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铁血权臣;他又是刚柔并济、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生性多疑,内心孤独,又求贤若渴;他是英雄又充满争议。他就是一代枭雄 曹操!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曹操成长轨迹为线索,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一生。本书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有据,符合当下读者喜欢读故事不喜欢读史实的阅读口味,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体味一代枭雄起伏跌宕的一生。
萧赜(440 493)是出身寒门却缔造了南朝 永明盛世 的传奇帝王。本书是shou部萧赜传记专著,以萧赜为核心,勾勒出围绕在他身旁的亲友、党羽、政敌等人物群像,以见历史人物如何相互扶持、相互竞争地生存在刀光剑影、内政外交当中,同时利用文学史、社会史等领域研究成果,互补互证,刻画出更立体的齐武帝及其时代。通过此书,不仅能总览萧赜一生,也有助于理解南朝动荡而精彩的历史与文化。本书的一大特色是行文流畅诙谐,妙语迭出,毫无学术著作常给人的枯燥印象。但书中所有关于史实的叙述,都是以严肃的文献记载为依据的。本书初版于2019年,原名《萧赜评传》,本次再版作了大幅增订,并添加萧赜景安陵石麒麟图、南齐皇室世系图、南齐北魏疆域示意图等图表,更臻完善,更名为《永明乐 南齐武帝萧赜传》。
本书揭示了萧纲作为一个文学天才和悲情帝王的一生。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在昭明太子萧统死后,成为太子,后来即位当上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 梁简文帝 。萧衍、萧统、萧纲、萧绎等萧氏家族,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诗歌流派、诗歌美学、文化贡献等方面,把文学和文化推向更高的阶梯,萧纲就是萧氏文学的代表。萧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贡献,代表了六朝帝王在六朝文学史上的引领作用和编织作用。作为六朝文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研究萧纲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他和他领导的 宫体诗 ,成了诗歌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流派。本书对侯景之乱和萧纲生平的叙述非常精彩,对宫体诗的评价,观点新颖客观中肯。本书还不可避免地涉及了萧衍、萧统、萧绎的一些生平事迹。后附有萧纲年谱简编。
《萧衍评传》是以南朝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为叙述对象的专著,书稿在前辈学人评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描述南朝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一生曲折而丰富的形迹,探讨其一步步 自我得之 的成功之路,剖析其*终 自我失之 的惨痛教训,评论其功过是非、成败得失,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萧衍真实的历史面貌。全书体例严谨,表述简洁精准,论述较为平实客观。
北魏《元瓒墓志》是皇族志中的一品,该志刻于北魏神龟二年,全称[魏故持节镇远将军朔州刺史元使君墓志铭],于近年出土,拓本长、宽各五十厘米,志厚十三厘米,正书二十三行,满行二十三字,存有界格,未见志盖。该志石选用上好的青石质,通体平整光洁。此志的志面在凿刻形制上不同于一般的墓志,志文的版心四周向外有五厘米的空白部分,垂直向下凹去三厘米。这种志面在现有出土的墓志中极少见到。如果存有志盖的话,可以推测志盖的构造也应该出现凸槽,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保护志面上的文字免受土壤中酸碱物质的侵害,此种做法也合情理。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书法,临习传统碑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三千年的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名迹法书、书法精品。 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为元代书画家,篆、隶、真、行、草书无不精妙。[清真俊逸]是赵孟頫书法的特色。他的行草取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法尤为。还博取众美,结字上雅洁、婉媚、秀润、使他的书法独具俊气、逸韵。受到历代好评。
《势道曹操:曹阿瞒的造势、借势、运势之道》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跻身名流,造一个高贵的身份、想驾驭别人,先抬高自己、时势出英雄,我的青春我做主等。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王莽是一个草民皇帝,在野心的驱使下,他用“伪君子”的嘴脸迷惑了千万民众,夺得汉朝江山,做了短短十几年的皇帝,但最终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本书详细生动地向您讲述了王莽的发家史,他到底是胡适口中的政治家还是黄仁宇口中的书呆子,这就要由读者们来判断了。
《势道曹操:曹阿瞒的造势、借势、运势之道》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跻身名流,造一个高贵的身份、想驾驭别人,先抬高自己、时势出英雄,我的青春我做主等。
此碑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北魏刻石,无年月,无撰书人姓名。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清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拓后始显于世。为龙门造像二十名品之一。北魏造像记每用别体字,此碑尤多。 此碑为魏碑中方笔露锋的典型代表,笔画锋颖外露,角棱若刀,结体扁方紧密,点画厚重饱满,与《始平公》如出一辙,显得雄峻非凡,端庄隽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此碑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大刀斫阵,无不以险劲为主。』又云:『《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郑长猷》诸碑,雄强厚密,导源《受禅》,殆卫氏嫡派。惟笔力横绝,寡能承其绪者。』 今以此碑旧拓本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中国名画名家赏析》,辑入自东晋至当代三百多位画家的五百余件卷轴画精品,每人精选代表作品一至四件不等。 中国绘画的历史是流动的、发展的,考虑到艺术精神中的创造性原则,编者在选择画家及其作品时,首先注重其革新创造精神,注重个性化风格,注重其时代代表性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重视对作品赏析文字的安排:先有“怎样欣赏美术”的导言,有对中国美术史的总论,然后有每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概说,逐一介绍所选画家的生平和艺术,重点放在对其作品的评析。在总体框架上具有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特点。参与全书文字著述的二十几位作者,多系活跃在当代中国美术史论界的专家学者,主要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的教授。他们热情投入,认真严谨,以多年的潛心研究作基础,写通俗可读的普及性文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