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榜样 理想远大、学识渊博、精力充沛、积极勤奋; 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教训 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不知敬畏。 埃米尔 路德维希说: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 《拿破仑传》是传记大师埃米尔 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本书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更是一部语言考究的文学作品。
拿破仑 波拿巴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盟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心理刻画与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拿破仑传》自1924年初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巴顿、马歇尔、麦克阿瑟……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造了煌煌战绩、他们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又是如何管理千军万马,使军队凝成钢铁的意志?他们有何过人的品质与意志? 人生如战场,充满了与风浪坎坷的搏斗,商场如战场,指挥、管理、博弈,无时不在在。以史为鉴,让我们以专家的眼光、以人文的角度,以通俗的笔法,一起解读名将的一成长之路与领导智慧。 当一名好的将军、当一位名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书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世界著名的战争统帅,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个性中总结出一位成功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个性。例如,巴顿善于激发军中士气,他的演说极富感召力;马歇尔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善于识才用才;艾森豪威尔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指挥历史上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正式入学,1907年考入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担任英国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少尉排长,之后参加一战和二战。、、作者站在一个非常可观的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栩栩如生、鲜活的人物形象,既有功也有过,既有其取得的成就、战绩,也有其过失,既有对其性格果敢、坚毅的描写,也有其高傲自大、独断专横的叙述。
本书讲述了迦太基名将、军事家 汉尼拔辉煌壮丽的人生。他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 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长大后他率领大军深入罗马腹地,给予罗马沉重打击,终因远离后方,深陷敌境,*终大败而归的历史。
德怀特 戴维 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 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传》是斯蒂芬 安布罗斯的一部著名传记。在此书写作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艾森豪威尔本人及其亲友的全力支持,从而得以深入接触艾氏的书信及文件。传记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出版界的肯定与赞誉,奠定了作者在美国史学界的崇高地位。《纽约时报》的书评曾称,此书严谨、权威、详实,既展现了
杨国光编著的《功勋与悲剧(红色谍王左尔格)》讲述了:二战时期,一支代号“拉姆扎”的间谍行动小组,在日本东京活动。小组的首领,是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度雍容的理查德·左尔格。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毕业干柏林大学和基尔大学的博士,在东京德国使馆内有单独办公室并与使馆官员亲密无间的著名记者,竟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他的信条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门却自动打开。1940年11月18日,他从东京向莫斯科首次发出警报:“德国已开始准备对苏作战。”当时离开战还有整整七个月。战争爆发前二十多天的1941年5月30日他再次发电:“德国将于6月下半月发动对苏联的进攻。”然而斯大林对此的批注却是“让呈送这份情报的谍报员见鬼去吧……”却将其视为“帝国主义的阴谋”“假情报”……左尔格于1941年10月4日发回
蒙哥马利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1887年11月17日,他出生在伦敦肯宁顿的一个牧师家中。不满两岁时,随其父亨利·蒙哥马利主教前往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1902年一回到英国,就被送入圣保罗学校就读。1907年1月,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9月,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驻防印度。19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初作为一名中尉排长随部队一起参加作战,在一次战斗中胸部和腿部中弹负伤,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伤愈后被任命为旅参谋长,又随部队再次奔赴前线。战场的枪林弹雨使他多次遇险,但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蒙哥马利戎马生涯50年,服役时间超过了威灵顿、马尔巴勒和蒙克。退休之后他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达10年之久,到1968年才完全退出公共生活。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各国访问,就国际关系发表见解;二是撰写历史著作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数个:在西点军校的成绩名列,并创造了该校历*好的成绩;他是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中年轻的准将,后来又成为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年轻的少将和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是被外国授予陆军元帅的惟一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三次重要战争的惟一将军。崇拜他的人认为,他是美国历*伟大的军人;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个自高自大、徒有虚名的五星上将。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被誉为 *伟大的英国人 、 英国精神化身 的丘吉尔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的*杰出的风云人物之一。他性格复杂,冷峻而又不乏幽默,刚毅而又不乏温柔。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他两次出任英国首相,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至今还保持着多项吉尼斯纪录。这些成绩为他赢得了政治家、演说家、记者、作家、画家等诸多头衔,获得的荣誉更是多不胜数。 以往的传记作家在为其立传之时,往往仅写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和重要功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恋爱婚姻,甚至故意剔除其性格上的瑕疵与人生的败笔。如此一来,就使得人物过于单薄,传记也有失客观公正。本书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置于其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将其一生的成败得失以 皮里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了人类自由而奋战,成为了名流千古的英雄。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效率的装甲部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新型战争型态──闪击战.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丘吉尔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在东线一路所向披靡,美英法盟军在西线的进攻也连奏凯歌,法西斯德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艾森豪威尔将攻克柏林的重任历史性地让给了苏军,常胜将军朱可夫的百万大军重重包围了柏林,将红旗插上帝国大厦的楼顶。绝望之中的希特勒携红颜知己爱娃饮弹自尽,纳粹德国有效覆灭 杨隽创作的《法西斯的覆灭(攻克柏林)(精)》讲述了这一重要战事。
《星条旗下的50颗星》潘兴、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莱希、金、尼米兹、哈尔西、阿诺德、布莱德雷美国历史上的lO位五星上将。他们声名显赫、星光璀璨,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战场,他们富于传奇的军旅生涯,是美利坚合众国军事历史的真实写照,成为职业军人毕生追求的目标。《星条旗下的50颗星》是一本美国十大五星上将风云榜。适合大众读物。
乔治·巴顿 (George S. Patton, 1885年11月11日 -1945年12月21日),二战战*牛的将军。他的坦克军团驰骋欧陆,所向披靡,从诺曼底到柏林,从塞纳河到易北河,每一块鲜花初绽的土地上,都有他铁血军魂的贯注。他的部队如天降神兵,没有给纳粹德国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凭着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堪称“20世纪的拿破仑”。 本书首次获得巴顿家族独家授权的大量珍贵资料和图片,研究了当事人的回忆资料,详细梳理了巴顿将军传奇一生,给世人展示了一个更丰满的巴顿形象。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受到*的接见,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 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以使他在1942年10月23日的决定性战役中,后向隆美尔的部队发起进攻时稳操胜券。
库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元帅,著名将领,军事家。出身将门。 1759年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761年晋准尉并任连长。次年参加远征波兰。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战争期间,先后在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麾下任职,作战勇敢,指挥有方。1774年在战斗中负伤,失去右眼,得名“独眼将军”。出国治疗期间,考察普鲁士、英国、荷兰等国军事。1782年晋准将,1784年晋少将。1792年起先后任驻土耳其大使、陆军贵族武备学校校长、驻芬兰俄军司令、立陶宛督军和圣彼得堡督军。1805年俄、奥、英等国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后,率俄军主力前往奥地利,迎击拿破仑一世统率的法军。鉴于奥军在乌尔姆被歼,指挥俄军主力后撤400余公里,从而保存了实力。奥斯特利茨之战中,俄军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干预遭惨败。1806~1812年俄土战争中,于1811年出任摩尔多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边远的山城——弗雷德里克斯堡。1905年1月毕业,被分配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上实习。两年实习斯满后,他到潜水艇部队服务。1917年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少将的随从副官。1921年,他入海军战斗学院学习。1935年回华盛顿海军航海局副局长,1938年升为少将后,曾一度离开海军航海局,做过美国太平战区总司令、海军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是一个一生注定献身海军的美国男人。他临危受命,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司令。他具备成就大业者的一切素质,凭借高超的斗争艺术不仅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而且把战争逐步引向于己有利的一面,直至终击败日军。正是永不言败的尼米兹,挽救了太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丘吉尔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26~1964.4.5),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一军人世家。小学毕业后入西得克萨斯军校中学。1899年考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19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工程兵部队任职,赴菲律宾执勤。1905~1906年随其父赴日本、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考察军事。回国后曾一度兼任T.罗斯福总统随从副官。1912年调陆军部任职。1917年任陆军第42师参谋长,赴法参加次世界大战。1919年任西点军校校长,推行一系列改革。1922年再赴菲律宾,任马尼拉特区司令。1925年晋少将,回国任第3军区司令。1928年任驻菲美军司令。1930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大力促进美军现代化建设。1935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翌年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称号。1937年退出美军现役。1941年7月复入军界,任远东美军司令。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指挥美菲军抵御日军进攻
在军人不参政的美国,由将军而登陆上总统宝座的人并不多见,而梦艾森豪威尔就是获此殊荣的人物。 艾森豪威尔,出身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后来,又曾在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但是,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仍是个默默无闻的军人。幸运的是,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手下作参谋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赏识。 1942年6月,在马歇尔的举荐下,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美军司令。在此之前,他从未实地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次重大使命-指挥美英联军北非登陆之战,却十分成功,这证明了马歇尔慧眼独具。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声名鹊起。 艾森豪威尔属下的英国将领们,不少都具有比他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同时,他还要同一个喜欢直接干预战场指挥的英国首相打交道。这给他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然而,他恰当地处理了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