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发源于何时?为什么能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数千年,且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惊艳众生的代表作?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耦园 这些在咫尺之地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都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凝聚了中国人怎样的择居智慧?寄托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怎样的隐逸情怀?那些曾经生活在此的文人雅士们,都曾怀着怎样的心情精心打造着自己的家? 作者从事园林多年,对园林史、园林建筑都颇有研究心得。本书从苏州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入手,介绍苏州园林的环境背景,然后逐一推荐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等,每一座园林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和特点,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呈现。
本书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先生个人回忆录。 全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命轨迹、学术生涯以及学术成就,化入了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的情思、尤其对学术的不懈追索和探求,折射了中国当代戏剧潮流的发展印迹。贯穿全书的主体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既生动感人又具有励志意义,给人一种奋进的激励和身处逆境仍然坚持学术追求和理想信念的正能量。作者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智慧,对读者有较强的启迪作用。
钱穆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古史地理亦卓有研究,《先秦诸子系年》《史记地名考》为其代表作。本书汇集作者民国时期考论古代历史地理的文章二十余篇,包括三篇长文《周初地理考》《古三苗疆域考》《楚辞地名考》,及多篇短论如《秦三十六郡考》《中国史上之南北强弱观》《水利与水害》(上下篇)等。作者以通儒精神将地名学、史学、政治经济、人文及民族学融为一体,辨析异地同名的历史现象,探究古代部族迁徙之迹,进而说明中国历史上各地经济、政治、人文演进的古今变迁。
《西洋番国志》是记载郑和下西洋早文献之一。作者参加郑和船队,记述所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地20个国家的情况,是航海史、中外交通史的珍贵史科。现以仅存的孤本知圣道斋抄本校注整理,后附有关资料九篇。《郑和航海图》为明末根据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海图针经编绘而成。共收航海所经地名500多个,为我国早的航海图。现据原图缩印,并编有地名索引,注出今地所在。《两种海道针经》包括《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两部分,原是明末清初舟师所用远洋航海的针簿,是研究航海史的珍贵史料。书末附地名索引。
全书收入论文兰十篇,从环境史研究的絮构与理论方法,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水利与国计民生、灾病与环境、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涉及历史上的土地垦殖,农作结构,游牧生产、城镇发展,水资源和水利建设,山林薮泽、野生动物、灾害,疾瘸,饥荒,公共卫生乃至诗歌、绘画、民俗节日,饮食,丧葬风俗等与生态环境及其变迁的关系,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环境对社会与人类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个案分析,均体现了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