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军有关单位成立编写组撰写。编写组数十次赴萧劲光的故乡长沙,他工作过的延安、东北,以及他长期工作的海军机关和部队,采访调查了许多与萧劲光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历经十一年,终于写成此书。这部书展示了萧劲光这位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全部战争烽火、政治风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不懈奋斗、实事求是、忠于党和人民、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定。
何应钦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军事首脑。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国共*次合作的国民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总教官。他因追随蒋介石反共而飞黄腾达,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方面军总指挥、军政部长、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等职。 去台以后,何应钦是台日条约的重要牵线人,他在 反共复国 的主旨下,对台湾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出过一些积极的建议,进行过一些努力。特别是他始终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反对台湾 独立 、 两个中国 及 一中一台 的阴谋。虽然他顽固地坚持极不现实的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但强调中国应该统一,却是与蒋经国时代台湾当局调整大陆政策的前提相吻合的,也是为所有炎黄子孙所欢迎的。
这是一本写英雄与战争奇迹的书。 这是一本写英雄独特人格魅力的书。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英雄的队伍中,有着一大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英雄战将,他们胆识过人,叱咤则风云变色;他们雄才大略,智慧可以旋转乾坤;他们英勇无敌,力拔山兮气盖世;他们赤胆忠心,为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敢于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泣鬼神的英雄战歌,他们用热血和智慧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神话。 陈赓、刘震、李天佑、王近山、贺炳炎、梁兴初、王必成、陈光是我军卓越的军事将领,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长期的征战生涯中,他们*善于打硬仗、险仗和恶仗,个个勇猛、强悍和充满智慧,在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 软弱 、 屈服 、 退让 的字眼,浑身上下都进发着豪迈的血性,充溢着顶天立地的英
本书是关于清末著名的革命党人、同盟会元老级人物赵声的传记文学。赵声将军一生传奇,他是晚清新军杰出将领,文武全才,成为孙中山的左右手、同盟会长江盟主、黄花岗起义总指挥,却于英年赍志而殁。他与黄兴、胡汉民、谭人凤、章士钊、吴樾等人相交莫逆,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并培养了陈铭枢、张云逸、邓演达、蒋光鼐等杰出人才,著名的《保国歌》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被中华民国政府追赠为上将军。 《赵声将军》还原了一个革命家的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再现了晚清民国间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龙虎风云际会,并以革命者的视角,重述中国近代走向共和的艰难之路。
以流畅的笔触,纪实的描述,记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数名英勇善战传奇猛将的辉煌战绩,展现了这些人民解放军将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战斗精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英雄的队伍中,有着一大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英雄战将,他们胆识过人,叱咤则风云变色;他们雄才大略,智慧可以旋转乾坤;他们英勇无敌,力拔山兮气盖世;他们赤胆忠心,为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敢于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善于打硬仗、险仗和恶仗,个个勇猛、强悍和充满智慧,他们可以冲锋陷阵,沙场拼杀,他们可以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决胜千里之外,他们浑身上下都进发着豪迈的血性,充溢着顶天立地的英雄之气。他们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泣鬼神的英雄战歌。
《刘伯承传》是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写的一部元帅传记。 该书56万余字,分为24章100节,选用了45幅珍贵的照片,反映刘伯承一生中各个时期的活动情况。书中真实准确而形象地记叙了刘伯承长达70余年的斗争生涯,以他的足迹为线索反映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变迁和时代风云,展现了他和邓小平共同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业绩;详尽而又概括地介绍了他出类拔萃的军事理论,他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特别是他那极其丰富的指挥艺术、作战谋略和军事教育经验,对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而又重点地讴歌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优秀品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辑录了1955年至1964年期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简历及照片。 全书分卷出版。元帅、大将按当时公布的名单序列。其他按上将、中将、少将依次排序,同一军衔内以姓氏笔画为序。1955年至1964年授衔、晋升的将军,在1988年(含)以后授衔高于此前的,均在文中介绍,不在名录顺序排列中体现。 收录在卷的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奖。1360名少将分别收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其中个别人物后来走向了反面,为着如实反映历史,完整地保存史料,依然收录在本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辑录了1955年至1964年期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简历及照片。全书分卷出版。元帅、大将按当时公布的名单序列。其他按上将、中将、少将依次排序,同一军衔内以姓氏笔画为序。1955年至1964年授衔、晋升的将军,在1988年(含)以后授衔高于此前的,均在文中介绍,不在名录顺序排列中体现。收录在卷的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奖。1360名少将分别收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
他参与指挥飞夺沪定桥。他曾培养出红军多名高级将领。他是四野中的“林罗刘谭”之一。曾被林彪称赞:“仿涞了就好,一个刘亚楼顶我三个参谋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扶植了傀儡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族人民组织抗日联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斗。这场斗争以其艰苦悲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日斗争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与火的冲杀,锻炼出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夏云杰、李延禄等著名的抗日将领。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以在强敌面前的不屈斗争赢得了后世的崇敬。《冯仲云传》传主冯仲云,是其中经历比较特殊的一位。《冯仲云传》讲述了冯仲云从清华学子到抗联名将的传奇人生。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1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二、本书的人传范围为: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和1955年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