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时代的军事将领中,粟裕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级人物。他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 上兵若水 的*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本书作者,军事题材畅销作家关河五十州,用通俗化的笔法,还原了粟裕这位杰出军事家传奇的戎马人生,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揭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极强的代入感,让读者体验战场的紧张和残酷,领略战术高手对决的精彩。
李宗仁的一生,是在风雨磨难中度过的。在他的生命旅程中,即有过辉煌时光,亦有过黯淡岁月。他出身微寒,切身体会过平民之苦,而他又曾位极人臣,做过人民的统治者;他镇压过共产党,又与共产党携手抗日,为中华民族立下过显赫战功;他指挥过与共产党争夺江山的战争,曾被列为共产党通辑的二号战犯,而后他又成了共产党的座上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殊荣;他是蒋介石的把兄弟,又曾与蒋介石枪炮相向;他曾是国民党中央政府通辑的要犯,又曾坐过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头把交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曾经离开中国,既没有留在祖国大陆,也没有跑到台湾,而是远渡重洋在美国当了多年的寓公;他娶过3位妻子,却一直有两位太太与他并存于世……
李续宾(1818-1858),湖南涟源人,湘军创始人之一。该书是李续宾的一部传记文学作品。 李续宾作为湘军创始人之一,从军七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以少胜众,所向无前,一时诸将之中,无与伦比,实有古名将之风。其用兵用人之道,曾对曾国藩产生很大影响,对湘军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打造建树尤伟。 本书作者系涟源人,除了利用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奏稿及《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外,还利用地利之便,通过查阅族谱,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了一些独家史料,浸淫十年之久,潜心创作,真实地还原了李续宾这个历史人物。唐浩明先生称该书 是填补李续宾与湘军研究的空白之作 。 李续宾是能集中体现湘军精神的将领,是研究湘军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人物。本书出版,对于弘扬湘军精神、研究湖湘文化,均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1911年春,蔡锷到云南负责新军训练工作。当时的“新军”,纪律废弛,风气败坏,蔡深感痛心。于是,他就从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大量有价值的内容,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作为云南新军的“精神讲话”文稿。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等共十二章,其中前十章论治军,后两章谈作战。全书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本书结合曾胡治兵实例,从领导和管理的角度对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展开解读。
本书内容包括:揭开千年之谜、丝国再现、地下图书馆、莫主传奇等详细内容。1972年至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的发掘,使古老的西汉文明又重现在我们的面前。墓中数千件随葬品,向人们展示了这个世界文明古国昔日的迷人风采。这里边有世界上现存早的彗星图,早的太阳黑子图,早的通过实测的地形图,早的城市图;有许多古老的乐器,古老的医药,古老的兵器和光亮如新的漆器;有虽经两千多年仍然红艳艳的杨梅和黄澄澄的稻谷;有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精美木俑,有许多古老的彩绘帛画;有数以百计、品种繁多的丝绸。
岳飞(1103年3月24日一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人,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他一生都在与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的侵略。他曾经多次打败金兵,收复失地,战功赫赫,但是后由于受到南宋统治者的猜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监禁,继而遭到杀害。后人称他为“岳武穆”或“岳王”。 岳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当看到女真族入侵宋国,大量国土沦陷,人民遭到屠杀时,他便把赶走侵略者,还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作为自己的理想。他二十岁投军,三十二岁就成为了从二品的节度使。在他统领下的岳家军名扬天下,威震中原,当时人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他善于
......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在三国时代,周瑜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品质都十分完美出众的人物。他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抱负,对 三分天下 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沿着周瑜成长的轨迹,运用细腻的文字,诠释一代儒将雄姿英发、儒雅俊逸、心胸广阔、精通音律、足智多谋、以礼服众的风范,对周瑜的一生给予了历史的、公正的评价。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叛乱,历史上称为“诸葛亮南征”。其中,西路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东路军由马忠率领,中路军由李恢率领,主要作战地区和军事行动所及地区大致是今天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大部地区。但因史料记载简略,诸葛亮和他的部队怎样进入南中?又在哪里与叛军进行过战斗?千百年来都是未曾解开的谜!2011年6月~2013年4月,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诸葛亮南征路线调查项目”小组,先后四次对现存的大部分南征遗迹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大量手资料和珍贵照片。现将这些照片分类整理,配以精炼的说明文字,编成《图说诸葛南征》(谢辉主编)。《图说诸葛南征》分为四川卷、贵州卷、云南卷三部分,使用照片260余张,记录诸葛亮南征相关遗迹多达85
......
1911年春,蔡锷到云南负责新军训练工作。当时的“新军”,纪律废弛,风气败坏,蔡深感痛心。于是,他就从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大量有价值的内容,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作为云南新军的“精神讲话”文稿。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等共十二章,其中前十章论治军,后两章谈作战。全书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本书结合曾胡治兵实例,从领导和管理的角度对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展开解读。
中国支现代意义的海军北洋海军,曾一度努 力登攀到实力雄踞亚洲的高位。因为北洋海军的存在,东亚的制海权掌握于 中国之手,而那几年也成了 近代东亚海疆风波安定的时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被国人寄予无限 期望的北洋海军浴血作战、拼却一身也未能改变失败 的战局,龙旗无助地跌落在 威海湾畔。自此,“雪甲午耻”也成为了历代国人 ,特别是海军将士独立强国的 信念所在和挥之不去的情结。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海军从日本索回了甲午 战争北洋海军遗物,甲午之耻似乎已然湔雪。然而甲午海军覆师之耻,并不能只 看作是一支军队的军事上的 失败。认真思索,实际上当时中国全社会漠视海军、海洋,漠视近代化,才是真 正的致败之由,才是真正应该洗雪的甲午耻。 从这一个意义而言,《他选择了中国(大东沟海战亲历者北洋海军洋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