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清末著名的革命党人、同盟会元老级人物赵声的传记文学。赵声将军一生传奇,他是晚清新军杰出将领,文武全才,成为孙中山的左右手、同盟会长江盟主、黄花岗起义总指挥,却于英年赍志而殁。他与黄兴、胡汉民、谭人凤、章士钊、吴樾等人相交莫逆,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并培养了陈铭枢、张云逸、邓演达、蒋光鼐等杰出人才,著名的《保国歌》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被中华民国政府追赠为上将军。 《赵声将军》还原了一个革命家的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再现了晚清民国间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龙虎风云际会,并以革命者的视角,重述中国近代走向共和的艰难之路。
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几多慷慨,几多悲壮; 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几多豪迈,几多辉煌。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戎马倥偬,满身征尘;他们在群雄四起、局势动荡的年代里,始终为了维护共同的信念,坚毅卓绝,倾尽全力 《开国元帅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的出类拔萃者。有着不同的身世背景,有着不同的征战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喜好。
第四野战军是林彪、罗荣桓麾下的雄师劲旅,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之一。魏白编著的《四野战将传奇》选取了隶属这支英雄部队的10位铁血战将,将其各富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他们分别是:“宁折不弯的军人”黄克诚;“当先大将”萧劲光;“啃过洋面包的参谋长”刘亚楼:“最耀眼的将星”邓华;“旋风司令”韩先楚;“主力军军长”李天佑;“打铁自身硬”的梁兴初;“塔山司令”吴克华;“战争骄子”钟伟;“剿匪司令”贺晋年。
《刘伯承传》是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写的一部元帅传记。 该书56万余字,分为24章100节,选用了45幅珍贵的照片,反映刘伯承一生中各个时期的活动情况。书中真实准确而形象地记叙了刘伯承长达70余年的斗争生涯,以他的足迹为线索反映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变迁和时代风云,展现了他和邓小平共同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业绩;详尽而又概括地介绍了他出类拔萃的军事理论,他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特别是他那极其丰富的指挥艺术、作战谋略和军事教育经验,对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而又重点地讴歌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优秀品质。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罗瑞卿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撰写,
本书是知名学者张雄文十几年来粟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主要针对时下关于粟裕生平的一些争论而写就。作者以大量史料性的权威著述为参考,攫取粟裕人生的精彩传奇片段,从战争岁月的金戈铁马、谈兵论战,到和平年代的人事纠葛、含冤忍辱;分战事、人事、威望、战绩、蒙冤、战史、战友、部下八个部分,篇章独立又互相呼应,爬梳辨伪,探幽发微,回顾了粟裕大将无比辉煌的功绩,揭开了战史军史上的诸多未解之谜,揭露了他跌宕起伏人生背后的历史隐情,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粟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日本籍老战士回忆录丛书》是由十多位特殊作者所撰写及口述的一套特殊的回忆录丛书。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作者及口述者为日本人,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以不同途径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日籍战士,阶段性参加了抗日战争、全程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初期建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贡献。1953年至1958年期间,这些在我国的日籍留用人员分批返回日本。回国后,他们中的一些人相继发表了不少演讲、文章和回忆录,本套丛书所收录的是其中部分回忆录。在书中,这些日籍老战士以质朴的文字详细记述了他们在我国、在我军的经历,真实感人,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军队对这些日籍老战士的贡献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的编撰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人精神,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撰写中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生动地再现入传高级将领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1952年6月从朝鲜战场奉调归国的陈赓受命组建新中国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哈军工。陈赓晚年,职务多有变更,唯独哈军工院长一职一直没变。 本书以全新的历史视角,塑造了离开战场的陈赓大将在风云变幻的年代终于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的形象,通过追寻他创建哈军工时形成的教育思想体系和开拓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新中国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历史足迹,再现了这位旷世英雄丰厚的人文情怀。作者力求用细腻的笔法、沉雄凝练的话语,描述陈赓的内心世界;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大背景,着力于陈赓和他身边的老干部、老教师两大群体精神内层的描写,对20世纪那个特定年代里人们的心灵品格和命运际遇做出了冷静的分析和剖示。 此次再版根据陈赓研究的*史料,作了若干重要修订。谨以此书纪念陈赓大将诞辰110周年和哈军工创建60周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的编撰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人精神,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撰写中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生动地再现入传高级将领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本书是由高志航的儿子与女儿共同回忆完成的一部传记性著作。书中全面讲述了高志航传奇而不平凡的一生:他少年时就立志从军报国,中学毕业后投效空军、远赴法国学飞行;学成返国任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员,后渐受倚重;九一八事变暴发,他南下加入中央航空署所属之航空队任队员;在八一三、八一四空战中,率机起飞迎击,首开记录,打下架日本飞机;1937年,不幸殉国,年仅30岁。同时书中还讲述了高志航三段不平凡的婚姻,段是 父母是命,媒妁之言 ,第二段是自由恋爱的跨国婚姻,第三段是在飞行表演中相识、相许的金玉良缘。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1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二、本书的人传范围为: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和1955年授予
这本《中华四百将》选取了历代将帅近四百位,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著名、*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全书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有详有略。对于各个朝代著名的将帅记叙较为详尽,篇幅较多,行文有致;其余事迹了了、乏善可陈的将帅则以简笔勾勒,点到即止。此外,本书还尽可能地为历代将帅配置了肖像图,可谓图文并茂。由于有许多历史人物出将之外、将相一身,为了丛书的系统性,避免重复,《将》、《相》两种在处理这类人物时作了有所侧重的安排。
郑维山,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高级将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八十八师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教导团团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第六十三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快马加鞭未下鞍: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全方位、多角度、忠实而完整地再现了铁血战将郑维山光辉传奇的一生,客观记述了郑维山身经百战、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真实再现了他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建立的赫赫战功、做出的突出贡献,如实反映了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刚正不阿、无私无畏、严于律己、心系人民的品德风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9卷)》再现了入传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9卷)》,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