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册: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时期;第二册:秦 西汉 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 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 辽 金时期;第七册:元 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苏州地处江河湖海间,湖塘密布、河汊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著名的 东方水城 。千百年来,苏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城市最鲜明的特质。为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水文化资源,做靓江南文化的水文章,特编纂本书。本书着眼苏州全市域,从多个方面制作水文化地图若干张,标注相应的文化资源点位、游览线路及注意事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包括地图、古地图、手绘地图、照片、老照片、文字介绍等元素),在文化展示、文化科普、文旅推广、生态环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涵育人人爱水、护水、亲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书既非制图史,也非地图的历史,而是一本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的著作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 人─图像─世界 三位一体的棱镜,折
坦桑尼亚全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于1964年4月26日合并建立,初称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1964年10月24日改为现名。改国名前,举行过全国选国名评选活动,*后内阁选中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 一词分别由代表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词头Tan与Zan,加上斯瓦希里语名词自拉丁语借用的意指地名的后缀一ia构成,意为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起来的国家。坦噶尼喀得名于坦噶尼喀湖。1858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 伯顿来到此湖地区,从当地土著人中调查得知, 坦噶尼喀 源于班图语动词 Kutanganyika ,为 汇合 、 聚集 之意,指无数河流在此汇集成湖泊,许多部落在湖畔聚集生息。桑给巴尔一词则来自于波斯设拉子方言, 桑给 意为黑色人种, 巴尔 意指土地,全名意指黑人居住的地方或黑人的国家。在我国古书中也早有记载,称之为 僧袛 、 层拔
澳门是欧洲商人、传教士和探险者在东亚建立的个居留地。在四百六十多年的交汇过程中,澳门成为联系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本书以古地图为视角,引领读者重温西方人从海上东来后的这段历史,解读全球化早期进程中东西方之间的互动。
这是一本关于苏州这座城市的时尚旅游口袋书。本书力图用最性情、锐的文字,最独特的视角,展示最独特的苏州风物,把最苏州的一面呈现给来苏游客,为游客打开一扇不同以往的,能在不经意间心里微颤的、触摸苏州的新窗口。
《北京历史地图集 人文社会卷》用历史地图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表现了北京市域范围内不同时代人口、居民点、工农业生产、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军事要塞等诸多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老字号、名人故居、宫殿、王府、坛庙、胡同等人文要素的情况。
纽约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作为美国第11个加入联邦的州,纽约州历史丰富。纽约州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7世纪前半叶为荷兰的殖民地,1664年英国占领后更名为“New York”(纽约)。该图反映了北美土著时期、殖民时期及美国独立后等不同时期的纽约州历史。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的大城市。作为地中海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那不勒斯也以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物、美食和音乐而著称。16世纪,那不勒斯成为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巴洛克艺术在这里生辉。该图以鸟瞰图的形式再现了这座艺术之城16世纪的繁盛,使人领略到其以往的光辉。
纽约是美国*的城市,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早在16世纪初,欧洲人就来到这里,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于此定居和殖民,纽约市一度曾是美国的首都。该图描绘了纽约市的历史,清晰地表示了发生在纽约市的重要历史事件,使读者通过一图就能大概了解纽约市的过往。
设计精美的鼠标垫不仅实用,更可以成为办公桌和书桌上的一道风景。地图趣味鼠标垫,让人在轻点鼠标之间尽览地图上的风光。老北京地图鼠标垫以PVC和橡胶为材质,底图取材于1750年清代北京城地图,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色彩鲜艳,古意盎然,寓教于乐。
《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册: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时期;第二册:秦 西汉 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 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 辽 金时期;第七册:元 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本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均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