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   ( 38 条评论 )
    • 韩建业 /2025-01-3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涉及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发展机制、文化格局、文化基因、文明化进程,以及黄河中游尤其是中原地区的特殊地位。作者认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或者早期中国文化圈起源于距今8000多年前,形成于大约距今6000年前,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中心,有着 一元 宇宙观和 多支一体 的文化格局,积淀出 敬天法祖 观念和整体思维、诚信仁爱、和合大同等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文明长存于世的根本原因。

    • ¥44.5 ¥89 折扣:5折
    • 清华简《金縢》集释
    •   ( 130 条评论 )
    • 黄甜甜 著 /2024-06-01/ 中西书局
    • 清华简集释丛书 由李学勤先生主编,主要收录清华简各篇文献的集释。本书为该丛书的一种,是十多年来清华简《金縢》研究的总结之作。《金縢》全篇共有14支简,是清华简中唯一一篇亦见于今文《尚书》的 书 类文献,对于古文字研究、先秦史研究和经学研究来说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作者全面搜集整理了《金縢》的研究成果,重新校定释文,并就 简本与今本的对比性研究 《金縢》的文本性质、成文年代和真伪 《金縢》相关史事疏证 简本《金縢》与《尚书》学 等重要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深入地探讨了《金縢》的性质、史料价值、学术史意义及真伪问题。

    • ¥34 ¥68 折扣:5折
    • 唐代金银器研究
    •   ( 436 条评论 )
    • 齐东方 著 /202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直到唐代才令人改观。在中国,金银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制造技艺经历了漫长而缓慢的发展历程,到唐代才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在国泰民安、财富聚集、相对自由的大唐帝国,奢靡享乐之风盛行,金银器物便成了人们的追求。正是此刻, 丝绸之路 兴盛畅通,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金银器物的大量传入,犹如 万事俱备 之后的 东风 一样,为唐代金银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于是,如积累沉淀的巨大能量突然爆发,唐代金银器以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本书研究了唐代及唐以前金银器近500件器物,对每件器物都进行了详细鉴定、深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唐代金银器资料全、研究深的著作。本书费时20年写成。

    • ¥93 ¥186 折扣:5折
    • 史之阙文:出土简牍与战国秦汉社会
    •   ( 137 条评论 )
    • 杨博 著 /202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在疏通出土简牍典籍文字与文本基础上,从出土简牍典籍所见战国秦汉史事的角度,整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与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梳理简牍典籍所述文献稀缺的战国早期史事,辨析秦汉时人对战国早、中期史事的 整齐化 处理,探讨简牍典籍抄本所见秦、汉时期学术图景,以及西汉诸王、列侯制度等相关史事,分析简牍游戏规则、民间信仰等多种记录所体现的秦汉时期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面貌,从而进一步揭示简牍典籍在战国秦汉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 ¥44 ¥88 折扣:5折
    • 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套装2册)
    •   ( 101 条评论 )
    • 张立东 /2024-06-24/ 大象出版社
    •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访谈对象为24位出生于20 4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他们分别是安金槐、黄石林、邹衡、张彦煌、许顺湛、赵芝荃、张光直 、李学勤、李民、方酉生、王克林、殷玮璋、郑杰祥、李伯谦 、李经汉 、杨育彬、高天麟 、高炜、李先登、陈旭、方孝廉、徐殿魁、郑光、饭岛武次。通过他们对夏文化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国夏文化考古的学术史跃然纸上。本书首版于20年前,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内容涉及均有发凡起例之功,一直备受考古学界推崇。本次修订,原貌呈现当时的学界状态,保持学术观点的原真性,体现夏文化探索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I》对18位出生于30 6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李伯谦、刘绪、张松林、董琦、宋豫秦、郭引强、王巍、方燕明、李维明、

    • ¥73 ¥146 折扣:5折
    • 墓葬中的礼与俗
    •   ( 399 条评论 )
    • 沈睿文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重点关注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与具体践行,首次系统辨析了唐宋地理官书《阴阳书》《地理新书》的成书与版本流传情况,揭示了中古墓葬神煞的组合与功能及其连续性,从图与像、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方面具体讨论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蕴含,分析不同政治生态、宗教信仰导致的葬礼差异,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59 ¥118 折扣:5折
    • 南京博物院(全国博物馆文物通识读本)/一本博物馆
    •   ( 422 条评论 )
    • 编者:南京博物院|责编:王萱//赵之鉴 /2022-09-01/ 中国广播影视
    •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 座由 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33年倡议建立。作为中央地方共建的 博物馆、 一级博物馆、 4A级旅游景区,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耕耘与奉献,南京博物院形成了 “一院六馆”展馆布局:历史馆展示“江苏古代文明”;特展馆举办清宫文物特展和文化交流临展;艺术馆分类展览历代绘画、书法、雕塑;民国馆呈现民国一条街,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风情;非遗馆通过小剧场、老茶馆等动态方式展示江苏非遗项目;数字馆以数字技术呈现中华文化的28个片段,带给观众全新体验。“一院六馆”奉献给观众的不仅是文物与展览,而是由众多不同主题的文化空间组成的文化休闲场所,呈现给观众的是全新的博物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体验和感受。 这本书是我们实践理想的一个细节,

    • ¥48.3 ¥99 折扣:4.9折
    • 长安印典—大秦封泥
    •   ( 34 条评论 )
    • 岐岖 /2024-04-01/ 三秦出版社
    • 1.《长安印典 大秦封泥》是一部展示作为秦代官印遗存的秦封泥,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秦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类图书。全书不仅介绍了秦封泥的起源、应用、出土、存藏、价值、研究及其文字特点、艺术风格等内容,还以秦封泥文字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典籍文献与出土文物,展示了秦朝的职官、地理、车马、法律、盐税、医疗、纺织、音乐、传驿、宫殿苑囿、军事制度等秦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书选取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约130枚,以及相关出土文物、考古遗址及示意图等图片近80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而不失严谨的语言风格,为读者了解秦封泥、认知秦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2.关于秦封泥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早期的封泥主要被用来封存货物。秦汉时期是简牍文书流通的鼎盛时期,出于保密的需要,

    • ¥75 ¥150 折扣:5折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
    •   ( 297 条评论 )
    •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 ; 黄德宽, 徐在国主编 /2022-09-01/ 中西书局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收录《仲尼曰》《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本辑包括竹简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注释,以及 附录 (包括 《仲尼曰》与相关文献对照 上博简《曹沫之陈》编联释文 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 )、字形表、竹简信息表等。 《仲尼曰》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由13支完简组成。简长约43厘米、宽约0.6厘米,两道编绳。原无篇题,不分章。简文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1-7号简背有编号, 7、8、12号简背有习字。简文所记孔子的言论共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安大简《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简本的发现,对研究《论语》的成书、流传、文本的发展变化以及孔子思想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曹沫之陈》原有46支简,实

    • ¥400 ¥800 折扣:5折
    • 古玩图鉴:杂项篇
    •   ( 263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有人把古玩杂项收藏比作聚宝盆:聚集珠宝、珍宝、财宝之盆。古玩范畴里面,除陶瓷外,可供上手把玩的工艺藏品,包括青铜器、玉器、家具、绣品等,都可称为杂项。杂项收藏种类多、形制奇、工艺精、范围广,赏玩魅力无穷,增值潜力无限。本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读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品味古玩杂项之美。 《古玩图鉴:杂项篇》共列出12章内容,分别是鼻烟与鼻烟壶,珐琅、料器和琉璃,丝绣与毛毯,造像,扇,名石,焚香用具,蟋蟀盆,古玩琐碎,几乎囊括古玩杂项的方方面面,*后一张特为读者梳理了明清特殊艺术家小传。本书对每种器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包含器物的诞生、发展、原料、制作、品种、鉴别等多种内容,搭配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较好的还原了古玩杂项的历史和品质,为杂项鉴

    • ¥29 ¥58 折扣:5折
    • 曾侯乙编钟(全套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
    •   ( 243 条评论 )
    • 邹衡谭维四 编 /2015-07-01/ 西苑出版社
    •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重器,自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 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本书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邀请各学科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等多个领域对曾侯乙编钟进行诠释,全面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尝试探索尚未涉及的空白领域,是部以全球化视野角度撰写的、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

    • ¥990 ¥1980 折扣:5折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许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书】
    •   ( 9 条评论 )
    • 许宏 著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早期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王朝——夏王朝的

    • ¥14 ¥35.37 折扣:4折
    • 钱币/行家带你选
    •   ( 70 条评论 )
    • 姚江波 编 /2019-12-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本书论述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 月长河,产生了众多的货币造型和不同质地的货币。 本书分别介绍了贝币、布币、刀币、先秦古钱、金币 、银币、石币、银锭、纸币、铁钱等等,并配有精美 的图片,幅细部图,纤毫毕现。和较为详细的参考资 料,供收藏爱好者鉴赏。

    • ¥32.5 ¥65 折扣:5折
    • 中国文物大典(第一卷)
    •   ( 219 条评论 )
    • 王然 主编 /2001-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文物大典(第1卷)》约400余万字,5000余幅图片,其中彩图约4000幅。共三册。内容包括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骨牙角蚌器、竹木器、漆器、铁器、金银器、玻璃器、纺织品、钱币、绘画、书法、雕塑、古建筑17类,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物的各个方面。 全书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文物考古专家编撰。反映了旧、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中华民族古代文物的发展与演变、文物考古的新发现及新成果;许多资料为首次发表,许多内容为它书所未见,所举文物均为精品,具有代表性。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科学性、系统性强,体例新颖,深入浅出,通过断代、分期分门别类地将文物的概貌及其发展演变清晰地表现出来。全书为一部权威性的大型文物工具书。

    • ¥129.6 ¥288 折扣:4.5折
    • 探秘传奇的东方快车
    •   ( 350 条评论 )
    • [法]克莱夫·莱明 /2019-03-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政客、演员、军人、小说家、间谍、明星 他们动人而神秘的故事在这趟传奇的东方快车上纷纷上演:希特勒签署投降书、玛琳 黛德丽邂逅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法国元帅斐迪南 福熙将车厢改造成办公室、阿加莎 克里斯蒂迸发了小说的灵感、华伦柏格在纳粹的眼皮下运走了两万多犹太人 政治阴谋与间谍故事、冒险与爱情、文学与电影,近一百四十年来,东方快车上的故事精彩纷呈,难以讲尽。 但列车的真正历史到底是怎样的?铁路领域的著名历史学家克莱夫 莱明将从其创建、遇到各种运行难题、广受世界知名人士欢迎、深化技术革新到展望未来,再现这被称作 列车之王 与 王之列车 的东方快车传奇。

    • ¥59 ¥118 折扣:5折
    •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刘子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39 条评论 )
    • /2024-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国家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国家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国家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

    • ¥49 ¥98 折扣:5折
    • 江西宋代纪年墓与纪年青白瓷 江西省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江西省博物馆 编 /2016-12-01/ 文物出版社
    • 《江西宋代纪年墓与纪年青白瓷》为江西省近年来宋代纪年墓报告合集,有些内容已经发表,但是《江西宋代纪年墓与纪年青白瓷》仍然有它的学术意义,以专题报告集的形式出版,有利于集中而全面地展示近若干时间以来江西省在宋代纪年墓考古所做的工作,同时,它的推出也必将对学术界重新从整体上考察江西省宋代考古在全国宋代考古中的学术地位提供有益借鉴。

    • ¥389 ¥785 折扣:5折
    • 正仓院
    •   ( 15 条评论 )
    • (日)东野治之|责编:胡圣楠//杨轩|译者:龚婷 /2022-08-01/ 社科文献
    • 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宝物”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正仓院宝物”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正仓院的藏品大量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正仓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原本难以传世之物。作者东野治之教授在本书中将看似寻常的“正仓院文书”与奈良地区出土的木简结合,进一

    • ¥37.6 ¥79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