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前不为人知的真相。用T.E.劳伦斯的话来说,*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是 插曲的插曲 。当时,欧洲的战壕内厮杀正酣,血流成河,西方的参战者很少注意到中东战区。所以,中东的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小群冒险家和下级军官来塑造的,他们离权力的核心很遥远。库尔特普吕弗是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在德国驻开罗大使馆工作,他的秘密任务是煽动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斯兰圣战。亚伦亚伦森是一位著名农学家和热忱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赢得了叙利亚的奥斯曼总督的信任。威廉耶鲁是家道中落的美国豪门后嗣,受雇于标准石油公司。他前往奥斯曼帝国,对土耳其人弄虚作假,以便获得珍贵的石油开采权。故事的中心是劳伦斯。1914年初,他还是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全景式地记述了二战中有才干的将领、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的人,朱可夫高超的谋略,只有他追逐自己战场目标的冷酷无情可与之相比。 作者根据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以及近年来公开的苏联档案,对朱可夫从一名农家子弟到成长为传奇人物的波澜起伏的一生进行了精彩记述,如对朱可夫的出生及家庭情况、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期的红军指挥员生涯、1939年在哈拉哈河的成名之战、在基辅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进行的准备、苏德战争的爆发及苏军早期的溃败、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力挽狂澜、苏军大反攻、进军柏林征服德国,以及二战结束后在苏联领导层中地位沉浮、担任国防部部长、撰写回忆录在历史中为自己正名直至后去世等等。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这是一部致力于 打破神话 的拿破仑小传。与市面上占主流的、将拿破仑刻画为 军事巨人 政治天才 欧洲之父 ,甚至 鸡汤式 励志人物的拿破仑圣徒传不同,这部出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约翰逊之手的拿破仑小传以怀疑和敏锐的态度,回顾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和富于多面性的一生。这部小传既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又是一部以拿破仑人生经历为线索的欧洲史,还是一部兼具历史知识和故事性的纪实文学,可供读者从多角度品读。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德川家康出生在贫穷落后的三河地区,父亲松平广忠中是小城冈崎的城主,领地内豪族林立,外面也是强敌环伺。自保不暇的广忠,只好将幼年的竹千代送作人质,以换取今川氏的保护,家康也由此过着寄人篱下的悲苦生活,直到成年。 幸运的是,家康手下有着战国时期为质朴勇敢的三河武士。家康在率领三河武士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扩张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家康甚至忍痛处死了自己的爱子。 在信长死后,家康以世家子弟的身份,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其隐忍的本色以及洞察局势的能力,可谓一时无二,而等到时机降临,又能果断出击,将潜在的敌人彻底瓦解。
德川家康出生在贫穷落后的三河地区,父亲松平广忠中是小城冈崎的城主,领地内豪族林立,外面也是强敌环伺。自保不暇的广忠,只好将幼年的竹千代送作人质,以换取今川氏的保护,家康也由此过着寄人篱下的悲苦生活,直到成年。 幸运的是,家康手下有着战国时期为质朴勇敢的三河武士。家康在率领三河武士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扩张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家康甚至忍痛处死了自己的爱子。 在信长死后,家康以世家子弟的身份,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其隐忍的本色以及洞察局势的能力,可谓一时无二,而等到时机降临,又能果断出击,将潜在的敌人彻底瓦解。
出生于尾张那古野城的天才儿童,自小就具有远大抱负和超凡才华的他,敢于蔑视世俗礼法,行事乖张,由此被凡人看作是缺乏才智难当大任的“尾张大傻瓜”。 初登历史舞台的信长,除了城主的名分和狭小的地盘之外,就是无数的内忧外患。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信长临危不乱,机变百出,平伏内乱,奇袭强敌,一举成名于天下。更抓住难得机遇,重立将军义昭,控制京畿,展开“天下布武”的历程,将朝仓、浅井、武田等群雄一并击溃,成为敌国以来个有实力统一全境的英雄。 虽然在接近终点的地方因为叛乱而身亡,但他所开创的事业并未中辍,终,他一手提拔并为钟爱的部将丰臣秀吉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
本书详尽介绍了拿破仑时代帝国骑兵大元帅、那不勒斯国王若阿基姆 缪拉的一生。他出身平民,凭借着一腔爱国热血和无畏的勇气,在军队中崭露头角,结识并跟随拿破仑 波拿巴南征北战,成为法兰西帝国骑兵大元帅,为拿破仑 波拿巴的征服和帝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受封为那不勒斯国王。回顾缪拉的骑兵生涯,他在 * 一次阿布基尔之战、马伦戈会战、两次意大利战役、乌尔姆战役、耶拿会战中均大显身手,领导拿破仑的大军团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后又跟随拿破仑参加法俄战争、莱比锡战役,凭借个人的指挥能力多次改变战场局势。 他曾为了王国以及个人利益而数次转换立场,但可以确信的是,他从未背叛过自己的人民与家庭。在战场上,他向对手所展现出的仁慈之心与骑士精神,也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当拿破仑帝国走向覆灭之时,缪拉的生命也
世界史专业工作者要以艰苦的劳动、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通俗读物,来引起大众的兴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从实际体验中认识到世界史知识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当然既有科学真实性,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的写作,不是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都能做到的。 一个正在步入现代化的国家,毫无疑问是需要普及世界史知识读物的。普及世界史知识的途径很多,通史性的、断代史性的、专门史性的和地区国别性的读者都需要。但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大众更欢迎历史上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因此,我们普及世界史知识工作,便于此入手,并从此侧面深化普及工作。在这套《中外十大系列》丛书的100个世界历史人物选择上,我们一方面尽量考虑到读者可能想要知道的人物,另一方面,我们更多地考虑到读者应该知道的人物。我们之所以看重这一点,是因为
他是法兰西的自由、尊严与独立的化身。*次世界大战时他被德军俘虏,曾经多次试图越狱;他一生崇尚坦克,视坦克为战争之神,他的 坦克战 理论后来成为德军 闪击战 的核心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投降,戴高乐只身出走英国,凭一己之力为法兰西呐喊,在大国博弈中挣扎求生,终于领导法国实现解放。他让法国的大国地位得以保留,也因此被称为 法兰西*后一位伟人 。《戴高乐(1890-1970)》为我们讲述的就是法国这位伟大军事家的传奇人生。《戴高乐(1890-1970)》以文学传记的笔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法国著名将军、政治家戴高乐的一生,生动描绘了他在成长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信念与行动力,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戴高乐的思想和人生经历,并能从中有所感悟。 如果说美国军队里有谁能诠释 穷小子
《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对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 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二战时期盟军的统帅,他成功地指挥了诺曼底登陆,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战后,他又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连续当选两届美国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集军、政、教育荣誉于一身的总统。他被尼克松总统称为“战争中的人,和平中的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人。” 本书将大部分篇幅用在描写艾森豪威尔在二战中的所做、所为、所思及所想,对于他战后的经历描述得则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其战后经历的忽视,只是作者认为惟此才能突出艾森豪威尔在二战中的鲜活形象。
《沙漠跳鼠(蒙哥马利1887-1976)》由鸿儒文轩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 一场战争。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童年的生活在他的 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但他仍然凭着真才实学和埋 头 苦干的作风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伟大将领。在二战中,蒙哥马利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尤其是著名的阿拉曼战役、 诺 曼底登陆是其军事生涯中的两大杰作。《沙漠跳鼠(蒙哥马利1887-1976)》适合军事文学爱好者阅读。
从1807年建校至今的200多年里,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4000余名将军。从南北战争时起,西点毕业生就在美军中占据了关键的指挥位置。可以说,美国的军事史甚至是美国的成长壮大史都离不开西点精英浓墨重彩的书写。《世界名将(第3卷西点精英)》以历史事件为经,以西点军校历届精英为纬,撷取美国南北战争到海湾战争近140年的历史片段,用平实但不乏生动的笔触为您勾勒出美国西点军校18位将帅荣辱浮沉的一生,记录了这些有情有义的西点精英*个性的历史瞬间,讲述他们缔造的一个又一个战争传奇,让您在文字之外感受这些将帅在战争中所流露出的纵横捭阖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耀。《世界名将(第3卷西点精英)》由《将典丛书》编写组编著。
《尤利西斯·格兰特传》是国内出版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中传奇将军、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的传记。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SimpsonGrant,1822—1885),美国军事家、政治家。格兰特在南北战争中担任联邦军总司令,成功击败邦联军,维护了美国统一;1868年因战功显赫被推选为美国第18任总统,1872年获得连任,1877年卸任总统。他晚年投资生意失败,潦倒落魄。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完成了个人战争回忆录,由马克·吐温的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畅销六十余万册,堪称美国部畅销书。 格兰特的人生就是美国梦生动的证明:本是皮匠家庭出身的穷小子,长期受人鄙夷,突然间变成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成为万民拥戴的总统,引导国家重建;在生命后,他写就销量达六十余万册的个人回忆录,给世人留下一份无比宝贵的财富。
克劳塞维茨被西方誉为“兵圣”。他用12年岁月写成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部划时代的战争理论经典。美国军事学界称克劳塞维茨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其《战争论》是战略学的“圣经”。苏联军事学界认为,在当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直是各国军事学家和将军们的书。德国军事学界把克劳塞维茨看做是他们的“开山祖师”,认为《战争论》是世所仅见的深入、渊博、有系统的战争研究著作。本书较系统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其中不少论述至今对我们研究现代战争或未来战争仍有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
被誉为 *伟大的英国人 、 英国精神化身 的丘吉尔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的*杰出的风云人物之一。他性格复杂,冷峻而又不乏幽默,刚毅而又不乏温柔。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他两次出任英国首相,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至今还保持着多项吉尼斯纪录。这些成绩为他赢得了政治家、演说家、记者、作家、画家等诸多头衔,获得的荣誉更是多不胜数。 以往的传记作家在为其立传之时,往往仅写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和重要功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恋爱婚姻,甚至故意剔除其性格上的瑕疵与人生的败笔。如此一来,就使得人物过于单薄,传记也有失客观公正。本书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置于其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将其一生的成败得失以 皮里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了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了人类自由而奋战,成为了名流千古的英雄。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效率的装甲部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新型战争型态──闪击战.
《和平万岁书系·热血豪胆的冰火战将:巴顿》 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中,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的比赛,并为M1913型军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也是早的机械化作战实例之一。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团并参加次世界大战。巴顿在战争期间首度统领位于法国的美国坦克学校,不过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因负伤而离职。在战间期,巴顿一直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
双手曾沾满中国和朝鲜血的东条英教看着刚出生的儿子——东务英机,喜出望外地大笑道:“儿子,你可知道,日本国在等着你呢!哈哈……”
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889-1944)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为人们铭记的二战德国将领之一。隆美尔是一名行动如风、思维如电的指挥官,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可以*程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他时刻准备冒险——事实上,这是他指挥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成功,则收获甚巨。在失败时,他也会被迫防守,同时倍感沮丧。战场是他的一片天地,他更青睐自己能够掌控的战局。然而,天不尽遂人愿,他用他杰出的军事天才为之服务的是一个邪恶的疯狂的帝国,诚如他的手稿中所言,他是一名军人,却无法跳出社会和政治的桎梏。