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枢纽:3000年的中国(历史学家施展经典之作,畅销40万册。一部民族精神生成史。助你全面打开视野,重新理解中国!)
    •   ( 16396 条评论 )
    • 施展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3-04-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枢纽:3000年的中国》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 何谓中国 。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

    • ¥64 ¥128 折扣:5折
    •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   ( 986 条评论 )
    • 侯仁之 /2022-09-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过程。本书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论述中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 ¥96 ¥128 折扣:7.5折
    • 上海史(第二卷)
    •   ( 679 条评论 )
    • [英]库寿龄 著;朱华 译 /2020-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 ¥90.2 ¥188 折扣:4.8折
    • 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
    •   ( 327 条评论 )
    • 徐少华 /2022-01-01/ 中西书局
    • 本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及实地考察相结合,借鉴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和地图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层次,对周代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各诸侯国的族属来源、历史发展、地理变化和文化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弄清他们各自汇入楚民族的不同时期和为后来楚文化的形成、发展所提供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而探讨这两个地区在楚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国在这两个地区的长期开发、经营中所作出的贡献,对正确认识秦统一前我国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及其光辉文化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奠立一块科学的基石。

    • ¥84 ¥168 折扣:5折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枢纽:3000年的中国 施展作品2023新版 重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 夏商周至清末史学理论社科历
    •   ( 82 条评论 )
    • /2023-04-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枢纽:300 的 》核 是要回答 个问题:究 何谓 。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 越具体学科的,调用地理、 、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 几千年的复杂 ,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 个统 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 原本位视角,在中原、 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 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 个统 的 进程,从而将 史还原为 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 值偏好,用 的 大规模性这 线索,连贯地解释了 能够维持 个大 统帝国的原因、 在 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 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在 与西方 的遭遇过程当中, 的 些内在动能被激活出来,在这个背景下, 的

    • ¥60 ¥128 折扣:4.7折
    • 家园的记忆与表达——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
    •   ( 71 条评论 )
    • 胡最 刘沛林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传统聚落因传承了丰富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乡土文化与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紧围绕 传统聚落景观图谱 这一科学问题,以湖南省现存较为完好的典型古村古镇为研究案例,系统探索了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科学范畴、定量分析方法、应用途径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例探索了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的基本思路,为我国传统聚落的科学保护与深度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供对古村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地理信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观设计、文化管理、旅游经济、社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59.2 ¥82 折扣:7.2折
    • 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孙靖国 著 /2015-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孙靖国著的《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对桑干河流域这一农牧交错地带两千年间反复层累、叠加的城市地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秦汉、北魏、唐辽、明代、清代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分布规律,复原区域内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进而揭示城市格局变迁背后所折射的宏大历史背景。作者认为由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经济、文化、军事审制度等差异,导致了同一个区域内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体系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城址分布和城市空间格局,是由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共同塑造,在各种因素中,建造、使用城市并居住其中的人,至为关键。

    • ¥64.2 ¥89 折扣:7.2折
    • 京华印象--明清地图中的北京城
    •   ( 76 条评论 )
    • 任昳霏 /2021-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城古旧地图和相关图画资料为研究对象,是一部通过图像解读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专门著作。全书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按照古旧地图的类别,系统梳理每一类地图的发展谱系、绘图年代、绘图背景,并讲述地图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方正的城图、密集的河道、笔直的道路、优美的园林、威武的禁旅,共同构成了图画中的北京城。

    • ¥92.4 ¥128 折扣:7.2折
    • 上海史(第2卷)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英)库寿龄(Samuel Couling) /2020-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第一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优选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 ¥130.3 ¥188 折扣:6.9折
    • 上海史(第2卷)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英)库寿龄(Samuel Couling) /2020-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第一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优选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 ¥135.7 ¥188 折扣:7.2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正版书籍,满额满减,咨询更优惠】
    •   ( 1 条评论 )
    • 周振鹤 主编,李昌宪 著 /2007-08-01/ 复旦出版社
    • 本卷依据各种政府公报、全国行政区划表、内政年鉴等官方资料及各省年鉴、新旧方志、地图、文集等对中华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三编,注重全面掌握手的原始资料,并充分吸收的研究成果。 绪编简述民国时期对行政区划变化产生过影响的各个政权从产生至消亡的过程。 上编阐述民国时期各种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下编分述各个行政区划个体,包括由国民政府划定的各省、直辖市、地区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具体变迁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与日本扶持的伪政权统治地区的政区变化。 本卷对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各省的行政区划改革与变动,民国初年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地区“自治”对当地行政区划的破坏,直隶、山东、河南等省的县佐设置过程

    • ¥95.4 ¥290.9 折扣:3.3折
    • 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1449—1949年)
    •   ( 89 条评论 )
    • 张萍 /2019-12-01/ 科学出版社
    • 书稿分五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向。一、针对黄土高原复杂地貌带的研究。共选取了黄土高原风沙过渡区、农牧交错带、黄土塬梁区、秦岭北麓山原交错区等区域,研究了这些边缘区的环境与社会关系,多数围绕这一区域的市镇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展工作,主要考虑城镇是区域社会的骨架,是分析区域社会结构*基本的空间单元。二、环境事件的研究。选取较典型的环境事件进行生态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探讨,重点解析黄土高原作为环境脆弱带,在全球气候背景作用下,人群的适应与扰动,应对自然环境变化与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三、制度与环境关系研究。黄土高原是环境脆弱带,它的发展受国家政策与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其它区域更加突出,在地方的表现也较为敏感。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制度与政策环境对黄土高原地方经济的影响,其改

    • ¥65.3 ¥87 折扣:7.5折
    • 【正版包邮】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 河南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刘锡诚 /2016-12-01/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是作者以平实的笔法撰写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坛恢复活动之初,劫后余生的中国文艺界拨乱反正,文艺复苏,新时期文学诞生和发展的亲历记。按照时间顺序,从1977年文艺的早春写到1982年底,这六年的时间里,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文学界如何冲破来自“左”的方面的种种干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兴起,以及一大批新起的作家如何崭露头角,不同文艺思潮此起彼伏,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一时段的历史图景。以具体的人物、事件、创作、思潮为线索,填补了已有文学史的不足。

    • ¥210 ¥299 折扣:7折
    • 秦岭简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55 条评论 )
    • 党双忍 /2019-04-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秦岭是一座山脉。然而,它不是一般的山脉。它矗立在中国中央地带,博通东西、和合南北、原创华夏、泽被天下。它是与长江黄河厮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父亲山;它是孕育周秦汉唐盛世风华,光芒万丈的丝路灯塔;它是历久弥新、精华荟萃、万古流芳、闪耀世界的中华标志。 秦岭,究竟隐藏着多少令世人称奇的生态秘密,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代,秦岭又将走向何方?本书为您娓娓道来……

    • ¥52 ¥98 折扣:5.3折
    •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
    •   ( 84 条评论 )
    • 吴朋飞等 /2024-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首先对开封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做了划分;其次通过对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重大河患事件的地理复原及其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阐释了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再次,提出开封城市形态,包括地表景观(“护城堤-城墙-城湖”洪涝适应性景观)和地下景观(古城“城下城”景观)是对黄河泛滥的景观适应;最后,从地层学角度揭示了现今开封城地下存在“三座半古城”。

    • ¥58.5 ¥78 折扣:7.5折
    • 制造边缘性:10-19世纪的湘西
    •   ( 728 条评论 )
    • 谢晓辉 /2021-06-2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湘西地处中国腹心,为何直到民国还被视为 边城 ?与华夏互动了上千年,为何没有完全 攀附 华夏而依旧是华夏边缘?其历史过程与机制何在?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人数众多、民族复杂却实现了在广袤地域上的政治一统与文明延续。那么,生态与生计复杂,族类与文化丰富多元的西南地区,何以能够在整合到大一统中国秩序后仍得以包容大量 边疆 、华夏边缘的存在,同时又保持了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成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为成功的典范? 对此,既须反思以近代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也要超越传统中国历史书写的惯性。湘西个案鲜活地展示出,审视 西南传统 以及在此传统下不同人群对 边缘性 的制造、经营对重新认识西南乃至中国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 ¥55.6 ¥68 折扣:8.2折
    • 吐蕃地名研究 叶拉太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叶拉太 著 /2012-10-01/ 人民出版社
    • 《吐蕃地名研究(J)》首次用地名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7—10世纪特殊环境下敦煌古藏文文献(包括藏区本土及西域等地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吐蕃地名的由来、沿革变迁及其映现出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以藏汉古文献为依据,加以缜密的论证,弥补藏汉文献记载中历史地名背景含混不清的缺陷,消除由于历史地名背景不清造成的对某些史料的误解,试图客观公正科学地复原吐蕃时期我国西北区域历史地理面貌。 对古藏文吐蕃地名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解决古藏文文献解读上遗留下来的多种问题,还原史地的本来面目。

    • ¥228 ¥463 折扣:4.9折
    • 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
    •   ( 7 条评论 )
    • 陈苇 /2012-11-01/ 科学出版社
    • 《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

    • ¥76.5 ¥90 折扣:8.5折
    • 殊方未远 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 中华书局
    •   ( 44 条评论 )
    • 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 等 /2019-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由《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策划,收录了当代二十位学者有关疆域、民族与认同的著述文章以及访谈文字等,对于时下的学术热点、关于历史上“中国”“民族”“疆域”等的讨论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现实处境等有所回应,从学理角度提供了可供鉴示的材料、资源,也有助于这一学术领域的继续推动、发展。

    • ¥54.6 ¥78 折扣:7折
    • 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精装)
    •   ( 1094 条评论 )
    • 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等 著,《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何为 中国 ?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 新清史 、内亚史研究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这么火? 近年来,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张帆、罗新、沈卫荣、钟焓、狄宇宙、欧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对上述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论题,启发我们对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进行检讨与反思,进而丰富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 封面图片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人明福绘《西域图册》。

    • ¥65.9 ¥78 折扣:8.4折
    • 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   ( 220 条评论 )
    • 孙靖国 著 /2015-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孙靖国*的《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对 桑干河流域这一农牧交错地带两千年间反复层累、叠 加的城市地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秦汉、北魏、唐辽 、明代、清代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分布规律,复 原区域内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进而揭示城市格局变 迁背后所折射的宏大历史背景。作者认为由于居统治 地位的民族、经济、文化、军事审制度等差异,导致 了同一个区域内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体系呈现迥然 不同的面貌。城址分布和城市空间格局,是由地理环 境和历史背景共同塑造,在各种因素中,建造、使用 城市并居住其中的人,至为关键。

    • ¥62.3 ¥89 折扣:7折
    • 东北亚视野中的养马岛古村落研究
    •   ( 17 条评论 )
    • 王建波 /2019-04-01/ 科学出版社
    • 养马岛古村落是胶东半岛北部海滨的养马岛上八个古村落的统称,形成于元、明时期,因漕粮海运、烟台开埠、东北开禁、中日与中朝通商,在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 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海上航运贸易以及东北地区近代面粉和油料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岛上村落的建设布局有着鲜明的海岛地理环境特征,庙宇及祠堂学校既有浓郁的海洋民俗文化特征,也有深刻的大陆文化背景和近代向洋看世界的因子,民居建筑则更为深刻地体现出文化交流的内涵,古老的八字木、美好的诗经符语、东洋的簸箕瓦、西洋的水刷石与拉毛工艺,以及工匠跨海往来和建造技术传播学习的历史,使养马岛古村落具备了十分突出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价值,值得认真保护。

    • ¥167.3 ¥19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