起到提纲挈领、总揽全书的作用。全书共有500余页,附有地图20幅、表格32张和图版98幅,还有近千余篇中、英、日文参考文献。《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如何以日新月异的考古资料为证据,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阐述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过程这一重要的历史命题。

    • ¥64 ¥128 折扣:5折
    • 我们这样发现良渚:良渚考古口述史
    •   ( 146 条评论 )
    • 王宁远 /2023-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史前中国, 在考古有所发现之前, 是一片神秘的沉默地带。 中国考古 学者用手铲, 用探方, 一点一点刮剔出史前中国的真相,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 考古学界, 公认是良渚做得最好,取得的成果最显著,经验与模式最值得讲述与 借鉴。 口述史将良渚考古发现史,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阶段,邀请这四个历史阶段 的领军人物进行讲述,避免了考古报告的枯燥艰涩,用通俗的口语,娓娓道来良 渚考古发掘的大幕是如何被渐渐揭起,并说明良渚如何从一个沉默的普通江南小 镇, 一跃成为实证中国 5000 年历史的圣地。

    • ¥72.9 ¥128 折扣:5.7折
    • 彩陶之路——考古所见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亚欧世界体系
    •   ( 110 条评论 )
    • /2023-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早期亚欧世界体系的论文20篇。提出全新世以来亚欧大陆存在东方、西方和北方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为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认为距今5000多年开始的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正好对应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提出 彩陶之路 的概念,认为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还从亚欧世界体系和比较文明的角度,提出亚欧大陆的彩陶时代大致对应前文明社会。

    • ¥88.4 ¥108 折扣:8.2折
    •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
    •   ( 64 条评论 )
    • 曲彤丽 /2023-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动物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介绍了针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特点、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特点而开展动物考古研究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旧大陆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从肉食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骨器生产以及象征行为等方面认识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史前人类生计策略、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阐释旧石器时代人类适应行为的区域多样性、现代人的出现与发展、早期复杂社会关系的出现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 ¥62.7 ¥110 折扣:5.7折
    • 画境中州: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考
    •   ( 15 条评论 )
    • 温海清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温海清《画境中州 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考》是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专研著作。聚焦于金贞祐初年(1210年代)至至元初年(1260年代)华北地方行政建置发生激烈改易的现象,对该区域内所涉各层级(中书腹里、路、府、州、县)之建置与区划的历史变迁状况进行细致的考释和分析,力图将关键的演变环节如实地复原出来,以期呈现元代地方行政建置之特质,并究明其在唐宋明清间的起承转合之地位。尤其留意外来因素在金元之际华北地方行政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 ¥79 ¥158 折扣:5折
    • 马王堆帛书研究
    •   ( 705 条评论 )
    • 陈松长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大批西汉帛书。这批帛书不仅数量多达10多万字,50余种文献,且在形制上次向世人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文献类帛书的原始面目。 本书是对马王堆帛书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举凡形制、性质、分类、帛图、书法艺术及其中的《易传》、《刑德》、《阴阳五行》等,均进行了深入精辟的释读、考证、辨析和探讨,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史、书籍史、国学及古籍整理诸领域研究均有重要的贡献。

    • ¥148.5 ¥198 折扣:7.5折
    •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
    •   ( 278 条评论 )
    • 严文明 著 /2021-01-01/ 文物出版社
    •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收录了严文明先生关于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文明起源的文章,从长江流域系列考古发现出发,把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之过程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相联系,并从世界文明的高度探讨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区别。《长江文明的曙光》于2004年出版之后,历经15年,相关考古发现有新进展,对长江文明的认识有了变化,严先生据此进行增改,出版增订本。

    • ¥55.8 ¥98 折扣:5.7折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467 条评论 )
    • [英]奥里尔·斯坦因巫新华 译 /2022-02-01/ 商务印书馆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敦煌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作品,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素材之一。书中有玉门关长城遗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等内容,是我们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可多得的佳作。

    • ¥51 ¥68 折扣:7.5折
    • 红墙纪事(上、中、下)【正版书籍】
    •   ( 18 条评论 )
    • 李健 /1997-09-01/ 中国言实出版社
    • 本书以中南海为轴心,以建国以来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生动而详尽地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世界,准确而清晰地再现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 ¥69 ¥112.6 折扣:6.1折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商)
    •   ( 280 条评论 )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博收藏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这些著名的商代铜器。除此之外,国博共收藏有600余件商代青铜器,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种类丰富,每类均收藏有典型器物,体系比较完整。本书全面梳理了国博藏商代青铜器,精选159组藏品,以青铜容器为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商)》既收录了见于以往著录的四羊方尊等国之重器,还首次发布了一些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青铜器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商)》按时代分期先后依类别编排,每种类别中的器物造型多样,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340 ¥680 折扣:5折
    • 隋唐考古
    •   ( 17 条评论 )
    • 冉万里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隋唐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历史时期考古学,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下启宋元考古。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各类遗迹与遗物数量多且丰富多彩。遗址类有世人瞩目的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洛阳城遗址等;遗物类有色彩绚烂的三彩器、金银器、各类栩栩如生的造像以及反映“丝绸之路”繁荣的异域遗物等。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唐雄风”的理解,触摸隋唐文化的脉搏,更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征。

    • ¥219.7 ¥328 折扣:6.7折
    • 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
    •   ( 48 条评论 )
    •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2023-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 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 本书为 玉耀长河 凌家滩文化展 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 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 、 文明对话 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

    • ¥223.5 ¥298 折扣:7.5折
    •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平)
    •   ( 338 条评论 )
    • (意)法切那,(意)菲利真齐 编著,魏正中,王姝婧,王倩 译 /2021-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稿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首次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佛教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 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兵器、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 本书旨在为国内犍陀罗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增添一项资料工具,亦可为中国佛教考古和艺术领域编纂类似的工具书提供一个范本。

    • ¥66.1 ¥116 折扣:5.7折
    • 本雅明档案
    •   ( 673 条评论 )
    • 瓦尔特·本雅明档案馆 编,李士勋 译 /2019-09-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为德国文学家、思想家,本雅明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 欧洲*后一位知识分子 。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本书搜集整理了本雅明*有价值的一些档案文献,从细节处呈现本雅明的一生,既有趣又有料,很有可读性。

    • ¥72.4 ¥108 折扣:6.7折
    • 拾遗录——出土文献研究
    •   ( 165 条评论 )
    • 白于蓝 /2019-07-01/ 科学出版社
    • 本書收?h作者?W?g論文三十六篇,依據研究内容,大?w可分爲文字考釋、文句解?x、竹簡編聯、古書校?x、古史校考和古器物研究等六個類型。研究材料上至甲從骨文、金文、戰國簡帛和古?t印,下至秦?h簡帛,大?w涵?w了作者二十?N年來所從事研究工作的基本?I域。研究方法上,各篇論文嚴格遵守將地下出土新材料?c傳世文?I相互印?C的“二重?C據法”。在出土先秦文?I?I域,文字考釋是相?P研究的重要基石,因此文字考釋也是本書多數論文的研究重?c。

    • ¥73.5 ¥98 折扣:7.5折
    • 宋代墓志辑释
    •   ( 208 条评论 )
    • 郭茂育刘继保 著 /2016-02-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宋代墓志辑释》文字使用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在释文时,凡墓志中出现的碑别字、俗体字、异体字、讳字则依正字录之。 《宋代墓志辑释》编排依志主葬期先后为序,葬期早者在前,晚者在后。无葬期可考者,依卒年为序排列。有年无月者列于该年之末。 志石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和出土过程中形成的刮痕、石花等,字迹无法辨识者,录文中均用 口 标出。 为了便于检索,志主名讳均标注在志文首行 () 内。 例如:宋故恒农杨公(光赞)墓志铭。 《宋代墓志辑释》收录之墓志,为保持原貌,目录、释文、图版说明均用原首题。无首题者,由作者自拟标题。如《杨日休墓志铭》,为作者自拟。 《宋代墓志辑释》主索引依四角号码顺序排列。索引中志主后的数码为图版和释文的序号。

    • ¥321.6 ¥480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