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著的《甲骨军事刻辞整理与研究(精)》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 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本书为《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 2009,商务印书馆)的续集,选编作者2008年以来发表的同类主题的论文49篇,分为 新出简帛与古文字考论 新出简帛与古文献研究 评论及其他 三个部分。古文字考释资料从商代甲骨文跨越到东汉简牍,囊括了整个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所收文章既有严密的考释文章,也有学术史的回顾,又有对名家研究成果、学界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本书内容以古书与古书版本、藏书史等研究为主,是作者从事古籍善本研究的精选。 部分“典籍校勘与考述”,主要针对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汉书》《后汉书》标点分段的存在的问题逐一辩正,并对《后汉书》帝纪编纂中的时间脱漏与记事重复等问题受此指出,分析其致误的原因;对《太平御览》所引《唐书》的来源作出推测,纠正某些新说的不足;存世《永乐大典》皆为嘉靖年间抄录的副本,当年抄录副本的人都有哪些?本部分做了考证。本部分 末一篇对古代植棉与棉纺史的一条新材料及其史料价值做了分析。 第二部分“古书制度和古书版本、印刷”,首先对古书中存在的计字尾题现象进行了梳理,指出其存在的意义。其次对数十种善本古籍做了解题。第三,利用文书学的方法,对古书中公文纸印本的断代提出了可以遵循的方法与依据;对明代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系列学术论丛。全书收集10余篇论文,分别对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及敦煌文献等出土文献进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难度较大,内容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书刊发的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则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 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论证严密,体例规范,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该书内容丰富完整,作品具有原创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呈现了对出土文献研究的新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李发著的《甲骨军事刻辞整理与研究(精)》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 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1973年底,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一批及有价值的古代帛书,此即见于著录而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经成书于我国早中期。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使人们对于在百家争鸣中取得思想界主导地位的黄老学派的发展线索,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评价。 作者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黄帝四经》做了深入考察、阐释。帛书《黄帝四经》是研究先秦黄老道家的重要文献,本书给与了详尽的解释。全书四大篇,分述《黄帝四经》的四大部分。每篇下列解题,每小节下列内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释、今译、阐述组成。书末附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校定释文 ,据此读者可以更具体、更明确地了解四经的文义和思想底蕴,从而对先秦道家发展的脉络关系有新的认识,对先秦各学派之间的流脉关系有
近年简帛出土古书颇多,有关一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许多思想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然而对于相同篇章,诸家说法差异较大,甚至有多达二三十种意见者。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诸家说法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诸家说法之所以看似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说,却相去万里、互相矛盾,是因为我们在用同样的几种研究方法作推导、得结论,而论者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故意立异,标为新说,多不能涵摄诸家,圆融无间。探本寻源,其实恰恰是论者作为根据的那些研究方法本身有问题。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大体按照问题出现的先后,选取信阳楚简、简帛《五行》、帛书《二三子问》、帛书《易传》、秦简《为吏之道》、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上博简《子羔》诸篇、上博简《鬼神之明》、上博简《慎子曰恭俭》几篇学界讨论颇多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