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珍藏版)古代建筑·石刻艺术
    •   ( 149 条评论 )
    • 赵力光 著 /2018-01-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古代建筑 石刻艺术 珍藏版)》是我国*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展示西安碑林九百多年历史珍藏的图书,内容涉及碑林现存古代建筑及所藏数百座碑石和数十件石刻艺术珍品,详尽诠释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隐藏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古代建筑 石刻艺术 珍藏版)》卷主要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古代建筑及馆藏画像石、陵墓石刻、佛教造像等。

    • ¥48 ¥96 折扣:5折
    • 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珍藏版) 碑石(中唐-民国)
    •   ( 69 条评论 )
    • 赵力光 著 /2018-01-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 碑石中唐-民国(珍藏版)》是我国*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展示西安碑林九百多年历史珍藏的图书,内容涉及碑林现存古代建筑及所藏数百座碑石和数十件石刻艺术珍品,详尽诠释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隐藏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卷主要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中唐-民国时期的碑刻珍品。

    • ¥43 ¥86 折扣:5折
    • 汉画四神图像
    •   ( 147 条评论 )
    • 程万里 著 /2012-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汉代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四神图像逐步兴盛,并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四神图像》中汉画四神图像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四神图像系统,并在构建汉画四神图像志的基础上,对其图式及构成元素进行剖析与探究,同时对其主题及流变进行文化释读。

    • ¥39.7 ¥55 折扣:7.2折
    • 龙凤艺术
    •   ( 224 条评论 )
    • 沈从文 著 /2013-09-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共收录作者48篇研究论著,这些论著考证严密,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的成果集成。研究既严谨务实,文笔又清新可读,处处显示大家风范。张充和女士说, 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沈从文先生文物考古方面论文的价值。此书值得珍藏。

    • ¥33.4 ¥49.8 折扣:6.7折
    • 九色鹿·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   ( 873 条评论 )
    • 练春海 著 /2019-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 艺术考古 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 艺术考古 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全书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艺术考古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 ¥45.8 ¥68.8 折扣:6.7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西部卷·甘肃分卷
    •   ( 110 条评论 )
    • 包艳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34.6 ¥48 折扣:7.2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总论卷
    •   ( 91 条评论 )
    • 汪小洋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6.2 ¥64 折扣:7.2折
    • 理论、方法与实践——美术考古与大足学研究
    •   ( 20 条评论 )
    • 秦臻 主编 /2014-09-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大足石刻与大足学”基于学术史梳理与学科构建等基础理论问题。对大足石刻文化背景、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方位解读(《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大足石刻》)。从学科构建实践者角度出发,从大足学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多方面给予其进行阐释与说明(《“大足学”的构建与实践》)。以敦煌学发展为参照,对大足学的构建可能性进行探讨(《从敦煌学的发展看大足学的建构》)。 “石窟寺艺术与美术考古”立足学术前沿和学术界所关注热点问题的探讨及学术成果介绍。展现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与嬗变的过程(《中国佛教艺术源流概述》)。通过考古发现来揭示西藏西部佛教遗存在佛教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西藏西部佛教美术》) 。 以“长安样式”的形成与传播认识唐代佛教艺术风格的成因与特征,探讨巴蜀唐宋时

    • ¥39.3 ¥48 折扣:8.2折
    • 南宋石雕
    •   ( 54 条评论 )
    • 杨古城龚国荣 著 /2006-12-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包括南宋墓前石刻、南宋墓前石刻的文化两篇。内容包括鄞东史氏家族墓前石刻、鄞东其他望族墓前石刻、墓葬石刻与堪舆学、浙东王公大臣墓前石刻中的主要石像生等。

    • ¥44 ¥88 折扣:5折
    • 龙凤艺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无 /2013-09-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这部集子收录的是沈从文先生关于文物与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配有多幅精美插图,四色印刷,为凌宇所选《沈从文集》中的一卷,是沈从文先生后期的重要作品。 张充和女士说,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沈从文先生文物考古方面论文的价值。

    • ¥35.9 ¥49.8 折扣:7.2折
    •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
    •   ( 90 条评论 )
    • 马新广 著 /2012-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力图对唐五代佛寺壁画文献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为此,《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在结构上分上、下两编。上编从绘画史、佛教史、文学史的角度,对唐五代佛寺壁画及其相关资料作一分析研究。下编则依据文献,考录唐五代时期佛寺壁画的位置、作者、内容;并按照壁画的地域分布,辑录唐五代时期所存佛寺壁画。《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虽以上编为分析论证、下编为文献辑录,但二者紧密相关、互为依托。下编为分析论述之基础,上编为文献资料之总结。

    • ¥37.6 ¥49 折扣:7.7折
    • 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
    •   ( 17 条评论 )
    • 李淞 著 /2002-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主要论述了唐代和南北朝时期以长安爲中心的陕西及中原地区美术遗迹,内容包括佛教图像和道教图像等。作者立足于实地考察和实证的方法,围绕著艺术作品的行程与内容,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中国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的交融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随文约三百幅插图,从而使该书具有了图文并茂的效果。

    • ¥49 ¥58 折扣:8.4折
    • 中国岩画发现史
    •   ( 92 条评论 )
    • 陈兆复 /200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这本书里发表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混合经济”民族的作品,这大概是中国岩画的主要部分。 一个古老的现象,就是围绕着太平洋沿岸,人面像岩画分布在一个广阔的地区。这些类似魔鬼的形象,有时长角及其他动物的器官,在脑袋上,经常带着一圈光环,或者戴着一顶帽子,令人注目的是两个大眼睛,一般是圆的,大得与脸庞不成比例。 在没有了解到中国领土上的人面像岩画以前,人们曾猜测,这些岩画是由一个采集、狩猎民族,或早期的耕作民族所作,描绘的是长着无所不见大眼睛的人兽祖先的神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保护者肖像。 岩画对于探寻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解释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都是极其宝贵的材料。本书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

    • ¥31.1 ¥38 折扣:8.2折
    • 楷书鲁迅诗集(平) 文物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房弘.毅 /2006-06-01/ 文物出版社
    • 基本信息 书名:楷书鲁迅诗集 定价:40.00元 作者:房弘毅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5010193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鲁迅诗作三十八题四十六首,附录十二题十九首,是一部全面展现鲁迅诗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的专集。 郭沫若曾说过: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 鲁迅诗稿 序》)鲁迅的这些诗作,绝大部分他本人未交付发表。1935年杨霁云收集到十三题十四首,经鲁迅作了若干文字修饰,编入《集外集》;其余作品均为后来《鲁迅全集》编者多方搜求所得,分别编入室外集拾遗》和室外集拾遗补编》。这样,鲁迅诗歌便成为他的创作成果的组成部分而为世人看重。鲁迅的诗作,笔墨深沉,内涵厚重,意境广阔,技巧娴熟,堪称诗

    • ¥31.2 ¥40 折扣:7.8折
    • 清末民初的石印术与石印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
    •   ( 261 条评论 )
    • 杨丽莹 著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石印术是十八世纪末西方人发明的一种平版印刷术,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一度取代雕版印刷成为当时出版业的主流技术,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本书以考察这一印刷技术的特点为切入点,专注于考察在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激荡下,印刷技术的变革对中国传统书籍出版文化的影响。 本书是目前国内*部研究中文石印技术与书籍的专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计八章。*部分重点考察石印术在欧洲发明的背景、过程、特点及应用情况,厘清不同石印方法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与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术、西方铅印技术的关系,以便更为清晰地了解石印术在中国被接受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以上海地区的石印业为中心,对石印术在中国的传播展开全面调查,尝试勾勒石印术在清末民初的发展历史轨迹,考察印刷技术的变革对出版事业的影响,发

    • ¥38.7 ¥68 折扣:5.7折
    • 从考古学到美术史
    •   ( 83 条评论 )
    • 郑岩 著 /2012-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以众多考古发现中的壁画为研究对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民间生活画卷。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大致可以反映作者郑岩过去二十多年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情况。

    • ¥49.1 ¥60 折扣:8.2折
    • 重塑往昔 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4 条评论 )
    • 练春海 /2019-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考古”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全书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艺术考古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 ¥44.3 ¥68.8 折扣:6.4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中部卷·河南分卷
    •   ( 87 条评论 )
    • 姚义斌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4 ¥61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