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地理枢纽/汉译名著本11》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 十六本改变世界 的 巨著 。
《历史的地理枢纽》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
《历史的地理枢纽》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本书讨论的是 人文的风土 ,即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了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特征,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并提出: 世界史必须给不同风土的各国人民留出他们各自的位置 的观点。论述周密,言必有据。
该书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 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地理学界的经典著作。其中《历史的地理枢纽》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十五种书并列,被称为 十六本改变世界 的 巨著 。该书奠定了英国近代地理学的学术基础。作者从地理学角度对历史进行回顾,试图阐明地理和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介绍了欧洲与亚洲在俄国及东欧的接壤地区的自然特征,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枢纽地区的形成和范围,首次从全球角度提出 心脏地带 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枢纽地区、内部或边缘新月形地区和外部或岛状的新月形地带,论述了世界各国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的。该文首次开拓了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 政治地理学。
《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 联合摄制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 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 这本书在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提炼精华,条分缕析,使电视内容得到了完整呈现。书中出现的地名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大到数省区域,小到一条街道,都能找到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故事,勾起那些既精彩又独特的乡愁记忆。
本论考除收入过去发表或未发表的几篇与经济史直接有关的文章外(如海田围垦、水利建设、自然灾害、战乱、疾疫等),还根据福建自身的一些特点,收入一些与此相关的论文,并对一些文章略作文字的修改,以供研究经济史的专家作为参考。福建本为闽越地,是古越族人聚居的地方,自闽越国反汉,闽越人被徙江淮,即成地旷人稀之地,后经北方历代大规模的移民入闽,至宋反成人稠地狭,步人全国*的地区之一。这些移民来自何方?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多数人认为,今闽人主体应属中原人遗留下来的后裔。有人比较慎重,也都认为今天的福建人其主体应由古代中原移民与古代当地土著的后裔所构成。我不同意这些观点和看法,即写一篇《福建人口迁徙论考》的文章,主张福建的移民当是来自江淮两浙赣,后又为此再写《闽人主体当由闽越土著与江淮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一带一路”全面合作的崭新篇章。本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年来创新丝绸之路发展成效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