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马歇尔、麦克阿瑟……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造了煌煌战绩、他们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又是如何管理千军万马,使军队凝成钢铁的意志?他们有何过人的品质与意志? 人生如战场,充满了与风浪坎坷的搏斗,商场如战场,指挥、管理、博弈,无时不在在。以史为鉴,让我们以专家的眼光、以人文的角度,以通俗的笔法,一起解读名将的一成长之路与领导智慧。 当一名好的将军、当一位名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书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世界著名的战争统帅,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个性中总结出一位成功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个性。例如,巴顿善于激发军中士气,他的演说极富感召力;马歇尔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善于识才用才;艾森豪威尔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指挥历史上
本书讲述了迦太基名将、军事家 汉尼拔辉煌壮丽的人生。他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 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长大后他率领大军深入罗马腹地,给予罗马沉重打击,终因远离后方,深陷敌境,*终大败而归的历史。
德怀特 戴维 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 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传》是斯蒂芬 安布罗斯的一部著名传记。在此书写作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艾森豪威尔本人及其亲友的全力支持,从而得以深入接触艾氏的书信及文件。传记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出版界的肯定与赞誉,奠定了作者在美国史学界的崇高地位。《纽约时报》的书评曾称,此书严谨、权威、详实,既展现了
杨国光编著的《功勋与悲剧(红色谍王左尔格)》讲述了:二战时期,一支代号“拉姆扎”的间谍行动小组,在日本东京活动。小组的首领,是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度雍容的理查德·左尔格。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毕业干柏林大学和基尔大学的博士,在东京德国使馆内有单独办公室并与使馆官员亲密无间的著名记者,竟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他的信条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门却自动打开。1940年11月18日,他从东京向莫斯科首次发出警报:“德国已开始准备对苏作战。”当时离开战还有整整七个月。战争爆发前二十多天的1941年5月30日他再次发电:“德国将于6月下半月发动对苏联的进攻。”然而斯大林对此的批注却是“让呈送这份情报的谍报员见鬼去吧……”却将其视为“帝国主义的阴谋”“假情报”……左尔格于1941年10月4日发回
戴笠作为名将的成长历程,大器晚成,的确是一个民国传奇:少年早慧,十岁就立志希圣希贤;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好打抱不平,被中学同学称为“老大”;18岁考入杭州一中,20岁被开除;23岁考入师范,主动退学;此后颠沛流离七八年,“打流”上海滩,不务正业,寄人篱下;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又不务学业,充当“秘密眼线”,最后肄业;出道很晚,直到36岁才开始发迹;无师自通的“特工天才”,惊人的组织能力,对领袖绝对忠诚;只用十年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军统特工集团,为蒋介石政府打工,组织遍布亚太地区,手下有数十万人效力,是名副其实的“特工王”。他的传奇一生再次印证了成功除了才能之外,更多地在于机缘,在于情商,在于把握住历史的脉搏,在于与时代共命运。戴笠无愧于“黄埔名将”这一历史性界定。撇开意识形态的分野,在“
俄罗斯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 卡尔波夫的《朱可夫传》是俄罗斯历史著作中有价值、重要的作品之一。本书的出版,对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弗拉基米尔 卡尔波夫历时11年时间收集并研究国内外关于朱可夫的档案文件和材料,作者采用了很多新发现的史料,比如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收藏的朱可夫私人信件,向读者展示卫国战争中的主要军事行动,重现那些更鲜为人知的前线斗争,讲述了朱可夫的戎马一生。作者没有避而不谈这位伟大的统帅在失宠那些年月所经受的磨难。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许多他曾认为是战友的人都把他当作对手、敌人。朱可夫的悲剧可谓是国家的悲剧,这个国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却不能战胜原始的人的天性:嫉妒、恐惧。然而,朱可夫的伟大没有黯然失色,失宠也没有将他的荣誉一笔勾销,更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褪去了。但战争留下的惊悚与阴影却力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回顾这场战争,除了战役与屠戮,还有几个重要人物需要提及,他们是:戈林,他享有第三帝国军衔——帝国元帅;戈培尔,能将谎言说成真理的纳粹宣传部长;隆美尔, 一位曾让盟军头痛不已的军人;希姆莱,屠杀数百万犹太人的刽子手;邓尼茨,“狼群”战术的鼓吹者。这五个人是纳粹德国权倾一时的重臣,正是他们帮助希特勒上演了人类历*惨无人道的一幕。本系列丛书完整、真实地再现了这五个人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翻看着一张张拂去历史尘迹的图片,5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陷入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之中。
本书用鲜为人知的信件和丰富的手材料,真实地记述了美国伟大的海军战略家、理论家、世界“海权论”理论的创始人马汉的一生。 书中介绍了马汉的主要论著、观点及对美国20世纪初海洋战略制定的巨大影响。本书是美国研究马汉的专家权威之作,内容生动,史料翔实,是一部难得的对研究近代海洋史、海军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人物传记。
马歇尔是美国三名陆军五星上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职务,协助罗斯福总统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800万美军协同盟军在全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同德、意、日军队作战,并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他出任总统特使,赴华“调处”国共两党冲突,未能成功。回国后他又任国务卿,实施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马歇尔,1880年12月31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 马歇尔是3个孩子中小的一个,哥哥姐姐都不喜欢家里多生出来的这个小弟弟。姐姐玛丽是个聪明、自私、好嚷嚷的孩子,老对弟弟发脾气。哥哥斯图尔特是父亲的宠儿,为了不让弟弟分享父亲的宠爱,一有机会便欺负小马歇尔。真要是马歇尔能胜过他的哥哥姐姐,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了人类自由而奋战,成为了名流千古的英雄。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效率的装甲部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新型战争型态──闪击战.
山本五十六无疑是二战期间*受世界瞩目的风云人物之一。作为日本帝国*著名的海军统帅,他亲自策划、指挥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随后,他又指挥日本联合舰队,横扫整个西太平洋,骄横不可一世,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日本军界誉为 海军之花 。但 海军之花 的美誉却无法掩盖他战争赌徒的真面目。作为日本*著名的战争罪犯,他的军事行动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以往的传记作家在为其立传之时,往往仅写他犯下的累累罪行,几乎没有提及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才华,更忽略了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恋爱婚姻。如此一来,就使得人物过于单薄,传记也有失客观公正。《二战风云人物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